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蛇可化蛟,也可化人形为什么会演绎出两条不同的路线?《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为啥龙族的地位这么低他们不是天生神族吗为啥是妖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传说中,蛇可化蛟,也可化人形为什么会演绎出两条不同的路线

蛇大走蛟,蛟渡劫化龙,从江河入大海,完成神奇蜕变,成为水域统领。

蛇大成精,再练化人形,从荒野到人间,完成华丽转身,是劫是缘难定。

同样是大蛇修炼,完全不同的套路和正果,这差别实在太大。若是细究这个话题,化蛇还是化人,真不是任性乱来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起寻访传说的大蛇……


1.蛇化蛟的传说

①蛇的练级之路

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

——南朝·述异记

水虺(hui),泛指水蛇一类水生物。蛇闭关500年化蛟,然后走上炼狱之路: 蛇→蛟→普通龙→角龙→应龙。数百上千年演变一级,每演变一级都要渡劫,几乎都演成了悲剧。


走蛟传说:

蛇化蛟,俗称“走蛟“,多发生在山野河川水域。大蛇熬足500年,机缘一到,便借水势冲入江河化身为蛟。传说走蛟时伴有暴雨雷电,风云激荡,变化莫测,大蛇迎雷霆而上,成则化蛟化龙,败则万劫不复。

民间有说法,走蛟时,大水淹没桥面,此时行人不宜过桥。老人说,一旦被蛟踩踏而过,一辈子晦气难出头。野外有些桥梁下悬挂“斩龙剑“,习俗就与此有关。人家苦熬500年等来良机,结果你把剧本改了。

老话说,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龙。当然成龙也会演绎(搞不好会被封印哦),模式和《述异记》所载类似。在同一个神话小体系中,演绎或有小别但文化一样。


②蛇化蛟背后的神话体系

1)首先蛇化蛟有物种限制

水虺五百年化为蛟丨述异记

贶水出……注于汉,其中多蛟丨山海经

据古籍,水虺为水蛇;蛟乃水中物;龙乃水族神物。因此,神话里的蛟是由水蛇所化。于是有了水族演变链条☞ 蛇→蛟→龙。

《西游记》中的蛇精是盘踞在七绝山的红鳞大蟒白素贞生在峨眉山,又到青城山修炼。它们都不是水蛇,自然无法化蛟。


2)完善图腾文化链条

蛟又称蛟龙、地隐,习惯上划归龙族,但并不是真龙,兼有龙和蛇的物性。

我们看看蛟的模样:

(蛟)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顶有白瘿,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四足龙属,其状鱼身而蛇尾……

——郭璞注《山海经》

据晋代郭璞释义,蛟形如巨蛇,尾渐秃,但腹生四脚,头顶冠状物,大蛟可吞人。

据其他古籍,蛟潜于江河、湖泊、深潭或洞穴,尽管有兴水作浪的本事,但通常被认为“水族自然生物之首“,不具备龙的神性。


小结:

蛟非自然物,是蛇和龙之间的过渡,物性介于动物和神物之间,后来蛟又融合了蛇、龙、鳄、鱼等多个物种特征。

蛇和龙均为华夏古老图腾。蛇和龙的形象、文化都有相似性,但物种差距巨大。蛟文化的诞生,完美地弥补了蛇到龙过程中的文化缺失,也丰富了蛇和龙的衍生文化。蛇→蛟→龙,形成完整的神话体系,这条链条自然不突兀。这就是蛟文化存在的意义。蛇化蛟,是龙蛇文化的补充。


2.蛇化人形的传说

青城山下白素贞,七绝山上红鳞蟒,鲁迅笔下美女蛇,这些明显不是水蛇。首先这和蛇化蛟的传说不矛盾,也不是一个文化系统。


①蛇精化人的故事

先看一则大唐蛇妖的故事:

