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魏延的死和诸葛亮有关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魏延的死和诸葛亮有关吗

肯定有关。诸葛亮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我倒觉得魏延的建议值得一试。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还叮嘱马岱取魏延性命,这是太恨魏延了!说明诸葛先生也没有容人之雅量。说人家谋反,理由也不充分。顶多算是为了军队指挥权将相争斗而已。诸葛死后,蜀国的那几个酒囊饭袋军师怕节制不了魏延,只能使阴招除之而后快,完全不顾老魏是蜀国仅剩的几根顶梁柱之一。诸葛后期,几乎没有一计是成功的,说他江郎才尽也不过分。人家司马懿早就对他了如指掌,他那些老套的伎俩总是瞒不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殚精竭虑算计司马大都督,反而一步一步跌进司马的套里起不来了。如果这时候用一下魏延的计策,跳出诸葛每计必面面俱到的窠臼,孤注一掷,别出心裁,说不定还可以出奇制胜呢。杨仪杀魏延,诛魏延三族,是自废蜀国长城。如果诸葛在死之前,交代魏延统领三军,做司令,杨仪做政委,或许不会闹得自相残杀。按魏延桀骜不驯的性格,带兵杀入曹魏,就算兵败将亡,总比死在自家人手里要光彩壮烈得多吧?

陕西汉中魏延墓真的有诸葛亮跪着的石像吗

怎么可能,诸葛亮是后世推崇的忠臣良相,到了宋朝都封五星王了,魏延就算不是叛臣,身份地位也高不过诸葛。所谓子午谷奇谋并不适合蜀国的实力,就算出奇兵占领了长安又如何?只能让没有够劲的蜀国进退维谷。

以弱胜强是有前题条件的,是大国大而不强,大国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小国虽小但小而不弱,才能以弱胜强,以小博大。

三国虽号称三足鼎立,实则曹魏一家独大,当时的东吴与蜀中,不但不是现在的发达地区,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相反,这两个地区当时还是刀耕火种的落后地区。不论人口规模与经济潜力,都远远不如曹魏的中原地区。

诸葛亮以攻为守是不得已而为之,知道曹魏不可灭,诸葛亮只不过想守住蜀中,等待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时机。屁股决定脑袋,魏延是军事将领,只考虑如何打胜仗,却不考虑蜀国的国情与天下大势。诸葛亮是丞相,要考虑蜀汉的算盘与天下大势。

诸葛亮看出曹魏政权并不稳固,司马氏为代表的士族门阀势力过大,一旦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才会有机会真正的北伐。可惜他等不到那天了,魏延被杀其实就是怕他冒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站在蜀国的角度,诸葛亮没有对不起魏延。

三国中后期,蜀国的魏延与楊仪之争,是诸葛亮造成的吗

魏延、杨仪之争,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没有诸葛亮的死前遗计,杨仪、魏延还是会内斗,只不过动静不会闹得那么大;

魏延、杨仪两人素来不合,全军上下人尽皆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两人根本就是势同水火,彼此都容不下对方;诸葛亮在的时候,尚且能够压制;诸葛亮一死,就彻底完蛋了,谁也不服谁,爆发大战在所难免;而两人的最终决胜权,都不在自己,而是取决于诸葛亮的态度;如果诸葛亮站在杨仪一边,那么!失败方肯定是魏延;如果诸葛亮站在魏延方,毫无疑问,失败方一定是杨仪;

可惜,诸葛亮最终选择了杨仪,而放弃了魏延;所以在魏延与杨仪开战之际,所有的人都毫无意外的倒向了杨仪一边;魏延孤军难支,加上违背丞相意愿,极度“理亏”,最终被杨仪斩杀,并诛灭其三族;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死前遗计,会形成怎样的局面呢?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死前遗计,第五次北伐的十万大军,就不会不战而退;正如魏延所说“怎么能因为一人之死,而耽误国家大事呢?”;那么?没有死前遗计,也就没有杨仪掌军,北伐军事大任会落在谁的头上?可想而知!魏延至始至终,都是呼声最高的将领,在蜀国的威望,以及军事能力,都是当时最强的;士兵们肯定会请命以魏延为督,统领十万大军继续北伐;

那么?魏延领了军事大权,杨仪会怎样呢?同样会不服,伺机闹事,甚至造反;这边魏延也不会轻易放过杨仪,两人开战,也是迟早的事,不可避免;但是动静绝对不会玩到之前那么大,毕竟杨仪是文官,手上又没有实际兵权;他取胜的点,顶多是以心腹袭击魏延的大营,但成功率基本为零,因为魏延不会给他机会;魏延会提前动手把他搞定,或者流放边廷,或者杀之,都有可能;

所以!魏延、杨仪之争,不是诸葛亮造成的,两人迟早都会打一场;但是,决定二者谁输谁赢的,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选择了谁,就相当于放弃了另一方;

魏延的墓前跪的三个人是谁,真的有诸葛亮吗

魏延不死,蜀汉不亡。蜀汉之亡,诸葛亮难辞其咎。算计关羽,压制魏延,重用马谡,偏爱姜维,排挤李严,架空刘禅。频繁征伐,劳民伤财,身为主帅,谨小慎微,忌才妒能,拒出奇兵,国弱耗战,不败才怪。

魏延是怎么样的将领呢真如《三国演义》所说脑后长反骨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比较彬彬有礼的人。他一般不骂人。整个三国演义他一共骂过两个人,骂死过王朗,还骂过魏延。在魏延与诸葛亮第1次见面的时候。(三国演义53回),诸葛亮直接让刀斧手把魏延推下去要砍了他,不但说他背后有反骨,而且说他不忠不义。魏延反骨仔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按《三国演义》说法:诸葛亮看人那是相当的准。他说日后魏延必反,果真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反了。同时诸葛亮还是间接死于魏延之手(诸葛亮住7星台祈求寿命的时候,被魏延一脚把灯给踩灭了,这更坐实了,魏延是个反骨仔大奸臣的形象《三国演义》103回)。

上面所说的一切话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不是本人的真实观点。下面我主要说两个问题:

1.真实历史上魏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2.三国演义中魏延怎么被诸葛亮,杨仪,姜维,马岱合伙给弄死的。

第一个问题: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

刘备活着的时候,魏延与刘备的关系极好。这是因为刘备在入川的时候,魏延屡次立功。整个蜀汉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一个是两次救了刘备老婆的赵云,另外一个就是履历战功的魏延。

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 参赞 军谋 ,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留守中央,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

从这个观致上来看,魏延和刘备的关系很亲近。大家一定还记得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汉中太守这个重要的岗位,一定要让一位心腹大将来镇守,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会让张飞去做(关羽那时在守着荆州)。

而魏延也不负众望,在他镇守汉中的十几年当中,魏军从来不敢侵犯。(只有一次曹操带兵侵犯,还被魏延一箭射掉两颗门牙)

所以刘备在登基当了皇帝之后,马上给魏延封了侯。从这儿看的话,说魏延是反骨仔,那是不成立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魏延是被诸葛亮,姜维,马岱,杨仪这4个人给谋杀的?

我们就先不说诸葛亮在首次与魏延见面的时候,就给他扣一顶反骨仔这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