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赛人有哪些特点?大家如何看待吉普赛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吉普赛人有哪些特点

1、生活方式

吉普赛人不事农桑,一般也不饲养食用牲畜,而是依靠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谋生。传统上,吉普赛人一向在城镇和乡村居民区周围,寻求与其流浪生活相适应的生计。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补锅(黑白铁匠)和充当乐师为业。妇女从事卜卦、卖药、行乞和表演等行业。

2、家庭结构

吉普赛人的典型家庭由夫妇、儿女和至少一个已婚儿子及其妻小组成。婚后,夫妇与男方父母住在一起。

3、相貌特征

长脸有点方,脸形上宽下窄,下巴有点尖,长眉毛,眼睛大而长,很明亮,占据上半脸的大部分比例,鼻梁额外长、高和直,嘴巴有点宽,表情沉着神秘有些冷漠感。

英国人称其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其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其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其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人称他们为埃弗吉特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人等等。

大家如何看待吉普赛人呢

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一生都在流浪,从这里到那里,从未知到未知,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一块土地是真正属于吉普赛人的,而吉普赛人只属于那天和地交际的地方,就像一阵风,又像一片云,神秘的出现,又神秘的消失......

吉普赛人祖居那里真的谁也说不清楚,很可能来自今天的伊朗境内,也有人说是来自印度的。如果从吉普赛人和印度人都是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习惯来说,是不是说吉普赛人来自于开挂之地更靠谱一些呢?

吉普赛人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边走边唱边走边舞的民族,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在法国被叫做波希米亚人,在俄罗斯被称作茨冈人,就像一个隐姓埋名的人一样,吉普赛人有着很多的名称,但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那颗不停的要去流浪的心才是真的。

能歌善舞是人们对吉普赛人的最大的一个印象,还记得那部墨西哥经典名片《叶塞尼亚》吗?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跳着狂野的吉卜赛舞蹈,正在用一双火辣辣的眼神盯着你,那眼睛里同样是野性的诱惑和狂热的邀请,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为之神魂颠倒呢?

总的来说,世人对吉普赛人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四海为家没有家,你是风儿我是沙。不妨踏遍红尘路,从此并肩看彩霞。

吉普赛人没有国家喝政府的观念,走到那里,那里就是一个临时的家。居无定所的生活习惯使得吉普赛人对土地没有感情,到处被歧视,被排挤,于是在一个地方站不住脚时,就只好去下一个地方去流浪。

二、四处流浪根基浅,没有房子没有田。不务正业偷和骗,街头从来是客栈。

吉普赛人大多在欧洲地区辗转流浪,不从事农业生产,靠街头歌舞和杂耍卖艺为生,妇女还经常用水晶球或者塔罗牌为人占卜算卦。有时也不免会偷点骗点,所以吉普赛人的名声一向不怎么好,到处被驱逐,嫌弃。

三、自我封闭被歧视,一路歌舞无宁日。现代社会融不进,世界弃儿玻璃心。

吉普赛人比较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绝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跟现代社会已经有点格格不入的意思。普遍大字不识的吉普赛人光靠祖传的一些生活技能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了,这样也难免会在吉普赛人之中普遍产生一些对现在社会的埋怨之意。

由于吉普赛人大多在欧洲流浪,我们接触的比较少,所以所谓的对吉普赛人的印象几乎都是欧洲人对吉普赛人的印象。很难说欧洲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地区,最明显的我例子就是当初整个欧洲对犹太人的排斥和后来的大屠杀。吉普赛人和犹太人比起来那是差的太多了,同样是没有祖国的流浪民族,但前者是一群流浪汉,后者却是一群侨居他国的学者商人。吉普赛人和欧洲人的相爱相杀,应该两方面都有原因吧,不过吉普赛人要真的结束自己流浪窘迫的生活,除了自强不息力求上进以外,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了。

吉普赛人除了中国外,几乎广布全世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历史

其实吉普赛人准确的名字应是罗姆(Romani)人,叫吉普赛(Gypsy)人就是个误会,因为肤色问题,欧洲那群逗逼把他们当成了埃及人,所以才用中古英语gypcian的缩写叫他们,而gypcian其实就是Egipcien的变音,Egipcien也就是埃及。