(白衣女言)“郎君傥不弃。则愿侍左右矣。“……李已渐觉恍惚,谓妻曰“吾不起矣。“(李妻)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但见枯槐树中,有大蛇蟠屈之迹。

——唐代·博异志·李黄

故事说李黄游玩长安,偶遇一绝色白衣女(孀居),并同榻三日。李归,身有腥臊之气,接着头眩体沉,便裹被躺下。李妻惊见被中正一点点变得虚空,揭开被子,发现丈夫的身体已化水,只剩外面的脑袋。阿门。

家人赶到白衣女住宅,发现空宅无人。邻人说,槐下常见大白蛇出没。


蛇化人形的故事,这篇或是可考的最早记录。后来《太平广记》收录了《李黄》,从此蛇化人形的传说便多了起来。

最有名的要属《白蛇传》。先是民间演绎,后被冯梦龙正式收录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清朝又改编为《雷峰塔传奇》。后又经多次改编,最后由方成培定版,乾隆御览,加入了“断桥“和“祭塔“环节。

我们发现,无论白蛇传或西游记蛇精,又或民间传说,蛇精背后都有道教的影子。


②道教文化里的蛇精

道家有五术,其首为“山(仙)术“,通过特殊手段,借助自然能量,不断修炼以提升“肉体“和“精神“,达到“盗天地夺造化“之境界。于人就是得道,于物就是成精。

山术所谓特殊手段,包括食饵和药材,目的是协助修炼。西游记的蛇精需饮血,这就是食饵;白素贞偷丹药,这就是药材。

山术所谓自然能量,聚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物种在机缘下可成精成怪,并继续修炼,修炼之法就是道家中的“山术“。凡精怪妖一类也都归道教管辖。


小结:

可蛇精大抵都会干龌龊事,比如抓童男童女、勾引男子等(正面形象的白素贞只能偷丹了),因为蛇精要采阴补精,补充能量以修炼。这就是精怪之道,属于道教山术。

道教文化根植民间,加上人类对蛇的恐惧,就有了蛇化人形的民间传说。很现实的一点: 蛇精化人可演绎出无限个故事;蛇化蛟演绎空间太单一,也不够接地气。

你看,化蛟的蛇和幻化人形的蛇,物种有水陆之别,而后者属于道教神话体系。


小编陈词

蛇化蛟,属于华夏神话和图腾文化,它弥补了蛇文化到龙文化中的缺失环节,毕竟俗称“小龙“的蛇和龙相差甚远,蛇→蛟→龙,这个过渡链条看起来完美又自然。该链条上的物种都是水中物,故蛟乃水蛇所化。

蛇化人,归为道教文化和民间传说,蛇精修炼之法属于道家山术,精怪一类也归道教管辖。蛇精故事的演绎空间很大,非常迎合市井文化口味,所以蛇精故事多见民间传说。


蛟的文化平台不够亲民,故事缺乏演绎空间,也远离民间。人类和陆蛇的生活区交叠,民间就是蛇类故事的大舞台,人们自然热衷于接地气的蛇精故事,演绎内容更丰富精彩,也更有警示意义。当然美女蛇也确实诱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为啥龙族的地位这么低他们不是天生神族吗为啥是妖族

国人从古到今唯一的信仰就是祖先,祖先们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曾经引领着这个世界前进,长久的占据着世界之巅的他们傲世天下。

但那无比黑暗的几百年,却将我们从天朝众打落至支那人,而那些年被打落的不仅仅有我们曾经的骄傲,还有我们的自尊、自信以及对祖先的信仰,以至于现在的复兴之路,走得无比的步履维艰。

龙族在一般的神话传说中地位并不是非常高,而且《哪吒之魔童降世》发生在商朝时期,当时的图腾还是玄鸟,龙的地位就在食材和坐骑。
在传说中的夏朝时期,有个叫刘缧的,负责给夏帝孔甲养龙,但是后面养死了一头,就偷偷做成肉羹献给孔甲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