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发布时间: 2023-07-06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除了苏轼的弟弟,他还是谁?

提起苏辙,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猜十个人里有十一个会脱口而出:苏轼的弟弟嘛!

第二反应,应该还是会异口同声:唐宋八大家之一嘛!

再问下去,群众们可能就要面面相觑了:不好意思,没了哎。

有没有发现,同样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门三父子,苏洵和苏辙对后世的影响力和苏轼完全没法比,这其中苏辙的存在感尤其弱。

老爹苏洵还有个典故流传于世呢,什么“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而且好歹也有一篇《六国论》入选语文教科书。

苏辙呢?

在普通群众的认知里,除了“苏轼弟弟”这个响亮的头衔外,其他几乎一片空白,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却缺少广为流传的代表作。

和苏轼同时代的人,可能注定多多少少都要活在他的阴影里,而越是亲近的人,离阴影的中心也就越近。

苏洵作为父亲,对这样的“阴影”当然是欣慰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为人父母的骄傲。

但作为弟弟的苏辙,感受可能就没那么单一了。

要知道,兄弟姐妹之间,往往是既团结友爱又相互竞争的。

那么,有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奇才作哥哥,对苏辙来说,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咱们一起来探究下。

1第一层体验:淡淡的失落

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问题是:

兄弟俩在后世的名气天差地别,难道苏辙的才华真的就比哥哥差那么多吗?

其实不然。

大家都知道,苏辙和哥哥苏轼是同榜进士,虽然当时表现没有哥哥抢眼(苏轼本来应该是第一,阴差阳错判了第二),但是架不住人家年龄小啊!

苏轼当时22岁,苏辙只有19岁,少了三年的学习时间也能和哥哥肩并肩,应该说,苏辙的实力并不弱。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说宋朝高考扩招了,含金量跟唐朝没得比,考中进士不算啥。

好,那咱们再来看另一场超高含金量的测试。

之前写苏轼曾提到过,进士考试后,兄弟二人又曾一起参考难度最高的制举考试。

两宋三百年历史中,考中进士的有四万多名,考中制举者却仅四十一人,相差1000倍,其难度可见一斑。

虽然这次考试,最终结果是兄弟两人均榜上有名,但普罗大众津津乐道的从来都是苏轼的赫赫战绩:开国百年来,唯一一个位列第三等者!

(一、二等皆为虚设,三等为实际最高等级)

后人纷纷震撼于苏轼的逆天才华,崇拜仰视之情无以复加。却少有人注意,其实弟弟苏辙本来也有机会名列三等。

事情是这样的,制举考试结束后,苏轼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自信满满地说自己的策论是“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

意思是说:老子胆子可大了,针砭时弊,啥都敢说!

但其实,真正胆子大的是人家苏辙。他的策论比哥哥苏轼的激烈、尖锐多了,而且矛头直指年老无为的宋仁宗,斥其为:

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

大意是说仁宗沉溺于声色犬马,怠于政事,还听不进去逆耳忠言,惟后宫里那群妇人之见是从!

更厉害的是,苏辙后面还连用了历史上六个昏君来做比喻,论证宋仁宗根本就没有执政能力,简直不配做皇帝!

啧啧,通篇言辞之犀利,情绪之愤慨,简直相当于对着仁宗皇帝打了一套密不透风的组合拳,而且拳拳到肉!

这篇策论一出,即时掀起轩然大波。

白纸黑字把当今皇帝骂成这样的考生,主考官们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大家的意见也十分两极化——

持激赏态度的是司马光,觉得小伙子太有勇气了,指正朝廷得失,无所顾忌,所谓“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要选拨的不正是这样的人才吗?所以应该入选三等,以示嘉许!

可另一位主考官不干了:这人把当今圣上都骂成什么样了,不赶紧让卷铺盖滚蛋难道留着过年吗?!还想要名次?门都没有!

