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句老俗话:“将军狗死人吊孝,将军死后无人埋”,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但是立了战功,战后怎么赏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农村有一句老俗话:“将军狗死人吊孝,将军死后无人埋”,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农村有句俗语叫做:“将军狗死人吊孝,将军死后无人埋”,是对世间百态,人世炎凉的真实写照。

意思是说:古代将军家的狗死了,一些附言趋势的小人就会巴结将军上门吊孝,借此拉近和将军之间的关系。甚至为狗披麻戴孝,打幡送葬,极尽奴颜婢膝之能事。

只要能让将军提拔自己,这些势利小人把狗当成亲人对待,比对待自己的亲爹亲娘还要亲。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清朝权臣和珅养了一只波斯猫,后来被乾隆皇帝养的“黑狮”给咬死了。

当时朝中的一些大臣纷纷前往和府吊孝,甚至有人出高价购得波斯猫献给和珅,和珅死了一只猫却得了十几只猫。

和珅最会敛财,他不会放过这大好时机,为波斯猫搭灵棚,大操大办,趁此大捞一把。据说广份子钱就进了上万两银子,收的高档葬品不计其数。

但当乾隆死后,和珅被嘉庆帝抄家,和珅被关进了大牢。当初那些为波斯猫送葬的人,没有一人去狱中探望他,唯恐避之不及。

和珅在狱中感慨万千:“我TM还不如一直波斯猫呢?”和珅到死都没整明白,大臣不过是看在乾隆的面上,乾隆死了,和珅失去了权力,谁还去看他呢?

和珅被赐自缢而死,只有他幸免于难的儿子丰绅殷德一人埋了父亲,嘉庆帝还算不错,总算给和珅留了一个根。

这也多亏丰绅殷德是乾隆皇帝的乘龙快婿才有幸逃过了一劫。

亲们看到了吧?和珅的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啊。

收回话题,当将军死后,意味着权力的消失了,“人在人情在,人亡两不交”,人能把狗当亲人对待,是看在将军的权势上,这与和珅的波斯猫何其相似!

将军死了,没了权势谁还巴结他呢?

即便他是一个人,也没有人把他当人对待去送葬,失去权力的将军还不如一只狗一只猫。

从上面可以看出,只要将军活着,他家死任何人或者动物都有人来吊孝,这样的俗语还有“夫人死百将临门,将军死一卒不至”……

虽然这些俗语有失偏颇,有些过激,却真实反映出了世间丑恶现象。

文/秉烛读春秋

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但是立了战功,战后怎么赏罚

《亮剑》剧情一开始,就是李云龙违抗总部命令从坂田联队的正面突围,虽然突围成功还击毙了大佐联队长,还是被剥夺兵权下放到部队被服厂当厂长去了,八路军副总指挥当时有句台词:战场抗命这个毛病惯不得。

无独有偶,江湖流传李云龙的原型有开国少将钟伟的影子,而钟伟在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的任上,奇袭威远堡大获全胜,但是在战斗进程中,两次违反林彪的军令。林彪当时并没有深究,不过钟伟再以后军职一直不高,再后来因为特殊事件结局也不是很好,没有哪个统帅会钟爱抗命的部下。

一线部队指挥员在战场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上级的重要命令必须贯彻执行 ,这是部队的铁律,甚至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一支军队如果号令不一,是不可能有强悍战斗力的,毕竟首长是站在战略的高度,而一线将领考虑的是战役层面,有时候,将领抗命可能带来的一些战果,往往不及战略上损失之万一。

《少帅》里张作霖的盟弟张作相文化程度并不高,却念叨出一句名言:“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为败”。中心思想就是在军队这一特殊团体中,一元化领导的重要性。在解放战争后期,必须让政治资历并不高的林彪兼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就是这个考量,军事统帅不能被掣肘,这个也是有血的教训的。

新四军本来以叶挺将军为军长负责军事指挥,但是党委书记却是项英同志,一旦发生意见分歧必然影响作战的时效性和一元化,皖南事变损失重大与此有很大关系。

如果抗命出现大的伤亡和损失,将领所承担的责任非常严重,马谡失街亭就是这么没的脑袋;如果是没有坚决执行命令但是结果较好,最多也是功过相抵不会有任何嘉奖,事后还要被审查抗命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否则不服从命令的风气如果形成,你抗命我抗命大家都自行其是,部队还怎么指挥,仗还怎么打?

