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海上霸主的北洋水师为何全军覆
发布时间: 2023-07-11

究竟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众所周知,北洋水师,这支清政府建立的实力最雄厚和规模最大的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对此,历史课本的解释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为自己庆祝六十大寿,致使北洋水师经费捉襟见肘,装备无法及时更新,最终惨败给日本联合舰队。

然而,有人对此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认为北洋水师的丧生其实并不在于经费不足和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据说,北洋水师从1861年筹建到1888年成军,清政府共投入海军经费一亿两白银,年均支出占该年财政的4%-10%。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894年间共向海军拨款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年均支出相当于同期清政府对海军投入的60%。由此可见,与当时日本海军经费相比,满清王朝海军经费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展开全文

再看武器装备,北洋舰队也绝不会输给日本联合舰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铁甲舰数量比是6:1;非铁甲舰方8:9。定远好、镇远号的护甲厚14寸,经远号、来远号的护甲厚也达9.5寸。日本威力最大的“三景号”舰也缺乏北洋舰队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防护。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综合了英国“英伟勒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铁甲舰的长处设计而成,各装12英寸大炮4门,装甲厚度14寸,堪称当时亚洲最令人生畏的铁甲堡式铁甲军舰,在世界也处于领先水平。就火炮而言,无论小口径火炮,还是大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均占优势。小口径火炮方面,中日比例是209:141.就平均船速说,日舰每小时比我舰快1.44节,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得那么大。正是基于这种力量对比,清朝政府才毅然对日宣战。

“事实胜于雄辩”,北洋水师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北洋舰队变成了一个悲剧,是谁埋葬了洋水师,是日本还是中国自己?

北洋水师覆灭的关键原因在于清政府本身,封建君主制度是罪魁祸首,它亲手为北洋舰队掘墓,将其埋葬。甲午战争时,满清王朝正在走下坡路,政治腐朽,军纪败坏,国力每况愈下。虽然军队的规模不小,但是由于组织不利、训练不严、作风不良,整合力严重受损,以致最后在对战日本舰队时不堪一击,全军覆没。

究竟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在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反思些什么,改进些什么。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