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300首的古诗(著名宋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著名宋诗

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其成就不如唐诗﹐但对后世的影响仍然很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汝坟贫女》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lǘ)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yīng)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宋诗三百首的介绍

《宋诗三百首》共选诗三百三十七首,在去取上公允稳妥.既收录了历久传诵的名篇,又发掘出不少为人所忽略的佳作。金性尧先生凭其深厚学养,秉持严谨之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言筒而意深的注释,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则比较注重“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

宋诗10首及赏析, 越短越好

1、田园乐

北宋·贺铸

甲子八月,与彭城诗社诸君会南台佛祠,望田亩秋成,农有喜色。诵王摩诘《田园乐》,因分韵拟之,余得村字。
昔我未去国,幽栖淇上村。
分辞侠少事,喜与农老言。
农老孰追从,四邻皆世婚。
机中工织妇,籍上成丁孙。
青驹自走磨,黄犬长候门。
昨日春火开,逍遥望高原。
西照牛羊下,东风花草繁。
今朝夏鸡鸣,麦熟田头喧。
归来息树荫,课汲灌中园。
秋赛方及辰,酿秫烹膏豚。
丛祠响腰鼓,免杖奉神樽。
冬雪断门巷,蚕庐清且温。
地藉熊豹席,炉明荆枥根。
起居就安适,非复系晨昏。
不识百里面,不知千骑尊。
供输先众期,于我何维恩。
太上复淳古,坐超羲与轩。
敢忘天地施,击壤声如埙。
毕此百岁愿,泰然长夜魂。
避秦谁氏子,客死武陵源。
《全宋诗》卷1103

【赏析】
贺铸生长于卫州,此诗写贺铸曾居家乡淇上村时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作者感受到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全诗特写一位淇上老农的生活,描绘了一幅美妙无比的淇上淳朴风俗图。也可看出作者对《桃花源》式的生活的向往。
2、寄杨轩

北宋·邵雍

淇水清且泚,泉源发吾地。
流到君家时,尽是思君意。
《全宋诗》卷381
【赏析】
生活在淇水上游的河南辉县的邵雍,寄此诗给生活在淇河下游的杨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这不由使人想起宋·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句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送云卿知卫州

北宋·司马光

汗简成新令,褰帷刺剧州。
韦平家法在,邵杜治声优。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三年归奉计,肯顾石渠游。
《全宋诗》卷504

【赏析】
贾云卿要到卫州做知州,作者写此诗送行。此诗作为临别赠语劝勉对方勤于政务,体验淇水卫地风情,三年任满,重叙友情。
4、登上水关

北宋·苏辙

淇水沄沄入禁城, 城楼中断过深情。
空郊南数牛羊下, 落日回瞻观阙明。
岁月逼人行老大, 江湖发兴感平生。
画舫早晚笼新屋, 慰意来看水面平。
《全宋诗》卷851

【赏析】
诗写游览淇水所见所感。治平二年(1065) 至熙宁二年(1069),苏辙任北宋陪都大名府留守推官。当时淇河中下游位于大名府辖域内。此诗或即写于这期间。首联写淇水流入古都朝歌的情景;颔联 写暮霭之下淇滨漫山遍野的牛羊及落日余晖中的楼阙亭台;颈联感慨“岁月逼人”,人事难料;尾联写坐在如新屋般的游艇中,看到平静的淇河水面,有一种欣慰和解脱之感。哀愁中包含着淡淡的喜悦。“画舫早晚笼新屋”一句,昭示着淇水关上游一段淇河从唐朝的“淇水流碧玉,舟船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李白诗句)以来仍一直是文人官宦等的游览胜地。

5、陌上桑

北宋·文彦博

佳人名莫愁,采桑南陌头。
困来淇水畔,应过上宫游。
贮叶青丝笼,攀条紫桂钩。
使君徒见问,五马亦迟留。
《全宋诗》卷273

【赏析】
此诗是一首汉乐府《陌上桑》的仿制品。写一位淇河采桑女,美貌、勤劳、智慧,和被“使君”爱慕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淇水流域当时桑织业的发达。

6、舟中别后中夕无寐偶成四十言奉寄中辉大卿聊致黯然之怀

北宋·文彦博

五十年亲友,如今两鬓霜。
相逢在淇澳,所乐似潇湘。
话旧如春梦,听歌放酒狂。
压关楼下别,一夕九回肠。
《全宋诗》卷276

【赏析】
文彦博与中辉大卿“相逢在淇澳”,曾在淇水中尽情荡舟游乐,分手后,夜里不能入睡,写成八句四十字的短诗,表达分别后的伤感。首联写二人交往历史之长和老来情谊弥笃,颔联忆淇澳相逢之乐,颈联写相会活动内容,尾联写分别地点和别后的思念。
7、题墨竹画扇
南宋·黄 庚
淇澳分清入素纨,一梢潇洒胜千竿。
此君不受人间暑,叶叶生风夏亦寒。
《全宋诗》卷2880

【赏析】
此首七绝明写画扇,实写竹子,以极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画扇上墨竹之神韵,赞誉画竹技法以少胜多之高超,并美其为闻名天下的“淇澳”之竹。画扇本来是用来生风取凉之物,其上所画墨竹更增凉意。
8、床屏墨竹

南宋·黄庚

淇澳新梢笔下分,枕屏墨晕点寒云。
诗人纸帐眠清夜,不梦梅花梦此君。
《全宋诗》卷3638

【赏析】
前两句写床屏上(含枕屏)的墨竹的情态、画技,后两句写床屏上的墨竹在夜里入睡之后,会使人“不梦梅花梦此君”。作者以“淇澳”代竹,可以看出作者对《诗经·淇奥》一诗已烂熟于心,也说明他对竹子的喜爱。

9、自赞

南宋·李昴英

竛竮山癯,搭飒野服。
煮茗松根,煨芋岩曲。
且农且渔,非仙非俗。
淇傍何有,秋鹤霜竹。
《全宋诗》卷3260

【赏析】
作者隐居淇滨,孤单一人,形身消瘦,粗服乱头,在隐秘的地方用芊草、松根煮茶,并且靠种地和打渔为生,自食其力,仙风道骨,自得其乐。古时淇水之旁有盛德满天下的卫武公亲建的淇园,盛产竹子,伴有仙鹤栖息,唐以来又有很多崇尚卫武公的人在这里隐居修行。作者以象征高寿吉祥之仙鹤、和不怕雪压霜欺之绿竹自喻,说明作者甘心远离名利场,安贫乐道,洁身自好。
10、清燕亭

宋·司马光

波澄荫群木,永日淇清华。
碧筱静秋色,白苹低晚花。
松声工醒酒,泉味最便茶。
外事付丞掾,无妨风景嘉。
《在线诗歌大全》
【赏析】
登亭赏景,借景抒情,有点暂求排遣解脱的味儿。亭上四顾,淇水澄澈,群木垂荫,秋日的绿竹更显青翠清幽,傍晚的河面上白萍开满小花。这清秀美景从早到晚始终如一。松涛声声最宜醒酒,泉水澄澈更便烹茶。其他杂务都让属官(副职)去处理吧,不妨我尽情欣赏这淇水美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