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为什么只活了31岁(萧红的死因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萧红的死因

32岁的东北女作家萧红,是在日寇初占香港的1942年1月22日,死于‘气管扩张,久咳的原因’。这里骆宾基在1946年写的《萧红小传》里说的。后来,在国内外研究萧红的著作里,都依照他的说法,来说明萧红的死因。但是1982年10月16日,在骆宾基写给我的信中,却说明萧红‘不是死于肺病,也不是死于气管扩张’,而是死于受到外来的突然刺激后,‘痰涌咽喉,堵住了插在喉腔的铜管呼吸道而窒息以死,是确切不误的。而当时,临时医务站是既无医生也无看护。’如果当时有人看护,用吸痰器帮助她吸出涌塞咽喉的痰液,她是不会死的。这封至今还没有发表的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果不加说明,是看不清楚的。”

只活了不到32年,民国才女萧红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

萧红深受父亲重男轻女思想的伤害,她一直将父亲对自己的无情和残忍怀恨在心。但她短暂的一生都在追寻缺失的父爱,这也是她后来感情经历的阴影。

肖像画:萧红

1911年6月1日,萧红在呼兰河降生,她是张家的第一个孩子。却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相反,因为萧红出生这天是端午节,封建的父亲本身就重男轻女,更加觉得这是不详的征兆。

汤唯饰演的萧红

自到萧红弟弟张秀柯出生,萧红连母亲的那一点关爱也失去了,萧红在家里越发受尽冷眼。整个童年时期,唯一给过他关爱的仅有祖父一人,那是萧红整个童年唯一的一抹亮色。

9岁才是恶梦的开始,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续娶了年轻的继母。唯一疼爱萧红的祖父也过世了,萧红彻底失去了依靠。萧红与父亲张廷举的关系越发恶化起来。

萧红高小毕业时,家境富裕的张廷举坚持让萧红辍学。却可以让弟弟们外出留学。这样的不公平让萧红对父亲的恨又加深几分!

汤唯饰演的萧红

和父亲的彻底决裂是在萧红喜欢上已婚的表哥,根据资料记载,父亲大骂萧红是“不肖”“叛逆”,甚至把萧红的名字从族谱中勾掉。这对于萧红来说,她的家从来就不像一个“家”。

叛逆的萧红开始了她的叛逆之路,先是与表哥私奔、同居。然后被表哥抛弃,又不得不回家。父亲感觉这个女儿让自己颜面尽失,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起了杀心,萧红在姑姑的帮助下逃脱。

这一次离家,萧红到死都没有再回到呼兰河,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并由此走上不归路。

汤唯饰演的萧红

萧红的一生都在追爱,越是缺失的越想得到,萧红在原生家庭中从未得到过父亲的爱,在余生中,只要稍微对她有一丁点好的男人,她都委身以谢,但每次都是失望。原生家庭缺失的爱,让萧红不顾一切去爱去付出,最后搭上了自己的生命。

我为什么这么心疼你啊,萧红!活了31岁也没遇见真正疼爱你的人

    在77年前的1月22日,萧红病逝于被日军攻陷的香港,只有31岁。鲁迅说她是天才作家,从21岁写作,短短十年时间写出了100多万字。代表作品主要有《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都诞生于战争逃难的颠沛流离之中。

    高晓松曾经说过,如果萧红要是能活到老太太的年纪,文学成就一定会更高。而就在萧红去世22年后,东北地区的漠河又诞生了另一位成绩斐然的女作家。

                                                                                          《黄金时代》里汤唯饰演萧红一角

   萧红一生漂泊过10多个城市,与5个男人有过情愫。生于1911年,死于1942年,都是中国社会变革最大的时期。而萧红的本命叫张乃莹,她的名字和萧军合在一起就是小小红军的意思。

   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由于错误的手术,导致死之前连话都不能讲,就死去了。而与此同时从香港回到上海的张爱玲,则开始了她最辉煌的创作生涯。

 第一: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最开始发现萧红有创作才华的是萧军,他们第一次见面,萧红的形象很狼狈。当时的萧红是一个弃妇,大着肚子,衣衫不整,搞大她肚子的男人也不知所踪。她在旅馆走投无路,这时就向报社求助,于是萧军出现了。萧军发现了萧红的才华,并且救了她,把她指引到了文学的道路上。可真正使萧红大火的是鲁迅先生。

  1935年12月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出版了萧红的作品《生死场》,并为小说作了序,胡风写了读后感。后来24岁的萧红,一下成名。7年后,依旧是在上海,另一位民国才女开启了她的传奇人生。

   美国记者来采访时,问鲁迅谁才是今日中国最优秀的左翼作家,鲁迅说了茅盾和丁玲,还说萧红应当是今日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病了没钱看医生,穷得养不起孩子,只能把孩子摔死,难产的孩子只能用刀子硬搅出来,女人瘫在床上,身上生了蛆,男人置之不理,诅咒她早死……

    一个24岁的年轻姑娘,笔下没有任何甜蜜之处,甚至是一种恐怖的意象:

    五分钟过后,姑娘仍和小鸡一般,被野兽压在那里。男人着了疯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于是一切音响从两个贪婪着的怪物身上创造出来。

    “很少有人能像萧红这样的描写,只有她能将‘生’和‘死’的荒原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最早研究萧红的专家葛浩文如此断言。

    “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他们。” 

    萧红沉痛的生命意识,在她后来的《呼兰河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20世纪40年代,萧红和张爱玲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张爱玲本身这个人就比较清高,文笔很尖刻。萧红是北方女孩,文风非常朴拙,很像儿童。张爱玲有时候会批判一下,萧红好像都不太会批判,萧红是真实。

    鲁迅说,萧红有着越轨的笔致,明丽和新鲜。她的语言本身充满魅力,这种魅力是经不起转述的,只能经由直接阅读而领会。例如《呼兰河传》的结尾: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院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稚拙——单调而又重复使用的句型,同义反复、近于通常认为的‘废话’,然而你惊异地感到‘情调’正在其中。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说。

    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属于中国式散文的结构艺术……,萧红作品提供了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童心世界。

    萧红31岁就英年早逝,她过了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丁玲见过她之后,就对友人预言:萧红决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

    萧红19岁,还在哈尔滨上学的时候,曾经剪着整整齐齐的短发,大大的眼睛特别有神,穿着白褂青裙,白袜青布鞋,行动敏捷,举止大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