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最强大的军队攻城,守方突然搬出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会出现什么后果?什么叫做“上战伐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果古代最强大的军队攻城,守方突然搬出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会出现什么后果

什么?100挺马克沁还被人困兽孤城?为什么直接缴械送人头?为什么还要受这罪?

在冷兵器时代,马克沁重机枪绝对在每场战斗获得碾压式的胜利,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这就是马克沁机枪,战场上的收割机!)

只要有足够的子弹,100挺马克沁绝对可以统一整个世界!能不能给我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我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战略问题!

虽然这是虚构的一个设定,不妨来看一下。

100挺马克沁机枪,300名专业的机枪手和副机枪手,突然穿越到一个即将崩溃的城池,这个城池的陷落,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覆亡!

100挺重机枪如何扭转乾坤?其实很简单,(缺少远程输出的冷兵器,在机关枪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一般!)

第一阶段,在小城周边布置20个机枪堡垒,每个堡垒3挺机枪,另外有40挺机枪安放在马车或者交通要道。敌人如果赶来,不管是强弓硬弩的秦国黑色军团,还是擅长长途奔袭的蒙古骑兵,或者是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勇士,统统干翻!在马克沁冒着蓝火的怒吼下,这些都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

第二阶段,利用前期获得的战利品扩张地盘,很明显100挺机枪不够用了,怎么办?召集工匠进行逆向研发、进行复制,制造更多的枪,步枪,机枪,制造更多的装甲车,制造更多的机枪堡垒,这样的战争机器一旦有了工业基础的支持,任何农业国只有臣服的份!

第三阶段,当农耕民族臣服后,开始一步步进行工业化改造,只要方向正确,人口密集的农业国必然产生工业革命,之后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纷纷送上门来舔脚趾头!(这样的机枪堡垒,来多少人杀多少人!)

回到问题,如果单纯用100挺机枪来守城墙,完全就是等死!

古代军事理论中,有一个定律是“大城不守”,就是当征服者看到北京、南京、西安这样的大城的城墙时,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坐好等着对方的三个动作,投降、逃跑或者自杀。

为什么大城池没办法坚守?原因很简单,大城池城墙太长、城门太多,城内人口太多,一旦人心浮动,整个城池就面临灭顶之灾!

以现存的西安城墙为例,城墙总周长达到13.74公里,每一米站一个士兵,都需要137400人,14万大军,只能做到站在城墙上,一旦爬上来三五个人,这个点就失守了。面对敌人重点攻击的城门,士兵们需要在几公里之间的城门不断调动,避免被发现弱点。(每100米布置一挺重机枪,西安城至少需要1374挺机枪!)

同样的道理,如果20万人守西安城,有20万人来攻城,攻城军队可以集中力量攻击某一个城门,或者直接开展宣传攻势造成城内的军心人心浮动,这样的城池就失守了。

现在给你100挺马克沁机枪,你准备这么安排?与其放在城墙上,不如每个城门和城内每个交通要道设置机枪堡垒。只要那些大刀长矛敢来,来100万也能杀光!

什么叫做“上战伐谋”

上战伐谋指以己方之谋略挫败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战争手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