中国的吉普赛人

另外中国也是有吉普赛人的,只是在称谓上更接近正确发音,他们被叫做啰哩人。大约是元朝初期由西亚或者中亚迁居到甘肃一带,元朝第二个皇帝成宗铁穆耳觉得这帮流浪汉太过扰民,就下令让他们就近屯田了。

随后漫长的时间里啰哩人一直试图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但是因为族群数量太少,到明朝中期都不得不近亲结婚。成化年间的秦州知府秦纮就下令把其他地区的啰哩人都迁居到一起,暂时解决了繁衍问题。

只是华夏文明的兼容性似乎太强,最终啰哩人的女神莎拉卡丽变成了桃花娘娘,慢慢的开始和回、汉两族通婚,现在已经基本找不到了。目前据说兰州市永登县薛家湾村里还住一些后裔,但长相和姓氏都与汉族人没大区别。

流浪起点的传说

罗姆人对自己早期历史的记录几乎是一片空白,很难说清楚他们的起源,目前学界被广泛接受的是印度西北说。近代以来一直想做有声有色大国的印度也跟着瞎搅和,上蹿下跳的忽悠他们团结。

民间传说中他们流浪的起点是波斯国王巴赫拉姆五世(公元420年-438年在位)看自己国家的农民无心种地,于是向印度王商古勒要了1万个罗姆竖琴手。他给了那些竖琴手每人一头牛、一头驴和很多小麦,让这些人在波斯种地生活,并在耕种间隙给自己的子民演奏音乐,陶冶情操。

然而很印度的是一年后那些竖琴手吃了小麦和牛,压根就没去种地,一个个饿得半死。波斯大王自然气成了大肚青蛙,把这群好吃懒做的混蛋全体流放,命令他们骑着剩下的驴向西流浪,永远不准再回故乡。

欧洲诸国的驱逐

上面那个传说出自波斯史诗《莎南列王记》,虽然记载人物是真实的,但作为民间诗歌,准确性存疑。对于罗姆人比较靠谱的记载开始于爱尔兰方济会修道士西蒙·西梅尼斯(Simon Simeonis)的编年史,1323年他去耶路撒冷朝圣时遇到了他们。

面对这群长得偏黑的外乡人,西蒙修士理所当然的套用了《圣经》的故事,他认为那时被主所驱逐的该隐后裔。而此时的罗姆人也有自己的传统,刻意保持与主流社会的距离,从来也不试图建立国家,当时欧洲国家对他们的态度尚不算恶劣。

100年后的142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甚至给他们颁发了保护证,允许罗姆人在王朝领土内自由通行。可这种善待政策持续100年都不到,很快帝国就开始驱逐他们,一经发现就格杀勿论。

驱逐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比如这帮人会传染黑死病、这帮人喜欢偷窃、这帮人会巫术、这帮人是土耳其间谍、这帮人是犹太人亲戚(犹太人:喵喵?),总之各种扯淡的理由下都是不过是对二等公民的残害而已。

无奈的罗姆人只好四散去其他国家流浪,但欧洲各国很快跟进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驱逐令,1493年米兰宣布驱逐、1504年加泰罗尼亚宣布驱逐、1525年瑞典宣布驱逐、1530年英格兰宣布驱逐(驱逐令居然还叫埃及法案),罗姆人就这样成了不受欢迎的群体,走到哪被驱逐到哪。

广布世界的无奈

现在咱们可以谈谈为啥吉普赛人广布世界的问题了,很显然,客观上他们一直被不停的驱逐造成了今天的现状,如果都像华夏这种过来就扔个地方屯田,不准四处溜达,他们连西北地区都没法晃荡出去。

而被四处驱逐的客观现实又造成他们习惯了流浪生活,主观上开始不愿意安定耕种的生活,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到了近现代国家边境明确后,很多罗姆人已经开始定居,只是生活方式还维持着一些传统。

当然,因为生活习惯和教育程度的原因,即使现代对他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