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诗人戴望舒?在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中,诗人从哪些角度回忆了家乡迷人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诗人戴望舒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有“京派”与“海派”之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大城市作家群体称“京派”,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萧乾、林徽音、靳以、凌淑华等;而以上海为中心南方都市创作群体称“海派”,代表作家诗人有戴望舒、周瘦鹃、施蛰存、苏青、张爱玲等。

无疑,作为海派代表,戴望舒在文坛的影响可见一斑。1928年8月,戴望舒在《小说月报》发表了《雨巷》、《残花的泪》、《静夜》、《自家伤感》、《夕阳下》、《Fragments》等六首诗歌,尤其是《雨巷》的发表,反响极大,戴望舒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雅号,驰名文坛,特别是那些诗歌爱好者和青年学生,更是痴迷,疯狂热爱,一时洛阳纸贵。

《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那凄婉的愁绪,那优美的韵律,直叫人赞叹不已。其实,不单《雨巷》,下面这两首也是上乘之作。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我的恋人》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

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

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

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她有黑色的大眼睛,

那不敢凝看我的黑色的大眼睛

——不是不敢,那是因为她是羞涩的……

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戴望舒佩服得五体投地,曾经深情地对戴望舒进行评价说:“在中国新诗史上。崛起于三十年代的戴望舒,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诗的残芬,不但领航当时象征派的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

余光中先生对戴望舒敬其人而服其诗,他的诗歌风格也深受“雨巷”诗风的影响,俨然以戴望舒的继承发扬者出现在诗坛,闻名海峡两岸。

戴望舒是杭州人,从小喜爱文学,尤其喜欢“鸳鸯蝴蝶派”小说,以小说步入文坛,曾学习法文,深受法国象征派诗歌影响,后来便有了闻名千古的《雨巷》。

在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中,诗人从哪些角度回忆了家乡迷人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戴望舒小诗《偶成》的主题是什么

爱诗的人都知道戴望舒的诗歌代表作《雨巷》一诗,那确实是一首灵光四溢的杰作,戴望舒也以《雨巷》一诗名震诗坛,并在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自己的一页。戴望舒还有一首小诗《偶成》,也很受人喜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我们注意诗中出现的“生命的春天”,“灿烂的微笑”,“明朗的呼唉”,诗人把这充满阳光正能量的物象统称为“好东西”,这些好东西代表什么呢?代表生命生活中的美,诗人坚信美可能暂时缺席,但不会永远消失,美有时只是暂时的缺失,“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诗人眼里的美就是他生活的信念,对美的永远追求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

戴望舒的《雨巷》象征着什么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

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定西那个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

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

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解读: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

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表现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雨巷》这首诗,写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独自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位姣好的姑娘。

因为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雨巷是寂寥的。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她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她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

她惆怅、凄清、叹息、迷茫,但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是冷漠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