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校长钱志龙:高考淘汰一半人,如何让你的孩子成为应试教育幸存者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共7000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来源: 尹建莉父母学堂

写在前面:

钱志龙博士

钱志龙,1976年生于上海下岗工人家庭,从小成绩优异,高中毕业被保送北大。

先后取得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传播学硕士学位,夏威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南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美多所大学教授、中小学校长、校董。

他金光闪闪的履历,完全贴合了中国父母脑海中“理想孩子”的模板——

努力学习,一路过关斩将,将名校文凭尽收囊中,之后换得肉眼可见、令人艳羡的地位、声望,实现阶层跃迁……

然而,他学成归国之后,并没有去做励志演讲,反而常常打破父母们头脑中关于这种成功路径的幻想。

他先后出版《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图解中西方教育的异路与同归》《国际教育的门里门外》《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等多部专著探讨教育;

并于2017年1月起,访学全球,精选十个国家十所学校做成了一档教育节目课《一个校长的出走》。

他强调,与其说他是应试教育体系的受益者,不如说是幸存者。

如果父母们不明就里,却企图让孩子挤过高考独木桥,复制他的成功,那么大概率等于送孩子当体系的炮灰。

钱志龙提供了一段背景资料:

展开全文

中国14亿人口,只有2800多所高等院校,每年约有1000万人参加高考,但只有少一半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也就是说,多一半的孩子,在参与这场内卷时就注定会白白辛苦十几年,付出快乐、健康,最后一无所获,成为升学率的分母。

冰冷的事实却仍挡不住家长把孩子往“零和游戏”里送。

我们能理解家长们“鸡娃”的“充分理由”和强烈愿望,

可看到成功人士试图击碎小人物的梦想,又总会有些不甘、不忍。

于是,当有机会见到钱志龙时,我们决定先替普罗大众反问:

为什么他能从体系中幸存?

毕竟,当一个人不能从现行体系中逃逸的时候,幸存就是最有诱惑力的选项。

01

一个孩子如何才能

不被体系玩坏

Q:

尽管应试教育体系有诸多弊病,但至今仍被大多数中国父母认为是改变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

这些父母最关心的教育话题停留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使孩子自觉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写作业、刷题当中”。

有钱送孩子上国际学校、出国留学的,在中国14亿人口中属于凤毛麟角。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31370元,平均到每月是2614元。

另有中金公司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累计13.28亿,占总人口的94.8%。

如果您对身处金字塔庞大基座的这13.28亿人说“为什么不尝试更好的教育”,是不是有点像说“何不食肉糜”呢?

钱志龙:

的确,当我带着全世界范围内美好的教育理念回国与人分享时,听到最多的反馈是“这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没办法”。

我问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留那么多作业,老师说:

“我没办法,如果我们班平均分低了,校长会批评我。”

我问校长,为什么要把教师工资和学生成绩挂钩,校长说:

“我没办法,如果升学率下跌,教育局长该找我谈话了,家长也不答应。”

我问家长,孩子的压力已经那么大了,为什么还送他去各种补习班,家长说:

“我没办法,要是他考不出好成绩,进不了好大学,将来肯定就找不到好工作,拿不到高收入,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娃……一辈子就完了。”

听起来每个人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无辜,无助,无奈。

可是,每个人也都明知体系有问题,却在主动地妥协并适应它,没有做出反抗。

Q:

当每个环节上的成年人都声称自己很无辜,无法对结果负责,孩子成了恶果的最终承受者。

钱志龙:

很多校长、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当成了童工,为他们挣得荣誉和面子的工具。

Q:

那么问题来了,在孩子们大概率会成为应试教育体系牺牲品的情况下,您是如何幸存的?

我想家长们都想知道, 哪些因素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虽然身处体系之中,但不被体系玩坏。

钱志龙:

非常好的问题。

我想我的幸存,主要可归结为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天赋。

我刚好是比较适应纸笔考试这样一种评价方式的孩子。

我不擅长体育,也不会任何乐器。很多孩子都比我聪明、比我有才华,只是他们不适应纸笔考试。而在评价标准单一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用自己的短板去磕别人的长板。

考试成绩不好,真的就代表一个孩子懒或者笨吗?

