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惊艳了世人 英年早逝 让人遗憾的名
发布时间: 2023-07-11

历史的长河中,能人辈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有一种遗憾,叫英年早逝。有些是军事家,有些是文学家。人生虽短暂,但功绩犹如夜空中的明星,照亮整个天空。

有些人过于悲情,更让人难忘,本篇做一个简单的盘点。

霍去病

封狼居胥,作为武将的至高荣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霍去病雕像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军事家、民族英雄。皇后卫子夫、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

霍去病18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做出重大贡献。

高长恭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兰陵王”

展开全文

还原古代战争

高长恭(541—573年),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高殷即位后,晋封兰陵王,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联合段韶征讨柏谷,攻打定阳。平原王段韶患病后,总领部众。凭借军功,历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时,奋力将兵退敌。邙山之战时,担任中军将军,头戴面具,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屡立战功,功高震主,为北齐皇帝猜忌,托病不出,终被毒杀,年仅32岁。

王勃

一篇《滕王阁序》被传颂千年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27岁。

李贺

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李贺的诗句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被传颂几百年的名句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685年7月),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初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17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18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30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