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水韵或新韵写诗,你喜欢哪种?针对格律诗,清以前以《平水韵》为基础作诗,而今提倡《中华新韵》,对此有什么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用平水韵或新韵写诗,你喜欢哪种

平水韵与新韵并不存在本质要求上的根本差异,只能说有些人已经习惯于平水韵,对于新韵多少就有些抵触心理情绪,其实这些都是习惯性带来的误区,既然新韵能够推出且得到肯定。

至少就可以说明新韵与平水韵拥有着同等价值,只是说根据个人喜好和风格来冠以,为此推荐个人新创作的两首平水韵七律,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门口】七律/东都有湘/平水韵

南门口到客来船,目尽残秋腊月边。

寒日飘萧山落瑟,冷风遍顾水难眠。

他方四季分明暖,笑问何家那岸缘。

大道通天凭足下,高楼捷渡淡如烟。

【晨曦】七律/东都有湘/平水韵

晨曦独步湘江畔,夏日时空夜退傍。

对面前山风掠过,随东那路彩飘扬。

光明顿使千般地,朝气归来万里疆。

大地依如行必果,向天何以有彷徨。

针对格律诗,清以前以《平水韵》为基础作诗,而今提倡《中华新韵》,对此有什么看法

问题:针对格律诗,清以前以《平水韵》为基础作诗,而今提倡《中华新韵》,对此有什么看法?


前言

其实并不仅仅清朝以前用平水韵,注意看看建国以前这些文人的诗,会发现作旧体诗人的几乎都是用古韵,作诗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的时候,即使放宽一些,也是用平水韵的邻韵。

今天提倡用的新韵,是《中华通韵》,《中华新韵》已经换代了。我们挑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看看

一、七律长征 也是用古韵

这首诗太有名了,作者不用介绍。

常常有人说这首是用新韵,非也,还是平水韵,只不过用了邻韵通押。

红军不怕远征难【难:十四寒】

万水千山只等闲(闲:十五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走泥丸【丸:十四寒】

金沙水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寒:十四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颜:十五删)

作为七律,邻韵只可以用在第一句,类似于这种2、8押韵的方式,是出律了。

不过并不能说这首诗用新韵,因为很明显,第四句的【礴bó】在这里用作仄声:

乌蒙磅【礴】走泥丸,平平平【仄】仄平平。礴【入声十药】

第五句的【拍pāi】也是仄声。

金沙水【拍】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拍【入声十一陌】

先、寒、删、元、这些古韵的韵部区分比较难,因此用了邻韵通押,但是这些入声字的使用,还是严格按照平水韵来的。

也就是押韵放宽,平仄依旧严格。当然,古人科举时,这样是不行的。

▲长征

二、民国时期标准的七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的散文《故都的秋》家喻户晓,但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旧体诗人,例如《钓台题壁》:

不是樽前爱惜身【身:十一真】

佯狂难免假成真【真:十一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人:十一真】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尘:十一真】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秦:十一真】

通篇一韵到底用平水韵的【 十一真】,没有一处与【十二侵】混用。诗中平仄也用平水韵,例如【惜xī】用作仄声:

不是樽前爱【惜】身,仄仄平平仄【仄】平, ◆惜【入声十一陌】

▲郁达夫

三、民国时期的词

朱自清也是杰出的散文家、学者、诗人,但是他的旧体诗也完全遵循古韵,例如这首1926年所作的《虞美人》:

月华如水笼轻雾【雾:第四部】 (第1组韵)

人静闻砧杵【杵:第四部】 (第1组韵)

琼楼玉宇说当年【年:第七部】 (第2组韵)

剩有颓垣废井草芊芊【芊:第七部】 (第2组韵)

天边野火明还灭【灭:第十八部】 (第3组韵)

惹起愁千结【结:第十八部】(第3组韵)

行行高柳寂无声【声:第十一部】 (第4组韵)

又是清秋院落夜三更【更:第十一部】 (第4组韵)

这首词的押韵是按照词林正韵。句中的平仄一看就是用古韵而不是新韵。例如:

琼楼玉宇【说】当年,平平仄仄【仄】平平。

说,shuō,用的仄声:【入声九屑】

惹起愁千【结】,仄仄平平【仄】 。

结,jié ,也是用仄声:【入声九屑】

▲朱自清与散文《背影》

四、有点争议的词韵

主席当时有一首《蝶恋花·赠李淑一》曾经引起争议:

我失骄杨君失柳【柳:第十二部】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九:第十二部】

问讯吴刚何所有【有:第十二部】

吴刚捧出桂花酒【酒:第十二部】

寂寞嫦娥舒广袖【袖:第十二部】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舞:第四部】

忽报人间曾伏虎【虎:第四部】

泪飞顿作倾盆雨【雨:第四部】

《蝶恋花》是不像《虞美人》,蝶恋花是不换韵的。所以舞、虎、雨与前面的韵脚是不通押的。

这首词还引起胡适的质疑:

“看见……刻印的‘蝶恋花’词,……我请赵元任看此词押韵舞、虎、雨,如何能与‘有’韵字相押。他也说,湖南韵也无如此通韵法。”

估计是作者当时有点疏忽了,发布前没有仔细检查,这件事作者事后也发现了,1958年12月,他在“作者自注”中说:

“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这种例外,并不是后人效法的理由,还是要注意避免。

▲胡适

五、中华新韵与中华通韵

最早的中华新韵在民国时期颁布,当时民国成立30年 ,也就是1941年。但编撰《中华新韵》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作诗填词:

查 审音正韵,代有官书,成文声歌,取资统一。民元以来,未遑制定........

这部书是因为新时代的语音已经有了变化,但是国家却没有同一语音的标准,因此委托“国语推行委员会”的黎锦熙、卢前、魏建功三委员负责主编。有点类似于后来我们推广普通话。

▲民国时期《中华新韵》

建国以后,关于诗词的押韵,影响比较大的是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编撰的《中华新韵》,分十四个韵部,

2018年时,为了在中小学生中推广古诗词的写作,中华诗词学会受教育部的委托,又制定了《中华通韵》 ,确定了16韵的方案:

一啊:a ia ua;二喔:o,uo;三鹅:e,ie,üe;

四衣:i,-i;五乌:u;六迂:ü;

七哀:ai,uai;八欸:ei,ui (uei);九熬:ao,iao;

十欧:ou,iu;十一安:an,ian,uan,üan;十二恩:en,in,un,ün;

十三昂:ang,iang,uang;十四英:eng,ing,ueng;十五雍:ong,iong;

十六儿(零韵母)er;

平水韵分了106个韵部,这里已经变成16个韵部,其实也不用背过,加入喜欢用新韵的话,按照普通话拼音押韵即可,这也是制定它的初衷,就是简单。

结束语

目前作诗大家公认双轨通用,但是不可以双轨混用。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民国人作旧体诗不肯用新韵呢?

除了继承传统文化以外,至少习惯用古韵的人,更有利于学习古诗词的句法与字法。因为古韵与新韵中,平仄不同的字太多了。 因为阅读和理解古诗词的时候,习惯了用新韵的人,还要切换到古韵,比较麻烦。

结束语,录入一首鲁迅的七言律《亥年殘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这首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