《亮剑》李云龙打完平安格勒战役,也知道后果不轻,攻城是要付出很大伤亡的,毕竟日本鬼子很善于防守,我八路军又缺乏攻坚所必须的火力,那不是两门“意大利”炮就可以搞定的。所以旅长找谈话之前,他认为不掉脑袋就是幸事。

最后还能绕陈赓二包烟走,那就算造化。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了大将军,降级为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

首先,我们看一下年羹尧的晋升过程。起初,年羹尧在杭州将军的手下担任参将。其实,参将的官位并不低,属于三品大员,但权力并不大。康熙皇帝在位的后期,黄河、淮河发生了大面积的泛滥,危险着两岸百姓的安全。但国库拿不出银子赈济灾民,此时,雍亲王胤禛主动请缨前往江南地区筹款。年羹尧是雍亲王的心腹,在江南筹款的过程中,年羹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件事结束以后,在雍亲王的举荐下,年羹尧留在了京城任职。在京城任职期间,遇上了追缴国库欠款的案件。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出现了,年羹尧明明是进士出身,却一直担任着与军队相关的官职。

在京城呆了几年以后,年羹尧被调任为四川提督,开始进入封疆大吏的行列。西北准噶尔部再次挑战清朝以后,在老十四胤禵的推荐下,年羹尧又担任了陕甘总督。雍亲王胤禛随后成为了雍正皇帝,为了掌握西北的军事控制权,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率领20多万军队围剿清朝蒙古贵族的叛乱。这是年羹尧的巅峰时期,但此时的年羹尧开始骄狂起来,对朝廷的命令阴奉阳违,对于总督、巡抚也敢呼来喝去。雍正皇帝也开始对年羹尧不满,在西北的战事缓和以后,雍正皇帝立刻用岳钟琪取代了年羹尧。年羹尧被罢免了抚远大将军之位,开始就任杭州将军。请注意,年羹尧就是从杭州将军的手下崛起的。

年羹尧带着自己新收的几个小妾前往杭州赴任,在路上,年羹尧仍然非常自大,比钦差大臣的礼仪还大。我们需要讲一下杭州将军是什么官职,清朝入关以后,在全国很多重要城市都驻扎了一些八旗军。当然,数量都不是很多。为了管理各地的八旗军,清朝在全国陆续建立了14个镇守将军,例如杭州将军、广州将军、西安将军等等。杭州将军属于从一品的高官,负责管理福建和浙江两个省的八旗军,闽浙总督负责管理两个省的绿营军。

从官位等级来说,杭州将军比闽浙总督还高,但实际权力不如闽浙总督。 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调任为杭州将军,仍属于高级干部。在驿站休息的时候,年羹尧对饭菜不满意,直接训斥驿站的官员:“我虽然不是大将军了,但还是杭州将军,这饭菜是给一品官准备的吗?”此时驿站的官员真是底气十足,因为雍正皇帝刚刚下达命令,贬年羹尧为杭州将军下属的参将。也就是说,年羹尧辛苦了20年时间,又回到了原来的官职。年羹尧手下的心腹家奴开始苦苦劝告,不要和雍正皇帝对着干。但年羹尧听不进去,雍正皇帝将年羹尧一贬再贬,最后,成为了城门的看守。

我们最后仔细聊一下杭州将军,按照朝廷的规矩,杭州将军管理福建和浙江两个省的八旗军,其实这两个省的八旗军只有几千人。杭州将军不单单负责管理军务,如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