意见分歧这么大,另一位叫范镇的考官便出来打圆场:有才是有才,但意见提的也确实有点过,还是保守些,给个第四等吧。

苏辙就这样错失了和哥哥一同站在最高峰的机会。

但,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苏辙和哥哥的实力其实是十分接近的。

除了都是考霸,日常创作中,苏辙能位列八大家之一,也绝非浪得虚名。连苏轼都说: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看到没,人家苏轼说,我老弟的文章其实比我还牛掰,只不过他文如其人,比较低调而已。

不要以为这是苏轼在尬吹自己弟弟,我们也有旁观者作证,比如苏轼的学生秦观也说:

中书(苏轼)尝谓“吾不及子由”,仆以为知言。

意思是说,我觉得师父说的对,我师叔真的是深藏不露!

所以你看,假设苏辙不与哥哥苏轼生在同一时代,也完全可以是领一时风骚的焦点人物。

可惜,偏偏就摊上这样一个几千年方得一遇的光芒万丈的天才哥哥,所有人都沉迷于他超绝的才华,有趣的性情;而自己就算再优秀,也只能在他的光芒覆盖下,默默地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经常被忽视的人,最容易识别欣赏。

元老重臣张方平曾评价兄弟俩是:

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就因为这句话,苏辙一生将其引为忘年知音。

是啊,每个人都渴望被看到,被重视,舞台的中央谁都向往。

可只要有哥哥在,自己注定永远只能做配角,说一丝一毫的失落都没有,那是假的。

是的,做苏轼弟弟的第一层体验,是淡淡的失落。

2第二体验:担心哥哥闯祸

其实,苏辙不止才华距哥哥仅一步之遥,还性情沉稳,老成持重,很多时候比性情外露,胸无城府的苏轼靠谱多了。

在他们哥俩之间,说长兄如父那是不存在的。多数时间里,担起兄长职责的都是咱们不熟悉的苏辙,不信来看。

兄弟两个初涉官场时,苏辙就整天为苏轼过于情绪化的性格和口无遮拦的嘴巴担心:常苦口婆心劝诫哥哥要谨慎择友,不要逮个人就有的没得乱说;也不要总是写诗讥讽时政,以免祸从口出。

苏轼却完全听不进去,还咋咋呼呼觉得自己完全hold的住: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不需要择友,在你哥眼里,全天下都是大好人,都可以说知心话!

不让我写诗讥讽时弊那就更做不到了,世间的所有不平事,对我来说都是“如蝇在喉,不吐不快”,不写出来能把自己恶心死!与其恶心自己,不如恶心别人,所以我一定要写!

啧啧,说的这么横,有本事你别闯祸呀,闯了祸有本事你别连累家人朋友啊!

后来发生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弟弟苏辙的担心到底应验了,苏轼这个口无遮拦的大喇叭终于摊上了大事儿——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这一段的来龙去脉之前已详细讲过。这里只想补充下整件事中,苏辙是如何像个兄长一样各种奔波营救苏轼的。

事件爆发时,苏辙因距京城较近,所以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在御史台派人往湖州逮捕苏轼的同时,苏辙迅速做出了两个决定:

一是立刻派人飞马到湖州报信,好让哥哥提前知晓,有个心理准备;

二是连夜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哥哥一条命。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为兄轼下狱上书》

此后苏辙的另一次机智举动,也为营救苏轼产生了极大作用。

苏轼下狱期间,长子苏迈每日为其送饭。父子二人约定,平时只送肉和菜,如判死罪则送鱼为信。

结果有天苏迈出城办事,便委托亲戚代送。亲戚不知情,特意买了一尾鱼给苏轼改善伙食,这下可把苏轼吓惨了:

我去呀,不过写写诗发发牢骚而已,还真要砍老子的头啊!

生死关头,再豁达的人也淡定不了了。苏轼想到自己从前不听弟弟劝诫,不禁悲从中来,泣涕涟涟中给苏辙写了两首诗做遗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狱卒将诗送给苏辙后,苏辙看罢伏案大哭,但却拒绝收下诗篇。因为他知道,这首诗在自己手里价值不大,而只要被带回,按照规定,牢犯的只言片字都须呈交给最高当局查阅。

所以诗篇最终如苏辙所愿,传到了神宗手中,看到诗中手足情深的字句,皇帝大为感动。本来就不舍得杀苏轼,这下又多了一层不忍心。

再加上王安石、太后等纷纷出马求情,苏轼最终得以逃出生天。

3第三层体验:给哥哥收拾烂摊子

哥哥性命得保,苏辙悬着的一颗心是不是可以稳稳地放到肚子里了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