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简介(龙门石窟的资料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龙门石窟的资料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时,终于清末,是历史上开凿累计时间最长的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在龙门石窟数以千计的像龛中唐代营造的约占60%。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崖壁上的九尊雕像,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石雕技艺,更彰显了盛唐强大的国力。当我们立于佛前,静静凝望,似乎可以想见大唐盛世繁华。

龙门石窟不仅有精美的石窟造像,丰富的碑刻书法,更通过文学、音乐、人文、宗教建筑、医学等众多形态展现艺术之美,成为“中国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历代的营造,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1公里,具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品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过两次最严重的人为毁坏:首先是唐武宗时期的“会昌法难”,系官方公开毁灭,如今龙门多处被毁遗迹,均系此时形成。

第二次被毁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做准备,在修建龙门西山临伊河道路时,亦炸毁大量山麓佛龛。

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的民间盗窃,以日本、美国文物商人公开收购为主导,民间掀起了疯狂的盗卖运动,著名的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便是在此时被盗往美国。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清代武亿称其为:“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

全石窟共记2860多块碑刻题,其中颇负盛名的有《龙门二十品》、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与宋真宗《龙门铭碑》,充分彰显了魏碑体、唐楷书体等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

《龙门二十品》精选自石窟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其风格融合了南北书体的优点,字形端正大气,刚劲有力,形成了独特风韵的艺术美。

如今,当我们来到这里时,现存的塑像依旧能带来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与心灵上的洗礼,但那些泯灭在过去的珍品,则被后人用文字永存于历史中。

推荐看下面这些关于石窟的书籍资料,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比回答中的几百个字要详细且全面

且下面这些龙门石窟的资料均出自 古籍阁  且都是电子版的龙门石窟资料,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10卷:南方八省》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1卷 敦煌》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2卷 甘粛》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3卷 云冈》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4卷 龙门》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5卷 陕西、宁夏》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6卷 北方六省》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7卷:大足》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8卷:四川、重庆》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9卷 云南 贵州 广西 西藏》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1卷》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2卷》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3卷》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4卷》

《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5卷》

《中国石窟·库木吐喇石窟》

《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1卷》

《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2卷》

《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1卷》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2卷》

《敦煌石窟全集 1 再现敦煌》

《敦煌石窟全集 10 密教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11 楞伽经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13 图案卷 (上)》

《敦煌石窟全集 14 图案卷 (下)》

《敦煌石窟全集 16 音乐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17 舞蹈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18 山水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2 尊像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20 藏经洞珍品卷》

《敦煌石窟全集 21 建筑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22 石窟建筑卷》

《敦煌石窟全集 23 科学技术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25 民俗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26 交通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3 本生因缘故事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6 弥勒经画卷》

《敦煌石窟全集 8 塑像卷》

《敦煌石窟全集 9 报恩经画卷》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

龙门石窟的历史及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直至北宋。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据说是仿照武则天雕塑的。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

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扩展资料:

奉先寺里的主像是卢舍那大佛的坐像。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单耳朵就长达五尺七寸。卢舍那是西天如来佛的报身像,也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可是洛阳的老百姓却把这尊像叫成“武则天像”。据龙门山一带的群众说,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模特雕塑的。

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她灵机一动,立刻抹开了眼泪。

高宗吃惊地说:“梓童为何如此悲伤?”武则天抽泣着说:“眼前纵有千般好,百年之后还是一堆枯骨,有谁知道我的模样?”高宗说:“这有何难?孤命画工为梓童作幅精美的画像。”武则天撒娇说:“画像虽好,只是薄薄一纸,不能流传千年。”这下子,高宗可作难了。

想了半天想不出门道,只得问武则天:“依卿之见?”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说:“这有何难!”于是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又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