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三作家之巴尔扎克(关于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关于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

  茨威格的巴尔扎克转的副标题是——伟大的平凡,如同几乎一切对天才生平的撰述一样,茨威格的文字充满了偏爱,这种偏爱带着一种暧昧的调戏的调子。巴尔扎克多有激情啊,多有精力啊,他可以一周甚至几天就完成一部无论在篇幅上还是质量上都上乘的文学巨著,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别人几辈子都无法奢望做的事情,在他世俗事务缠身,烦恼不断的短暂而匆忙的一生中结出了果实。《人间喜剧》旷世的巨著,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历史上最高产的小说家在其中耗尽了生命。
  茨威格总是调侃巴尔扎克对自己旷世才华的自豪远比不过对自己不是贵族身份的自卑。调笑他,突然一天就对外宣布,自己的名字该加上一个德,因为他算起来也是贵族的后代,而且从此他的每一部小说都署上了加了德的名字。这曾是全巴黎持续不断的笑柄。可是可爱的巴尔扎克,对此认真得不得了。终其一生,巴尔扎克对贵族生活的祈望都是天真而可笑的。他终于在死前几个月和俄罗斯的公主结婚了,长达几十年的可笑的恋情,倒确实构成一部现实的人间喜剧。
  茨威格总是嘲笑巴尔扎克的经商头脑,如同他写小说的激情一样,巴尔扎克总是不断在头脑中形成活跃的投资幻想,可事实证明,这样的想象力和激情他用在写作上才能成功,其余都是惨败的。茨威格的笔调充满了怜惜,对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天才充满了怜惜。茨威格的文字一边把巴尔扎克孩童般天真乐观的想象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叙述出来,一边又把他所在的时代背景的丰富与其作品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了深刻描绘,我看到的是孩童般玩耍在俗世的巴尔扎克,在不断的负债的逼压下写作,又不断奢侈地购买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在极端的幼稚虚荣中,巴尔扎克毕竟完成了任何人都无法完成的工作。我常想,巴尔扎克本人兴许当负债是自己写作的动力呢。一个艺术家他不会去考虑怎样在日常琐事中节约成本,良好经营自己。他无穷的精力和潜力使得他不屑于这样做,他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冒险,他可以天真地告诉前来和他合作第二天就要上演的戏剧的人们,那剧本还没写呢,现在你们都不要睡觉了,我给你们大意,然后,你们每人写一点,明天就上演。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除了巴尔扎克严肃认真对待的人间喜剧的计划之外,所有的事情他没有什么是办成功了的。但他的天真乐观从来不畏失败。在茨威格的书里,我就看着矮小,精干,体力充沛的巴尔扎克,在俗世中如小丑般扮演着自己的人间喜剧的角色。
  在热滚滚的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拥有了对俗世事务运作的一切知识和洞察,如此,他能将他所在时代的一切付诸笔端,为我们保藏了一副异常鲜活的社会相貌录。但这都不是我关心的,一个作家来到世界上留下了什么,都是别人的事情……对于我可爱的巴尔扎克……看完这部专辑,我竟然很心伤,我本来也该心伤。但我已经不会去问,为什么毫无趣味行尸走肉一样的人们活下来了,而巴尔扎克却在疲惫和失望中离开了之类的事情。巴尔扎克自己说过,现在那些有了名望地位和尊重的人和我们这样的人,死后的地位就倒过来了,他们将被遗忘,而我们却可以留在永恒里。
  当然,谁不会留在永恒里?在万千轮回中,我们为彼此撑起了伟大的戏剧背景,此生你是巴尔扎克,我是你笔下的路易.朗贝尔,来世你定是我的某某。没有俗人和伟人的区别,任何意义的名声都不过是存在这出永恒的剧目的道具而已,啊,不是而已,道具并不是“而已”的道具,我们血肉辛酸的人类,没有哪一个不是彼此人生剧目中的演员,为你演戏,我亲爱的同伴们,这样存在才不会荒芜无聊,但不要弄疼了彼此啊,我们都是血肉之躯,在疾病和劳苦中我们已经难以承担重负,就请祈望和平吧,愿世界不再有血肉的战争!
  我看到——矮小精干的巴尔扎克在滚滚红尘中奔劳,他大声地谈话,满脸红光,头发油腻,充满斗志和激情,从来不甩失败,永远乐观地想象,永远冷静认真地写作,他还有好多年可以活,这样他的人间喜剧就可以完成了……

茨威格认为巴尔扎克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茨威格认为巴尔扎克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在写实的基础上不迎合他人。

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唯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

巴尔扎克人物生平:

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振。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19世纪30至40年代,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巴尔扎克

茨威格的《三位大师》是哪三位大师

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
斯特凡·茨威格在二十年代相继完成了以《世界建筑师》为总标题的三部传记:《三大师》、《三诗人的生平》和《与魔的博斗》。其中描写三位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最具代表性。在这部作品里,他以“凝炼、浓缩和准确”为原则,怀着炽烈的热情,运用犀利的笔法和浓烈的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家的心理学”。

《三大师》与《三作家》

茨威格说:“拿破仑用剑来征服世界,巴尔扎克用笔来征服世界,而他自己想要的是,在地球上的所有语言中找到友谊和接受。”
很遗憾的是,在二战那场种族屠杀中,在几经颠沛流离之后,茨威格与他的妻子最终含恨自杀。
如果可以穿越,我希望穿越到茨威格自杀之前的片刻,告诉他,你的梦想终究实现了,你写的书在地球上的大多数语言中的确找到了友谊。

茨威格一生写了很多传记和小说,最近在读的就是他的《三大师》和《三作家》。在《三大师》中首先写的是巴尔扎克。对于一个饱受战争折磨的人,茨威格应该是从心底里排斥巴尔扎克的,因为在他的解读里,巴尔扎克是跟拿破仑一样的狂热者,巴尔扎克创造的每一个世界,每一个人物都是极度狂热。

但是,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忠诚,茨威格并没有排斥巴尔扎克。相反,他认为,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是时代外向与内化的产物。他把巴尔扎克的狂热归咎于拿破仑创造的法兰西帝国的十六年。他说:“巴尔扎克这个男孩子兴许是在傲慢、粗暴而且几乎是充满罗马式激情讲述远方胜利的公告上学会阅读的。”

他不仅谅解了巴尔扎克的狂躁,还高度赞扬了巴尔扎克的艺术成就。在《巴尔扎克》中,他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是无法估量的,成为了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大的人类文献书库。”对于众多作家而言,永远都在挖掘人性与价值观的道路上不停探索。茨威格能够把巴尔扎克的作品比作人类文献书库,这是多么高的赞赏啊!

同时,茨威格在《三作家》中叙写托尔斯泰,他把托尔斯泰描绘成一个直面虚无与死亡的人。他如同托尔斯泰一起窥探那无底深渊,一起感受那空洞透出的股股寒意,从手指涌入颤抖的心脏。

可以说,茨威格在《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传记写作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写作手法。《托尔斯泰》采用的是素描法,好比绘画中选取一个标的,直观的描绘出来;而《巴尔扎克》则采取的是映射法,他把巴尔扎克放在了拿破仑时代下,透过巴尔扎克一个个经典的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