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唾手而得的汉中,为什么曹操似乎采取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放弃策略?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对于唾手而得的汉中,为什么曹操似乎采取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放弃策略

汉中并非唾手可得,但的确是个鸡肋,最要命的应当是曹操内部出现了问题。

首先,刘备对于汉中那是势在必得,但对于曹操来说,却是可有可无,无伤大碍。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投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汉中乃益州门户,此时,刘备正率领五万精锐在荆州与孙权叫板。一看局势危机,立马跟孙权湘水划界,主动把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归还孙权,急急忙忙赶回成都,组织了对曹操的汉中之战。

已经丢掉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如果不能攻占汉中,刘备只能龟缩在益州,恐怕将来就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啦。而且,曹操随时可能发动对益州的征伐,刘备就非常被动。

因此,即便是到了“男兵女运”的地步,刘备依然对抗到底,丝毫没有妥协、示弱的迹象。

反观曹操,即便得到了汉中,急切之下很难进攻益州。如果重兵把守,牵涉太多的兵力,东吴方向就很可能顶不住孙权的进攻。曹操尽管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势力。

如果没有足够的势力驻守,很可能会再次出现夏侯渊被斩杀,汉中丢失的局面。因为刘备坐镇益州,经过休整之后一定会卷土重来。

刘备是势在必得,曹操视作鸡肋,厉害程度不同,曹操主动放弃,也就顺理成章。

其次,曹操的身体状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曹操与华佗那档子事就不必细说啦,曹操头风病是痼疾,华佗都没给他治好,不管江湖传言如何,的确是无人能治好他的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从汉中撤军,次年正月就病逝啦。

由此可以预测,在汉中前线,曹操的身体状况很可能就出现了问题。

刚刚撤军两个月左右,关羽就在襄樊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威震华夏。驻守樊城的曹仁已经顶不住啦,曹操准备亲自带兵前往。

曹操征询群臣的意见,都以为曹操不赶紧去恐怕曹仁必败无疑,只有桓阶认为曹仁会死守,而且徐晃可以战胜关羽。

曹操听从了桓阶的建议,派遣徐晃率大军前往。

依照曹操每逢大战都会亲自带队的传统,何况对手又是万人敌的关羽,曹操坐镇后方实属罕见。

特别是一向深得曹操信任的于禁,居然带领三万大军投降了关羽,这更加令曹操绝望。

于禁靠不住,难道关羽的老乡徐晃就靠得住吗?

曹操之所以每次大战都会亲自带队,恐怕也不仅仅是不放心将领们的能力,而是忧虑他们的忠诚度。

劲敌当前,曹操犹豫不决,也很可能是身体状况承受不了。

如果曹操病死在前线,整个曹魏集团就会出现混乱,分崩离析也是可能的。

第三,后院不稳,也是曹操撤军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就在曹操亲率大军赶往汉中,坐镇长安指挥汉中战局的时刻,边塞硝烟再起,乌桓、鲜卑联合叛乱。

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最终大破乌桓、鲜卑联军。

虽然解除了后患,但曹操并不敢掉以轻心。

孙吴方面,虽然曹操在张鲁投降取得汉中之后,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再次南征,在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求降,得到曹操同意,并许诺重新结为姻亲。

但孙权一向的套路就是打不赢就求和,缓口气瞅准机会就再来讨便宜。

曹操也会顾及在汉中与刘备纠缠过久,孙权会在背后弄事。两面开战,曹操恐怕招架不住。

第四,最关键一点,曹操自知来日无多,是到了该为曹丕接班扫清障碍的时候啦。

曹操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致使大臣分班站队,曹植的老师杨修因鸡肋事件被杀,根本原因还是他支持曹植以不正当手段谋夺太子之位。

但支持曹植的并非杨修一人,像荀彧长子荀恽、丁廙兄弟,都属于曹植党一派,在将领中曹洪、于禁等人要么跟曹植走得太近,要么与曹丕关系不融洽。这些问题对于曹丕稳固曹操开创的基业,都是不安定的因素。

汉中之战时,曹操已经六十五岁,在汉末时期,也算是高龄群体。

曹操深感自己身体出现状况,清洗曹魏集团反对曹丕的势力,为曹丕上位接班已是当务之急。

因此,汉中之战,刘备是势在必得,但曹操却有如此多的事情缠身。曹操视为鸡肋,主动撤军,应该是明智之举。

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汉中富户做了什么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中记载:“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意思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无可奈何。

那么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说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汉中的地理位置、战略意义以及当时的大环境局势来分析。

汉中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汉中,是夹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中的一块狭窄的缓冲地,山脉纵横,北边是关中平原南边的秦岭山脉,南边是四川北面的大巴山脉,是连接南北的重要地区。到了三国时期,汉中更是曹魏和吴蜀之间的一道地域分界线,是来往的必经之路。汉中四通八达,沟通南北,独特的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让汉中这个人口、耕地等并不突出的地方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对于蜀汉更为重要。

汉中不论是对于称霸北方的曹魏还是盘踞西南的蜀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经历赤壁之战后,蜀汉占据了荆州大片土地,整个蜀汉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巅峰期。此时已经占据益州的蜀汉是名符其实的西南霸主,就是因为这样,汉中对于蜀汉的意义更加重要。汉中处于当时蜀汉的家门口位置,是进出的重要交通通道。如果汉中不能被牢牢抓在自己手中,那么蜀汉将处处遭到遏制。况且汉中也是日后蜀汉北伐中原的唯一通道。因此,蜀汉必然是要尽全力拿下汉中的。

稳定后方是当时曹魏第一要务。

当然,汉中对于曹魏自然也是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可以有效抑制蜀汉的重要通道。曹操之所以最后放弃汉中也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赤壁之战的失败对于曹魏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损失。就当时的局势而言,曹操的主要重心、精力自然是要稳定后方,保证国内稳定才是第一位。虽然汉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但对当时的曹操来说,不是非占不可的。相反的,蜀汉对于汉中乃是必争之地,耗费太多的精力和兵力在争夺汉中上并不符合曹魏当时的利益。

换句话说,当时的局势下,汉中对于刘备来说极为重要,而相较之下对于曹操就有些鸡肋了。但作为对手,曹操自然也是不太甘心就让刘备拿下汉中的,这也是曹操感慨的原因。

我是月关略萌,以上是我的原创回答。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和关注,感谢!

为什么说一人吃饭食之无味

因为吃饭吃饭,吃的就是一个氛围,一个人吃饭的话就是吃鲍鱼鱼翅也感觉不出来饭菜可口,但是,一家人或者和朋友吃饭的话,就是吃糠咽菜也觉得是一顿大餐,吃饭讲究的是一个氛围,没有了氛围,也就索然无味了。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敢问大家吃到鸡肋都是怎么处理的

鸡肋骨也叫鸡架骨,是完全把鸡肉剃干净,只剩下一幅鸡的骨头,食之确实无味,但用来煲汤或做高汤汁配菜,却是非常不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