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养性静心短句(什么是行走世间、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
发布时间: 2023-07-17

什么是行走世间、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 

对于什么是行走世间,为人处事的基本修养?在我看来,能做到以下两个方面足矣。

1,世事洞明皆学问。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客观的,辩证的认识事务,分析事务,处理事务。那将是;正确的解决矛盾,没有弯路,一顺百顺。

2,人情练达即文章。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人之常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没有矛盾,没有了争执,没有了自私,那将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其乐融融,美好的人间。

综上。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处理事务。都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那就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修养。大家说对不对哟?

怎样修心养性

修心养性,是自身灵魂的升华,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浮躁的世界中,我们都有着一颗出尘之心,欲心性高雅,平和。

修心需认识自我,在不断加深对自身的认知中,改进自我,提升心境。修心及是修己,明悟善恶美丑。若识得自我,自然能明辨是非,看得清黑白对错,容万物于我心,渡苦海,花开彼岸。

养性在于克制,急时需忍,怒时亦需忍。忍有三境。

第一境为生忍,是其为了生存,我必须忍受各种委屈和侮辱!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就是典型代表;

第二境为法忍,是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我见,能自制,能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第三境为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个平等美好的世界,我能随处随缘的觉悟到无生之理。所以忍就是能认清世出世间的真相,而施以因应之道,是一种无上的智慧。

怎么净心,静心

以前我一直以为做到静心就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最高境界,但是现在我却并不这样认为。静心,是让一颗心安静下来,不受尘世的纷扰,打破内心的沉静,做真正的身心控制者。很多人往往一颗心不能够安静,致使脾性浮燥,在倾听他人进言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心情跟着飘浮或激荡。铸成不必要的错误。

现在我发现,修养身心不仅仅是“静心”更要做到“净心”。静心是自我的思想不受外界干扰,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用自己的思想去对事物进行分析及思考,没有掺杂外界带来的任何杂念。而“净心”却是洗涤内心的脏污,换回纯洁。

要做到“静心”很不容易,要做到“净心”更不容易。

我们的心灵及思想难道就真正的纯洁吗?就算是纯洁,谁又敢说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在经历了岁月及事物的磨练后,我们的思想或心灵不会改变呢?如果真是一层不变,那么我们就谈不上成长或成熟。

然而在这段成长的路上,我们的思想接受了很多好的或不好的信息,这种信息支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显现出文雅,或粗鲁。不同的成长阶段,就会接受不同深度的思想。有崇高、有卑劣。人性是两面的,社会对这两面的人性更是兼容的。为了生活我们需要伪装,但我们要合理的利用这层伪装,尽量把它用于自保、防犯,而不是虚假、欺骗。

所以在现实社会的浸泡下,我们的心灵及思想是不完全“干净、纯洁”的,当然,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神,我们无法有真正高尚的思想及纯洁的心灵。但是,我们要做一个好人,有善心,有善行、有善意的好人。所以我们需要“净心”常常洗涤自己的心灵,清除心灵的杂念及恶念。因为一些个人原本存在的一些杂念,或由外界获取的一些杂念信息,就会导致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出现“变形”现象。及处理事物时就会不公平不公正。导致我们无法分辩世物的真善美。

所以我们要给自己一个“净心”的时间,来清除和废弃掉有损害我们生活的思想和杂念。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