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怎样才能有效记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什么是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发明创造,据传说是上古轩辕时期发明的。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六十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而成,天干共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十天干;地支共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十二地支。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有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也称六十花甲子,简称六甲,周而复始,无穷尽也。

我们比较常用的是用六十甲子纪年,通常所说的阴历纪年即是。纪月、纪日、纪时不大常用。说的有误请见谅。

六十甲子怎样才能有效记忆

六十甲子记忆,大家可以试一下这样一个规律记忆。

首先、记住“十天干”顺序规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记死了这个顺序。

第二、记住“十二地支”顺序规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同样记死了这个顺序。

第三、按上述的规律,顺序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六十甲子顺序当中,天干和地支是:阴对阴,阳对阳,也就是上面的偶数对偶数,奇数对奇数。比如:“天干”当中的甲、丙、戊,顺序排列是第1,3,5的位置,“地支”1、3、5的位置是:子、寅、辰,,那么这两个1、3、5,干支相合一起则为:甲子、丙寅、戊辰。它的这个规律偶数也样,如天干:乙、丁、己,它的顺序位置是2、4、6, 在12地支:丑、卯、.巳,干支相合一起为:乙丑,丁卯、己巳。

我们知道了这个规律以后,60甲子的记忆就比较好记了。

▲60甲子顺序表

你就记住任意一对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干支相合后,它的左右邻居是谁就行就可以推算出60甲子顺序。

如:按照阳对阳,阴对阴规律,任意起一对干支,如:丙寅,按照是十天顺序,丙的左右顺序摆列是:乙、丙、丁,地支寅左右顺序是:丑、寅,卯,这样一合并得出:乙丑、丙寅、丁卯,这样的规律。那么继续再往后排:丁后面是戊、己、庚、辛、壬、癸这六个顺序天干,那么卯后面的6个12地支分别是:辰、巳、午、未、申、酉这六个顺序地支,干地支合并后得出: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再往后排就是:壬、癸、甲、乙、丙、丁等,再把地支排上:申、酉、戌、亥、子、丑等,得出: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等。

大家可以练的试一下,只要死记住10天干12地支的排列顺序位置,任意取:阳对阳、阴对阴(或者说按照顺序,奇数对奇数,偶数对偶数)一对干支,找到左右邻居,按照顺序自然就出来了,我这再重复这么一遍,可以送推,也可以逆推。

下面是60甲子的全部干支排列顺序:你可以在下面的这个顺序当中,试一试上面的方法是否特别有效记忆。

我们将“甲”作为一个开头,专业名称称为“甲子符头”,每个甲子旬中,共10对干支,共计六个甲旬,也就是有6个“司令”,各带了10个“警卫”。

▲上述这个图里面如:甲子,它的下一位是甲寅旬,把“寅”在甲子下面标注了出来,乙丑下面把“卯”标出来,有助于大家的记忆。

大家看一下,下面是60甲子排序,更为方便记忆的话,在上述熟练的基础上,就记它的“甲子符头”,也就是记他的司令官,如: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这6个司令官,记住了,“符头”以后,其他按着上面记忆的方法顺序往后排,这60甲子就全出来了。

六十甲子分别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最近各年的60甲子排序及纳音

大家不妨,试一试,有问题及时进行联络研讨。

六十甲子为六十年有何特殊意义

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在从根本上去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价值和特殊意义。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中国传统思想、思维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从文字、文化的创造,它本身来源于自然,同时又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它天生就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哲学性、科学性和具体性。

中国历史上,所有具有大智慧的贤达、圣人、智者、伟人,无一不是在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上,功底都是非常深厚人。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正在崛起的当下,为什么我们国家十分倡导中国传统文化,和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我们中国必须要有文化自信的重要原因。因为,“五千年过去了,中国在这里″,地球人类史上,只有中国可以做到5000年国家历史,从不断绝、反复昌盛,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常优秀,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六十甲子″和“《易经》六十四卦“一样,其中有着丰厚的世界观、哲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和思维的基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时间和空间刻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是地球自转所形成,或中国人而人为划分的一种时间和空间刻度。

中国原始的先民,至少在远古、上古到中古的时代,已经就早早地认识到了时间、空间的一体性和互联性,同时更䜭智地发现、知道和掌握了,时间、空间不仅仅是地球自身自转或者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某一单方面的因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必须互联互动,真正的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描述,它才能够做到符合客观。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合在一起,两两进行排列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午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这种排列组合,再往下,又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戊、乙亥……这是一种无限循环。因此,中国历史上,在辛亥革命之前的纪年,都是采用的这种干支纪年,它们是六十年一循环,但每一个循环,在时间上它们又并不重复。区别在于它们各自是那个甲子。这一点,就象《易经》中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经卦,两两重叠排列组合的结果,是八八六十四重卦(别卦)一样,《易经》原著只有六十四卦,它不会是五十四卦,也不会是七十四卦。

从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两搭配、排列组合,形成“六十甲子纪年″,和《易经》中八经卦,两两重叠、排列组合,形成《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来看,中国的先民,在遥远的几千年前,早就掌握了现今高中数学的排列组合这种数学的运用方法。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天文学、星象学、地理学、艺术学等等,均走在了同时代世界的前列。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提法,实际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研究的无知和偏见。崛起中的中国,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思想、哲学、方法的赓传、发掘和发扬,而不是去做无知的批评和否定。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懂了、透了,才可以正确评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