有没有可能是学校根本就没有给他公平展示他能力和努力的机会?

让所有动物比赛爬树,连动物都不会答应的。

第二个因素是父母。

我的父母是下岗工人,能够给到我的规划、引导、支持都有限,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我因祸得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自由和很多自主的机会。

他们允许我做各种各样的决定,并为决定的后果负责,我自然就觉得,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是我该思考、我该做的。

我爸爸是老三届,认为知识无用。

小时候,邻居的孩子在上海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做门童,能赚到小费,我爸爸很羡慕,认为我应该效仿,早点打工养活自己。

这让我知道了父母的局限性。我不会去苛责他们鼠目寸光,但我更加确信,我得为我的人生做主。

父母的“不管”增加了我成功的几率,而现在的父母,可以说管得太多。

跳出来想一下,父母用二三十年前的经验去指导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不是很荒谬吗?

孩子一定是离未来更近的人,面对未来,他们比我们更有发言权。

如果真的爱孩子,父母就要放弃顽固的指挥和掌控的欲望,这样孩子超越上一代的机会还大一点。

第三个因素是老师。

我有幸在中学时代遇到几位很好的老师,他们教的知识我全忘了,但他们把我当成“人”来对待,在意我喜欢什么、希望成为什么,鼓励我做自己。

这几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充满暴力、训斥的军事化管理,而是用温柔的方式,呵护了我的自尊,激发了我的内驱力,修复了我,救赎了我。

我还有机会被我的英语老师信任,成为他的助教。

我去办公室帮他改卷子,在他生病时替他上课,这使我有机会发现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相长,成为了一个很会学习的孩子。

Q:

如果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罔顾孩子的天赋个性,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层层压榨孩子,几乎成为必然;那么一个孩子要想幸存下来,就更依赖他的“运气”,依赖他所遇到的老师,他所投生的父母——这一个个具体的人,是否觉醒。

可惜我们的家长大都也是被应试教育体系培养起来的,头脑被单一的评价标准占据了,而且被驯化得畏惧权威,害怕特立独行,遇到来自学校老师的施压,家长自己先瑟瑟发抖,根本缺乏保护孩子的内在力量。

钱志龙:

是的。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不公正的评判之后,回家往往还要被二次伤害,父母只会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

体制的灾难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

应试教育除了摧残学生,把老师也都格式化好几遍了,老师这个群体若不主动学习,也是工具人,流水线上一个可怜的部件。

小学老师不管孩子到了中学会遇到什么,大学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幼儿园教育是怎么做的;化学老师不管语文,历史老师不管数学,但每个学科的老师都争抢孩子的时间。

当体制、学校、教师群体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期待家长像母狮子一样站出来,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到底希望为你的孩子保留什么,希望你的孩子长成什么样。

从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出发,你就会知道,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远比计较分数高低重要。

当孩子在学校受挫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看全景图,让孩子知道老师的视野也是有局限的,孩子并不像老师说的一无是处。

当孩子在某一方面产生兴趣,表现出比别人强——哪怕这是学校不看重的方面,家长要知道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在他擅长的领域获得自信。这个自信是可以复制的,甚至可以支撑他去做他没那么自信的事。

家长的作用是帮助孩子了解他的个性和特质,找到他的短板和长板,把长板变长,而不是把短板全部拉齐。

哪怕你的孩子特别爱跟老师顶嘴,这不是坏事,而很有可能是他的优势——他看不惯现状,才会去创造新的东西。

哪怕你的孩子“懒”,也不是坏事——他实在不想干,才可能发明新方法让事情变得容易。

我们的家长要学会转念,欣赏自己的孩子。

正常的教育应该是,让擅长考试的孩子去考试;让擅长跟人聊天的孩子去聊天;让擅长动手的孩子去动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