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勉为其难帮助别人,有时候反而使自己的事耽误了,怎样拒绝?大明王朝中胡宗宪请辞被拒后,嘉靖帝为什么说大家都勉为其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经常勉为其难帮助别人,有时候反而使自己的事耽误了,怎样拒绝

我是直接的人,我会直接告诉对方,正在忙,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等我忙了再帮你,如果你等不及,你就自己弄吧。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拒绝的,要学会拒绝别人,你就是不方便,不要因为别人把自己的事情给耽搁了,造成自己的不便。如果对方是你的朋友,我相信他会很理解你,如果说你每次都不拒绝别人,别人就会就会以为你平时都很闲,别人一下次还会找你,不会理解你,不认可你。

大明王朝中胡宗宪请辞被拒后,嘉靖帝为什么说大家都勉为其难

我来回答:

这是胡宗宪第一次进京时发生的事情,当时嘉靖帝并没有追究胡宗宪隐瞒毁堤淹田事件的罪状,只是撤掉了胡宗宪的浙江巡抚职务,仍让他当浙直总督。

安排好一切后,他仍然要推行改稻为桑政策,而且还得顾及民情,最后对大家说了句“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这句话什么意思?

一、

胡宗宪这次进京,并没有解决嘉靖帝的问题,来的结果,跟没来的结果基本一致。唯一的改变就是改稻为桑政策执行不再是胡宗宪主推,而换成了小阁老严世藩的忠诚下属郑泌昌和何茂才来推行。另外小阁老严世藩还举荐了一个监督他们两个人执行改稻为桑政策的高翰文……

同时裕王这边又推荐了王用汲和海瑞,至此,浙江的形势变得复杂起来。

这个结果,也是嘉靖帝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也是他多年来的执政方针,那就是平衡之术。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分析他说过的这句话:

“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

大家都难的根源在于什么呢?

就在于国库没钱,国库没钱就要求大家让国库能有钱,要想有钱,无外乎两个方法:

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节流,对于嘉靖帝来讲,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他太奢侈了,什么东西都要精致,比如那玉杵,那银碳,那松木盆,大夏天的冰块……大的项目在于修道舍上,还要养着一群道士,因此把太医李时珍都给气得辞职了。

其他地方要节流就更难了,第一次御前财政会议的争论都有,这里不详细阐述,总之节流这条路走不通!

那么只剩下开源了,为了开源,这才想出了一招改稻为桑策略,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除了改稻为桑,难道就没有别的招了吗?

二、

我们学历史的都知道,宋朝的经济是相当发达的,虽然占的土地并不多,但是税收一点都不少。尤其是商业这里收的税,明朝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商业税一年只有:

“弘治时,商税课钞,共四千六百一十八万九千贯。”

其实那时候货币贬值厉害:

“每钞一贯折收银三厘,是四千六百余万贯以银计之,不过一十三万八千五百四十两有奇耳。”

这样一算,全年商业税收只有不到十三万两,全部税收加起来不到宋朝稳定时期的八分之一。

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明朝的商业税比较低,虽然后来多次提到要提高赋税,结果众臣都以祖宗之法不能变为由拒绝。

虽然很多大明官员打着不让人民增加赋税的口号,其实几乎每一名官员的亲属都在经商,老爹在上面两袖清风,名垂青史,儿子在下面大捞特捞,发横财。

商业税低也就罢了,农业税总能多收点吧?

其实不然,看一组数据就能看出问题所在:

“朱元璋的1393年,田赋收入3227万石,到明朝末年的万历十五年,田赋收入2663万石。”

难道土地变少了?

三、

其实土地并没有变少,而是纳税的土地变少了,还记得杨角风谈《雍正王朝》中提到雍正帝推行的新政吗?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而明朝执行的就是士绅不一体当差,不一体纳粮!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包括《大明王朝1566》中一条暗线,就是土地兼并与反土地兼并的斗争。

可以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把自己的大明命运定死了,因为他的读书人不纳税、官宦之家不纳税、皇亲贵胄不纳税、商人也很少纳税……

导致的后果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越来越少,他们生活不下去了,就只能卖掉土地,土地呢,又卖给了官宦或者皇亲贵胄,这样就导致纳税的土地越来越少,最终税收也越来越少。

比如朱元璋留下的皇子皇孙们,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可以生孩子啊,生了孩子国家给养,所以可着劲的生,最终导致国家负担越来越重,终于激起了民变。

为什么后来的崇祯皇帝不止一次的向大臣和皇亲国戚们借钱打仗,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有钱啊!

扯得有点远了,嘉靖帝这里,这个危机就开始展现了,后来的张居正新政,也提升了一点财政收入,但是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后来的天启年间也就是明熹宗当政之后,为什么重用魏忠贤?

就在于魏忠贤向各个铁矿,铜矿,盐矿派太监监督收税,用内府的银子支撑整个对建州的战事。当然,杨角风没有给他平反的意思,只是说在那个阶段,那个时刻,他的这种方法是延续了大明的寿命。

只是,后来的崇祯帝没有体会老哥临终前的深意,执意杀掉了魏忠贤,并召回了所有太监。这样造成的结局就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以茶税为例,本来之前能收20万两茶税,结果杀掉魏忠贤的当年只收了几千两。

四、

回到剧情:

嘉靖帝也要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所以才会默许毁堤淹田事件的发生,不是他不在意民心,而是他不想放弃自己的私欲。

这就是他难的地方,如果他能缩减自己的开支,不再纵容严党的捞钱行为,或许就能从节流上做出一番成绩,可是他自己都说了:

“国库没有银子,让严世藩他们弄去,一两银子,十二钱归国库,四钱归他们,朕认了,十钱归国库,六钱归他们,朕也认了,要是他们还想再多捞……”

说到底,嘉靖帝跟严嵩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嘉靖帝给他们提供便利,甚至庇护,他们可着劲的捞钱,然后几个人一起分钱。

只是这一次,蹦出来一个裕王势力,这股清流不让严世藩他们捞钱,就等于挡了所有人的财路,而且还不露马脚,嘉靖帝也没办法。而这股清流又不能明目张胆的阻拦他们捞钱,毕竟还有个嘉靖帝在,故做起事情来也非常难。

由于有了这股势力的阻碍,严世藩他们捞起钱来,也难。

同时,被捞的老百姓,也是万般阻拦,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饿不饿肚子,能不能活下去的大事,他们自然也拼命阻拦,所以他们也难。

而胡宗宪,既不想阻碍严嵩他们捞钱,又不想得罪裕王他们,还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还得让嘉靖帝下得了台,他更难!

这就是嘉靖帝说的大家都勉为其难的真正原因,你看懂了吗?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里的名言,体现了孔子主张的忠恕之道。孔子是洞察人性的,他希望人们有包容心,有利他心,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他人。

我觉得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推己及人,与人为善,设身处地。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不要将自己所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应该是这样,一个国家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也应该是这样,不可霸道蛮横,倚强凌弱。而现实恰恰相反,尤其国际现实,某西方霸权国家,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慑欺凌,颠覆煽动,罄竹难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金玉良言,不会过时。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