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禄是个怎样的人,他和慈禧太后真的相爱过吗?早年荣禄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荣禄是个怎样的人,他和慈禧太后真的相爱过吗

德龄在《慈禧御苑外史》中,将荣禄和慈禧解读成了恋人关系,甚至还提到,荣禄是慈禧的初恋情人这种说法。

(荣禄剧照)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荣禄出生于1936年,是瓜尔佳氏正白旗人。由于他的祖父、父亲和伯父相继在战场上牺牲,荣禄在进入朝廷后,一路顺风顺水。再加上他后来迎娶了皇帝元妃本族的萨克达氏,之后又娶了宗室灵桂之女爱新觉罗氏。荣禄年纪轻轻,便在朝廷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但真正让荣禄飞黄腾达的,却是他在“辛酉政变”期间的表现。为了配合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夺权,荣禄站在了肃顺等八大臣的对立面,并成功将几人绊倒。而他也因此,得到了慈禧等人的赏识。

更幸运地是,荣禄又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醇郡王奕譞与军机大臣文祥的赏识。当时的两宫太后,加上两位亲王和军机大臣都很欣赏荣禄,荣禄很快成为了工部侍郎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到1878年,荣禄又升任为工部尚书。

从“辛酉政变”到成为工部尚书这十几年中,荣禄办事兢兢业业。但自从成为尚书后,荣禄开始有些自鸣得意。随后他得罪了醇亲王奕譞与军机大臣沈桂芬,第二年,因受贿的罪名被连降了两级。

此件事后,荣禄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隐忍。一直到1894年,在恭亲王奕訢重新得势后,荣禄才被调回中央获得重新启用。1895年,荣禄出任兵部尚书,他命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开始着手将军权一步步收回中央。

(奕訢剧照)

1898年,维新人士开始进行“戊戌变法”。谭嗣同拜访袁世凯,希望他在阅兵式上发动兵谏,诛杀荣禄。袁世凯当时拍着胸口说:“杀荣禄如杀一条狗尔!”

然而在谭嗣同走后,袁世凯马上向荣禄告密。

荣禄在得知消息后,连夜乘火车到北京面见慈禧。慈禧随即施以雷霆手段,“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慈禧面对外国势力的挑衅忍无可忍,决心要和洋人开战。她命令荣禄率军炮轰东郊民巷,希望能震慑洋人。

而荣禄在接到命令后,却吩咐手下人“不可力攻”。他命令手下,不能填装弹药,只需要不停放空炮,给慈禧一个交代就行。

从以上这些事迹来看,荣禄此人在大事件中,基本上都扮演了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戊戌变法”中,他阻碍维新推进,开历史倒车。而“庚子事变”中,他又贪生怕死不敢惹洋人。荣禄看起来像极了一个奸佞之人,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慈禧剧照 )

荣禄反对维新,并不代表他不明白维新的意义。比起不在朝堂的康、梁二人,荣禄对清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他以为的变法,只能够循序渐进,绝不能推倒重建。若是强行变法改革,清朝的国力恐怕会进一步下降。

而“庚子事件”中,荣禄看起来软弱,实际上却是救了清朝的命,或者说救了慈禧的命。荣禄知道清军打不过洋人,他善待外国使馆,这让八国联军进京后,给了慈禧一条生路,没有赶她下台。

我们将时间线放长一点,会发现荣禄的一生,和慈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荣禄和慈禧年龄相仿,小时候都住在西单附近,可以算得上是青梅竹马。结合荣禄之后的发家史,有人会联想到荣禄和慈禧的关系并不正常。

再加上德龄在《慈禧御苑外史》中,将荣禄和慈禧解读成了恋人关系,甚至还提到荣禄是慈禧的初恋情人这种说法。荣禄和慈禧的不正当关系,似乎被坐实了。

不过实际上,除了一些野史对荣禄慈禧有着一些不正常关系的描述外,正史中并没有任何地方有提到这种说法。当然,有人会说,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可能记入正史的。

然而我们在上文提到,荣禄此人,是极为精明的。由于幼时的交情,荣禄在“辛酉政变”中倒向慈禧,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并且相应地,慈禧也在这一次的事件中,看到了荣禄的能力和忠诚。再加上后来荣禄处处维护慈禧,维护朝廷,他得到慈禧的信任,也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慈禧御苑外史》等)

