马王堆汉墓女尸 在哪里?马王堆女
发布时间: 2023-07-06

马王堆汉墓女尸在哪里

“东方睡美人”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几辈子也研究不完,辛追夫人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世界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30多年后,尽管地下文物不断面世,但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丝毫不减,它在诸多领域的“独一无二”使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马王堆女尸

8月11日多家媒体上有一条重磅新闻:马王堆三号墓主可能是“第三者”。马王堆共发掘出了3个汉墓,一号墓主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二号墓主利苍;三号墓主身份不明。在马王堆汉墓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专家分析说,汉初人们对男女关系的看法远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封建,也不一定要求女性“从一而终”。根据史料,利苍死时辛追还只有25岁,她完全有可能再婚,而三号墓主也就有可能是辛追的第二任丈夫。笔者对于古文化是外行,不知专家说的是否有道理,不敢妄加评估。但专家说得很明白:只是推断三号墓主可能是辛追的第二任丈夫,咋这样的话跑到媒体上就变了味,“后夫”就成了“第三者”呢?作为新中国考古史上的最大发现之一,马王堆的发掘特别是保存良好的辛追遗体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不仅是考古界的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而考古本身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们就更应根据所掌握的材料认真发掘和推证,同时媒体也应实事求是地加以报道。专家们提出了辛追可能有第二任丈夫的论点,肯定是有着相应证据并经过反复论证的,不管最终是否如此,这个观点的提出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媒体也有义务向公众发布,如实介绍专家提出这一看法的依据以及下一步的考证举措。但令人遗憾的是媒体将这放到了次要地位,反而用标题中硕大的“第三者”来吸引眼球,给人的感觉就是辛追“作风”不正派,“脚踏两只船”,给了“第三者”可乘之机。其实专家说得很清楚,在利苍死后,辛追可能再婚,“前夫”“后夫”并不并存,这和现在的“第三者”根本就是不同概念,又怎能混为一谈呢?本来一件备受关注的严肃新闻如此一报道,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花边新闻,不仅是对考古工作的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与此同时,辛追尽管已经去世2000多年了,但其作为历史人物也理应受到人们必要的尊重,而现在将一顶与“第三者”有染的帽子扣在其头上,这合适吗?关注这条新闻的不仅仅是国人,相信他国媒体也会进行报道和转载,当看到考古新闻成了花边新闻时,会对中国的文化有怎样的看法?“第三者”是个时髦词汇,或许古代也有这样的现象,但该词汇“发扬光大”还是在现代,尽管其司空见惯、耳熟能详,但绝大多数百姓还是把其当成一个“贬义词”,认为“第三者”扮演的是不光彩的角色。令人忧虑的是不少人信奉什么东西越臭越能吸引眼球的说法,因此在不少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中,“婚外恋”、“第三者”就成了烘托情节的常用手段,屡试不爽。除了现实题材外,随意拿历史人物开涮,将“第三者”帽子肆意戴在历史名人身上之风愈演愈烈,不仅歪曲了历史,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而现在一部以辛追的“三角恋”故事为主线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正在拍摄中,当编导们看到这样的新闻恐怕会更有灵感。如辛追九泉有知,恐怕会大吼一声:“冤枉呀!我没有‘第三者’!”24日,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保护中心)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湖南省第一个由大学与博物馆共同组建的科学研究中心。据介绍,马王堆女尸骨组织出现了脱钙现象。研究保护中心成立后,将力争在马王堆古尸的保护和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女尸关节如60岁正常人新成立的研究保护中心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罗学港任主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任常务副主任。罗学港介绍说:“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帛书、帛画、竹简、丝织品、漆器等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即辛追),此外还有大量动植物标本。湘雅医学院自文物出土时就介入了文物保护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文物总体情况较好。我们利用X光对女尸进行了观察,发现30年前我们注入女尸血管内的显影剂仍在流动,说明女尸血管没破裂。女尸的关节现在也仍能活动,相当于现在60岁左右的正常人。”■脱钙严重骨硬度将减小罗学港同时表示:“出土30多年来,女尸也产生了一些细微变化。首先,女尸的骨组织出现了脱钙现象,骨具有一定的硬性和韧性,一旦脱钙严重,骨的硬度将减小,变成类似实验室内可以随意打结的脱钙骨。我们推测,出现脱钙是因为保存液中的PH值偏酸,解决的办法是提高PH值使保存液呈中性。”罗学港还透露:“女尸的亚细胞结构也出现了较明显变化,但它的胶原纤维却保存得较好,没有太大变化。”■四个研究室各有侧重点罗学港介绍:“研究保护中心将建立4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主要从事马王堆女尸的保存与研究。第二研究室将是马王堆文物材料学的研究,即对漆木器、帛书、帛画、帛图等文物材料结构性能及加工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第三和第四研究室将分别对马王堆的帛书及古长沙国展开研究。”■新闻内存■马王堆汉墓此墓为西汉初长沙国相轪侯利苍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初,先后对其中三冢开掘,编为一、二、三号。一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妻墓,二号墓是轪侯利苍墓,三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子墓,其中一号、三号墓保存完好。墓葬结构严谨,规模宏伟。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三千多件,其中最轰动中外的是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女尸,历时两千多年,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毛发尚存,手足关节还可活动。湖南24日,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保护中心)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湖南省第一个由大学与博物馆共同组建的科学研究中心。据介绍,马王堆女尸骨组织出现了脱钙现象。研究保护中心成立后,将力争在马王堆古尸的保护和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女尸关节如60岁正常人新成立的研究保护中心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罗学港任主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任常务副主任。罗学港介绍说:“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帛书、帛画、竹简、丝织品、漆器等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即辛追),此外还有大量动植物标本。湘雅医学院自文物出土时就介入了文物保护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文物总体情况较好。我们利用X光对女尸进行了观察,发现30年前我们注入女尸血管内的显影剂仍在流动,说明女尸血管没破裂。女尸的关节现在也仍能活动,相当于现在60岁左右的正常人。”■脱钙严重骨硬度将减小罗学港同时表示:“出土30多年来,女尸也产生了一些细微变化。首先,女尸的骨组织出现了脱钙现象,骨具有一定的硬性和韧性,一旦脱钙严重,骨的硬度将减小,变成类似实验室内可以随意打结的脱钙骨。我们推测,出现脱钙是因为保存液中的PH值偏酸,解决的办法是提高PH值使保存液呈中性。”罗学港还透露:“女尸的亚细胞结构也出现了较明显变化,但它的胶原纤维却保存得较好,没有太大变化。”■四个研究室各有侧重点罗学港介绍:“研究保护中心将建立4个研究室,第一研究室主要从事马王堆女尸的保存与研究。第二研究室将是马王堆文物材料学的研究,即对漆木器、帛书、帛画、帛图等文物材料结构性能及加工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第三和第四研究室将分别对马王堆的帛书及古长沙国展开研究。”■新闻内存■马王堆汉墓此墓为西汉初长沙国相轪侯利苍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初,先后对其中三冢开掘,编为一、二、三号。一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妻墓,二号墓是轪侯利苍墓,三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子墓,其中一号、三号墓保存完好。墓葬结构严谨,规模宏伟。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三千多件,其中最轰动中外的是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女尸,历时两千多年,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毛发尚存,手足关节还可活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