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谦恭未篡时(你认为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人是谁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你认为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人是谁

远啰无见识考证,记忆中的近代文化大革命……如伤痕巜文革》中造反有理打砸烧抄,被缅怀的帽棍鞋最无畏可敬可爱的人。

什么人可以让相由心生失效有哪些特点

让相由心生失効,這心理学学科,讲究是心理培训,通过心理培训后,通过测试能达到预期效果,即可做到!但建议不要做这种表里不一事,非奸即盗的事,如果确实须要的话去找正当培训机构!是专门培养特殊人才基地!谢谢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大忠似奸的人

人性复杂,确实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忠与奸来区分一个个体的人。

尤其在政治场上,政治决斗场是人类最复杂的竞技场,没有之一。

在政治场角逐,有时候就需要藏起锋芒,隐去目的,与光同尘,保住有用之身,不在乎名誉,不在乎得失,做得一分是一分。

白居易有一首诗说: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好诗!

周公姬旦就是“大忠似奸”的代表人物,而王莽就是“大奸似忠”的翘楚。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

周公摄政长达六年,在这六年里,他对成王可一点也不尊重,独断专行,军政财政行政一把抓之外,还常常教训成王“须知稼穑之艰难”,逼着成王下去田地里视察,给他一堆学习任务。

看起来就是欺负人。

然而,后来他还政成王,证明了他是大忠。

王莽的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

周公之后,葭明通认为最能体现“大忠似奸”的就是五代十国的冯道了。

“十帝元老冯道”。

冯道比周公还不容易。因为周公所处的环境是和平环境 ,他手中握有大权,做起事来,不会受委屈。

而冯道身处五代十国的乱世,手里面既无兵也无财,全仗着一腔为国为民的情操支撑他做事情。

冯道先是辅佐幽州节度使刘守光。

官不大,做的是私人秘书(掾属)。

刘守光这个家伙年轻时候与他的庶母通奸被父亲打出家门,可见这个家伙的廉耻度底线有多低了。

可是五代十国是群魔乱舞的时代,正是刘守光这种人的天下,他后来建立了“大燕帝国”,自称大燕皇帝,史学家称其为“桀燕”。

刘守光昏庸愚昧,骄奢残暴,如果按照孔子的教导“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冯道完全可以,他也有能力逃跑的。

但是,冯道没有逃跑,反而留在刘守光身边,日日劝他多行善事,莫要那么残暴,少打仗(私人秘书嘛,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一次,刘守光决定去征讨李存勖的定州,冯道劝他勿兴刀兵,百姓承受不住了,你不一定能胜利。

刘守光很干脆,命人把他关进了监狱。

刘守光兵败后,冯道还是不记打,跑去了太原辅佐李存勖。

李存勖也是个混世魔王,沉湎酒色,重用戏子伶人和宦官,横征暴敛,吝啬财宝。

不过这一次冯道学聪明了,不再犯言直谏,而是采取了迂回劝说的策略,并且开始逢迎,逢迎的还是一个太监张承业,为的是好做大官,因为官大越大,权越大,权大就可以多救人,多做好事。

张承业和李存勖的关系好比萧何和刘邦,李存勖对张承业可谓言听计从。

不久冯道就做上了副宰相。

这官是够大了。

而这一年冯道才37岁。

会逢迎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冯道是个好人。

宰相好人冯道接下来做的事,熟悉历史的人大概率会把他当成王莽。真的实在太假,太做作了,太像奸诈的样子了。

冯道以副宰相之尊,跟着军队出门打仗,他睡在马吃的草料上,工资全部请了士兵吃肉喝酒,有人把抢来的 美女送给他,他把美女安置下来,然后寻找她们的家人,让人家一家团聚。

他回老家探亲,半夜偷偷爬起来去给乡亲收庄稼。

美女和请士兵吃饭以及偶尔一次替人收庄稼,还可以理解 ,虽然有点装,谁不在装呢?

但是一定要睡在草料上,确实装得太大了。没有受益人嘛!

王莽,一定是王莽 ,所谋图大。

他的谋略成功了,李存勖死后,皇帝换了李嗣源,冯道的官职去掉了“副”字,坐上了宰相。

这里需要说明,冯道绝对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因为五代十国的皇帝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职业。宰相算是冯道所追求的职业天花板了。

他到了天花板顶层。

那么,按照逢迎小人的套路,冯道是不是就开始强取豪夺,穷奢极欲,耀武扬威,四处报复以前得罪过他的人呢?

他没有!

以及欺瞒皇帝去做横行霸道的权臣奸臣呢?

他也没有!

有一年,老天待百姓很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李嗣源作为皇帝很高兴,他问冯道:如今天下丰收,老百姓日子都不错吧?

一般人的套路,就算这个人不是奸臣,也一定会回答老百姓日子好的,毕竟,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确实会好一点。

这个时候,做大臣的完全可以不用闷着良心说瞎话,实话实说就可以拍领导马屁了。

但是冯道没有。

五代十国的皇帝们几乎都是大老粗,既不懂治国,也不懂悯民,更不懂经济,还不懂农事,他们只会打仗。

说白了,五代十国的皇帝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土匪强盗。

这些人,需要让他们懂些大道理,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但是也不能惹他们生气,生气就会乱杀人,把天下搞得更乱,老百姓也就更苦。

所以冯道这一次没有拍马屁,他回答说:“老百姓什么时候也不会有好日子的,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这是常理。有一首诗专门讲了这个道理,陛下我背给您听听?”

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如此表现,真不能说他是王莽了。

王莽从来是把自己的名誉往好处塑造,冯道却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和操行,为了拍皇帝马屁,甚至谤佛。

但其实是为了救老百姓。

947年,契丹耶律德光打进汴梁,冯道投降,去见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拿腔作调,以一个胜利了的侵略者身份故意问冯道:“天下百姓,如何可救?”

这是一句反话,你他x就是来抢美女抢财宝的,屠刀都已经举起了,你还问屠刀下的人怎么不会自救!你不应该放下屠刀吗?不厚道,无耻至极。

这时候,如果是一个个体人,满可以宁死不屈,满可以大骂回答“要杀就杀,要刮就刮,你个xxx,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然后英雄就义,不失为一位大英雄。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败军之将宁死不降,后人把他们视为了英雄,比如文天祥,比如陆秀夫,比如三国庞德。

可是,冯道投降了,投降的还是契丹人。

冯道为什么投降呢?

因为冯道的前一任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犯不上为他守臣道。

冯道是为了救中原百姓而投降。

冯道当即对耶律德光说道:“此时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这马屁拍的!耶律德光很受用,随之放下了正要大开杀戒的屠刀,未及三月,契丹退兵回去了草原。

可是冯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