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名声显赫,风光一世,死后惨遭灭族之
发布时间: 2023-07-17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先后担任过齐国、魏国、秦国三大强国的相国,终因膀弯伸不直或江湖水太深,心灰意冷,退出江湖,回到自己齐国的封地薛邑。这个薜邑的唯一大地主,关起门来,当自己的“薜国”、国中之国的主儿,宣称与齐国划清界限,中立于东周列国。这个很有故事的人,如“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等成语都与他有关,拥有门客三千,风光无限之人死后,却惨遭灭族之灾,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孟尝君,本名田文,是战国中期齐威王的孙子,靖郭君田婴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的侄儿,齐闵王田地的堂兄弟。因袭其父的爵位于薜,又称薜公。孟尝君依据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薜邑广招各国人才,不仅是文武方面的人才,凡是三教九流的奇才均可以,热烈欢迎,坐下吃饭都是客。这当中自然有混饭吃的人,孟尝君也不驱逐,依然管吃管喝,一时间聚得门客数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各诸侯国,这种舍得花钱广收天下有才之人的做法,使得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并饮誉诸侯之间。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孟尝君为使者到秦国访问,到了秦国。秦昭王爱惜人才并久仰他的大名,立即任命孟尝君为秦国宰相。但群臣中有人劝说秦王道:“田文的确贤能,可他又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我们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秦昭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并把他软禁起来。因为这样的能人不能为我所用,他人用了就是威胁,秦昭王计划找个理由杀掉孟尝君。

孟尝君的门客登场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孟尝君的门客打听到昭王的宠妾能解救主人,但宠妾提出的条件是想得到一件白狐裘,同和孟尝君来时送给秦昭王的那件衣服一样,以便自己同夫君组成情侣套装,向国人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崇高的地位。孟尝君听了,犯难了起来,穷尽天下白狐裘,方才凑齐了昭王的那一件,这怎么办呢!这时一门客出来说:“这事儿我能搞定。”孟尝君问他是不是有了什么好计划,那门客说:“您是地上的君子,我是梁上的君子。我工作为了隐藏,得模仿狗叫,所以我的江湖诨号是狗盗。”

在当天深夜,门客潜入宫廷库房,在以狗叫方式同库房看守的狗进行了对唱,完美得手,取得了那件白狐裘。天亮后,白狐裘经人快速传递到秦昭王宠妾手上。宠妾也不负孟尝君,太阳刚偏西,她就将昭王勾搭到宫里,在风情万种中吹了一阵耳边风,孟尝君的软禁令便被解除了。孟尝君连夜收拾东西整队出发,几个时辰之后,就到了函谷关。由于他们到得太早,开关的时间还没到。开关的时间是以见到太阳,或者是公鸡打鸣的时候为准,打开关门。这时,又一门客说:“不急,这城门我来开,我能学鸡叫。”门客来到关前,捏着嗓子,一通叫唤。他一叫,引得函谷关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孟尝君刚出得函谷关,身后的追兵就赶到了。原来,秦昭王从美人怀里醒来后,觉得自己做错了,立马命人追杀孟尝君。这就是“鸡鸣狗盗”典故的出处。(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