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的历史名人有没有有谁?《造王者》中的余靖和董昭为什么会反
发布时间: 2023-07-06

余氏的历史名人有没有有谁

1、余镐

余镐(生卒不详),字周京,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进士及第。除校书郎。黄巢乱后回归故里莆田黄石隐居。

2、余靖

余靖(1000~1064年),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出任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跟随名将狄青打败侬智高。

3、余深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

4、余天锡

余天锡(1180-1241),字淳父(或作纯父),号畏斋。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南宋官员,官至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对拥立宋理宗赵昀起到了重要作用。

5、余有丁

余有丁(1526~1584)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人。万历元年(1573)以右庶子领南翰林,次年为国子祭酒,颇多建树,谥文敏。告病辞官回乡后,于东湖一古洞外构筑亭榭,门外种五棵柳树,名“五柳庄”,林园之美,盛极一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天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有丁

《造王者》中的余靖和董昭为什么会反目

造王之路分歧董昭密谋铲除余靖  余靖重入官场,不忘继续寻找弟妹,却与漕帮帮主照麟重遇,方知红缨是照麟女儿,更发现红缨竟是自己亲妹。而贵诚亦因缘巧合下再遇红缨,对她一见钟情。余靖不愿贵诚与民间女子拉上关系,只好棒打鸳鸯。岂料红缨、贵诚已私订终身并且珠胎暗结,董昭得知却后另有打算……   为了成功推贵诚坐上王位,董昭设圈套令次山谋朝造反,终于成功除去次山和慧妃,将贵和眨为庶民,贵诚重夺太子之位,更借皇上病重,董昭独自把持朝政,一时权倾朝野。余靖知董昭不择手段,即极力劝阻贵诚跟随。董昭见贵诚对余靖甚为信任,认定余靖是自己「造王之路」的最大障碍,暗中密谋铲除余靖……   及后董昭得悉太监常喜真正身份乃是余靖之弟余清(邓健泓饰),竟利用常喜,陷害余靖,更挟持贵诚,成为王上之王。余靖为振朝纲,不惜破斧沉舟,与董昭展开一幕幕惊心动魄,生死相搏的宫廷斗争…

曲江余靖是客家人吗

在韶关市区建国路南侧有一条近千年历史的古老街巷——余相巷。顾名思义,余相巷就是后人为纪念余靖命名的。余靖丞相就出生在这里。这里与唐相——张九龄出生的保安里只隔一条街巷,所以,他俩不但是同乡,还是左邻右舍的“街坊”哩。张九龄被称为“岭南第一人”,而余靖被称为“岭南第二人”,不但同样是朝廷重官,而且品德、学问都一样被世人称着。张九龄是岭南第一大诗人,余靖诗文在宋代也相当有地位、有影响,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被尊为宋朝四大贤人。在同一条街里出了岭南头二号伟人,确实是韶关人的光荣和自豪。余相巷内有一座颇具规模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那就是宋朝名臣余靖的纪念馆。这是1999年为纪念余靖诞辰1000周年而重建的。 余靖,公元1000年生于韶州府城,二十四岁一举高中进士,初授官为赣县尉,很快又升为新建(江西南昌县)知县。三十四岁入朝延做官任秘书丞。四十三岁升为右正言(谏官),后又出使辽国,使当时宋、辽西夏 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为巩固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余靖是岭南继张九龄后又一显赫的朝延重官,他与张九龄一样刚正不阿,廉洁自重。其自号武溪,武溪是家乡的一条小河,表达了对前人唐相张九龄号曲江的谦虚和尊敬,曲江是韶关的一条大河。他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被尊为宋朝“四贤”,与欧阳修、王素、蔡襄被称为“四谏”,后来官至工部尚书,公元1065年病逝于江宁(今南京),追赠刑部尚书。入广东省广州“八贤堂”,为八贤之一。著有《武溪集》及《海潮图》,说明潮汐从月之理,为我学者研究天文地理道德文章早之先河。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