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最经典(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宫怨诗《宫词》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宫怨诗《宫词》

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祜的《宫词》是首宫怨诗。诗的主人公可以是妃嫔,也可以是普通宫女。这首小诗,短短二十字,写尽了宫女内心的辛酸苦楚,饱含作者深切的同情。

首句“三千里”不一定是实指,极言距离遥远,写宫女远离故土。第二句“二十年”不一定是实指,极言时间之久,宫女离家入宫时间之长。这两句从空间上与时间上点出宫女的身份遭际,为下文的抒情蓄势。

第三句,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让宫女想起自己的身世。可能是曲子凄怆悲伤,引发女子共鸣,可能是曲子从小就熟悉,自然引发女子对家园对亲人的思念。
第四句,女子听曲生情,泪落沾襟,在君王面前挥洒泪水,把这多年的委屈、不平、怨恨、乡思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不惜冒着失宠或被责打的危险。

这首诗的精妙在于每句都有数量词。

一二句空间“三千里”与时间“二十年”构成对比,极言宫女离家之远之久,暗含思念之深。三句“一声”与四句“双泪”形成对比,极言情绪转变之快,说明情感压抑得太久,被这何满子这支曲子一触动,情感像开了闸的洪水,倾泄而出……

获宠的妃嫔宫女是极少数,大部分宫女被夺去了自由与幸福,后宫是埋葬她们青春与生命的牢笼……

怎样赏析《唐诗三百首》中刘方平的经典七绝《月夜》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䦨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声新透绿窗纱。本诗大意是抒写物候变化之感,上半句是仰观,下半句是俯察,上半句因月色而及星象,下半句因闻蟲声而知春瑗,都是互为因果的句法,读此诗感觉有种静穆幽丽的环境,横在哏前,写静境的诗,这样最能动人。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名篇《台城》

《台城》·韦庄

江雨靡靡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登高怀古之诗。

《原来改变世界的,是人心》

韦庄来到台城旧址,向下望去。此时鸡鸣山南乾河正下着雨,烟雨迷蒙,江中水草像是出征士兵一样整齐的站在离岸边不远的浅水滩。

六朝往事就像江中的水汽一样弥漫而来。

古碑断字,破殿残阶,满目疮痍。每一处殿堂都有一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人的崛起另一个人的失败。

那混乱的年代,君臣篡位,父子兄弟相互残杀,就只是为了一个字“权”。权所代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个人私欲的满足。自己任意想法的实现,不是以劳苦大众为目标的而是自己的私欲。比如:广纳妃子,穷奢极欲的吃穿,再比如看到谁不顺眼就杀掉。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敌人,也不仅仅是自己属下,自己的侍卫,还包括自己的亲人。那个混乱的年代,现在真是无法想象。查一查历史就能知道,那个可悲可叹人伦纲常崩坏的年代,怎会有温情的社会发展可言?民不聊生,民不聊生。

即使痛苦再漫长也有尽头,恍若梦幻几百年就这样过了,台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又留下了什么呢?

这时,听见了几声婉转的鸟鸣之声,给了些许安慰。这鸟鸣每年都有,鸟不懂人事,几百年来更是无法改变历史,像是看客一样,看着台城这座戏台上演悲喜剧。鸟儿只是看客,只是喝着江水,聊着自己的闲天而已。

最没有感情的就是这台城的柳树了。只是默言无声的任鸟飞落闲聊,不做任何评判。无论多少的兴衰与悲喜,春天柳树依旧如烟般美丽,如烟般笼罩着十里长堤。

因为柳树不动不说是一个植物人。

悲叹不已:原来改变世界的,是人心。

今天只谈意境,不咬文嚼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