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尸项羽的五个人下场(项羽死后为什么被分尸了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项羽死后为什么被分尸了

有一句话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忍程度,难以描述。战士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努力的厮杀,杀死更多的敌人。

他们立功的证据,就是收获多少颗敌人的头颅,或是耳朵,或是肢体,来证明自己的功劳,这样才有被提拔当官的机会。当然,杀死敌人的首领,更是有更重的奖励。

项羽被围困,带几百人逃至乌江,他看到汉军里的司马吕马童大呼:“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不敢正视看项羽,对旁边的王翳道:“此项王也”。项羽此时已抱定必死之心,对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在战争中,为鼓励士气,使将士奋勇杀敌,临时会有一些激励的办法。刘邦在围攻项羽时,也一样的拿出了鼓动士气的激励方法,正如项羽所说,拿到他人头者赏千金,食邑万户。这是一种相当可观的奖励。

项羽说完自杀,《史记》记载“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为了争夺项羽的尸体,出现互相践踏厮杀。

王翳势大,先得了项羽的首级,吕马童,杨喜,吕胜,杨武各得项羽四肢之一,回去给刘邦报功。刘邦随即封吕马童为中水侯,王翳位杜衍侯,杨喜位赤泉侯,杨武为吾防后,吕胜为涅阳侯。并将万户食邑,千金分给五人。此后,这五人一下就飞黄腾达了,成了侯爵,还能世袭,富贵百年。

项羽作为楚汉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刘邦的鼓励自然是很高的,死后被分尸,在古代属于很正常。刘邦最后将其以“鲁公”身份埋葬于谷城。

项羽到底是不是自杀而死

阳明新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指导、关注、讨论。

项羽在若干正史中都是被描述为自刎而死,笔者认为项羽不是自杀是被围攻而战死的,史书可能是为了美化项羽增加他的英雄气概,才将他写成自杀。且看在下分析分析。

一、项羽从垓下突围并没有想要死的打算

项羽军马被韩信围困在垓下,并且被韩信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计谋吓住了,霸王与虞姬诀别后,带领手下精锐800骑半夜突围了包围圈。到了天亮的时候,韩信才发觉,于是派灌婴率领5000骑兵追击项羽。可见这个时候的项羽是准备回江东老巢的,也认为回了江东是能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一决高下的。笔者也认为只要项羽能够回到江东楚地,也一定能够再收集溃兵、整顿军马的,以项羽的能力,再造一只大军应该不是难事。且当时大将钟离昧、季布等都没有战死,英布和彭越、其他诸侯也可以联合。应该说项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二、项羽不回江东的理由站不住脚

项羽比灌婴早几个时辰逃跑,按道理讲灌婴应该是追不上的,但是项羽在渡过淮河后,身边只有100多骑了。能被灌婴追上,是因为迷路了,司马迁说是一个老农给项羽指了条死路,我认为这个有点牵强附会,谁知道有没有老农这样一个鬼呢。

到了东城,只有28骑跟随在身边了,这个时候项羽说天要亡我,非战之罪等说辞,且表演了溃围、斩将、刈旗来论证。说明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被灌婴团团包围住了的,心知无法逃离才有这样的说辞。不然在垓下为什么不决一死战?

在乌江边上与乌江亭长的一番说辞,我也认为是司马迁添加上去的,项羽及身边的人全死,谁能证明他跟亭长说了些什么呢?说不定就是乌骓马一上船,人还没上,船就走了呢?项羽既然先前无死志,有活命的机会他会放弃?正常思维一下就会觉得这是司马迁杜撰上去的。打仗死个几千几万得都很正常,死个八千江东子弟就无颜面对了?项羽之前打仗基本上都是所下之城草木不生,不分老幼全体屠城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悲天怜人了?我想这是不可能的。

三、最大的可能是战死

项羽一定是被围攻而死的,因为项羽的脑袋值钱啊,千金到还罢,万户侯这个对刀头舔血的将领们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且几千人对27人,纵然项羽有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难飞了。项羽一人杀了几百人才战死,这个战绩在现实中可以算相当牛逼了,对得起霸王的名号。项羽精疲力竭鲜血流尽而亡,为抢夺项羽尸体,汉军相互残杀死了好几十人。最后由5人各得一部分,这5人后来都被刘邦封了侯的。可怜江东霸王,一朝身死竟然被分尸。

历史上当年斩杀项羽的五个人的结局如何

被围垓下的霸王预感到自己可能不能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江东子弟回去了,第一次,这个无惧天地的汉子留下了眼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看着自己最爱的男人如此悲伤,自己不仅不能替霸王分忧,反而成了拖累霸王的负担。虞姬起身为霸王跳了最后一支舞,遂自刎。她从来不在意他是不是霸王,她只希望陪在他身边,可如果有一天这份陪伴变成拖累,她便用最灿烂的方式离开。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四面楚歌的霸王没有选择,不能停留,只有战斗,这是他的宿命。一路的拼杀,到了乌江边上,霸王只剩二十八骑。英雄的落幕总是让人动容,八千子弟兵的身影匆匆而过,什么荣华富贵,什么王图霸业,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是时候带兄弟们回家了。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项王在自刎之前,提到的故人吕马童,在项王死后,抢到了项王的一些皮肉,被封为中水侯。

抢得项王首级的王翳被封为杜衍侯,享1700户。

抢得项王左腿的杨喜封为赤泉侯,享1900户。

抢得项王左臂的吕胜封为涅阳侯。

抢得项王右脚的杨武封为吴防侯,享700户。

其实他们都没有被封为万户侯,因为项王是自刎而死,他门不过是几个占了便宜的人。而这五人据考证,应该都是秦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亡了秦的项王最终却也被秦人分尸,或许真的就像项王所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历史上项羽死后,他的家人是什么结局

项羽死后,项氏族人并没被刘邦灭族,反而都过的不错,很多人认为那是项伯的功劳,毕竟在鸿门宴前,项伯曾经去给刘邦通风报信,后来又在鸿门宴上来了一出“舍身救主”,对于项伯,刘邦还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但是刘邦后来反悔了,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刘邦不提,项伯怎么敢提呢?毕竟项羽死后,整个项氏都处在任人宰割的地位,也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羽死后,项伯曾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被灭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死后,楚地大部分地方都投降了,项羽都打不过刘邦,其他人谁会去螳臂当车呢?只有鲁地不投降,刘邦集中了兵力准备屠城。但后来刘邦改变了主意,项羽已死,天下已定,现在要安抚人心而不是震慑天下,鲁地是为了守礼才不投降的,毕竟当初楚怀王封项羽就在鲁地,而项羽就被称为鲁公。

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的表演能力天下无双,他把项羽以鲁公下葬的礼仪安葬在谷城,在项羽的葬礼上,刘邦痛哭流涕,他声泪俱下的说:“兄弟,我也不想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你我本来是兄弟,你年少气盛,我不会怪你,你让我去巴蜀之地,我也不怪你,但你杀害义帝,就是背信弃义,就是不忠不孝,我绝对不能答应!但平心而论,你是天下英雄,我不如你!如今你英年早逝哀哉,痛哉!”大家都看不下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