早年荣禄是什么意思

荣禄,清朝大臣,政治家,晚清的最后一位满族大佬。荣禄作为清末最受慈禧宠幸的大臣,机关算尽的荣禄和那时的大清朝一样,一病不起,最终先后告别了历史舞台。

早年的荣禄究竟如何?他年少有志,热血沸腾,尚有报国之理想。荣禄出身于军人世家。荣禄祖上世代从军,为大清朝屡立功勋。他祖父在镇压回疆时捐躯,老爹也不甘其后,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斗中阵亡。一门两代“忠烈”,朝廷特意赐修“双忠祠”,以示表彰。

荣禄因“根正苗红”的出身,这无疑给他踏入官场大门,便春风得意,被直接恩荫为工部主事。上班不久,宫中发生大火,刚好荣禄当天值班,他率领众侍卫奋力灭火。恰在此时,咸丰皇帝在远处督察救火情况,他遥望一人身着绛色官袍,不顾个人安危,在火海中不断进出抢险。于是他询问身边御前大臣,这个年轻人是谁。下属告知此人叫荣禄。不久,咸丰便召见荣禄,了解到其家三世皆为国效劳,两代捐躯,禁不住心生钦佩,将户部银库郎中的肥差赐给了这位“救火队员”。

正是由于荣禄忠心耿耿、办事干练的,所以受到慈禧的宠幸,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于是数年间,荣禄节节攀升,不到40岁就将工部尚书、步军统领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三大要职一并收入囊中,可谓集宫廷、朝堂及市井大权于一身,当然引来不少同僚的羡慕嫉妒恨。于是后来因宝廷沈桂芬因争权夺利实施“苦肉计”获得成功,慈禧便免去荣禄工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两大要职。没多久,沈桂芬联合众人又在慈禧面前鼓燥,一声令下,慈禧又将荣禄发配西安,远离京师。这一去便是整整十五载,昔日意气风发的荣大总管已成近天命之年的白翁老头。这样,一个有心报国而年富力强的荣禄便遭封杀。世事变迀,官场险恶,后虽然荣禄又被慈禧起用,但其此时的他的心境却发生极大变化,做了许多有损国损民的坏事,这也是由于当年时代的历史局限等原因所致。

荣禄是戊戌变法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与戊戌变法的关系很少争议,一般都接受康、梁等所下评论,以为荣禄始终是站在变法的对立面,并在后来的政变中扮演了元凶的角色。但也不应否认荣禄在官场之初的青壮年时期也还为国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的。

如何评价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

荣禄是晚清时期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慈禧最忠心的鹰犬,帮助慈禧干了不少开“历史倒车”的事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庸人。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荣禄的所有行为,实际上都是在尽心尽力为满清续命,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臣。

(荣禄剧照)

那么,荣禄到底做了哪些事?他到底属于哪一类人呢?

荣禄是瓜尔佳氏,满清正白旗人。比起其他满清子弟,荣禄天生就有更好的条件。首先,正白旗是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地位要更为尊崇,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成为大官。其次,荣禄的祖父、父亲、伯父全都为国战死沙场,荣禄一家可以算得上是满门英烈。因此,他受到朝廷的特别照顾,仕途比起其他人,要顺利得多。

不过,这些条件远远不够,想要在朝堂中混出头,怎么着也要有一个皇亲国戚的身份。荣禄先是娶了皇帝元妃本族的萨克达氏,后来又娶了宗室灵桂之女爱新觉罗氏。而荣禄的女儿嫁给醇亲王载沣,生下了宣统皇帝溥仪,这就是后话了。

总而言之,荣禄凭借先天的优厚条件和正确的政治联姻,保障了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

“辛酉政变”期间,年轻的荣禄把握住了机会,在慈禧和恭亲王奕訢面前挣了一个良好的表现,得到了两人的赏识。

之后,荣禄很快被升为左翼总兵。他在职期间兢兢业业,表现尤为出色。醇郡王奕譞与军机大臣文祥对他都很欣赏。两人的保举和慈禧的赏识下,荣禄很快成为工部侍郎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

年纪轻轻便出任要职,这让荣禄难免有些忘乎所以。1878年升任为工部尚书后,荣禄因得罪了醇亲王奕譞与军机大臣沈桂芬等人,在第二年因受贿的罪名,被连降两级。

这件事让荣禄成熟起来。此后的十多年里,荣禄一直低调地蛰伏着。直到1894年,恭亲王奕䜣再次得势,荣禄才又被启用为步军统领。

(李鸿章剧照)

1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