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塞尔维亚会允许黑山以极微弱优势独立,也不允许科索沃绝对优势独立?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塞尔维亚会允许黑山以极微弱优势独立,也不允许科索沃绝对优势独立

科索沃其实是早早就成独立王国了,上个世纪末的战争后基本上塞尔维亚就失去对科索沃的控制了,只不过正式宣布一下独立是在08年。而黑山决定从穷困潦倒的南联盟分家投奔西方过好日子的事情是几年之后。

巴尔干地区历史和民族问题错综复杂,严格说起来黑山人和塞尔维亚人都是一个民族——塞尔维亚人,只是因为奥斯曼的统治造成了两地在风俗习惯和语言上略微有了点差异,但这个差异放在我们这里且不说不比临省大恐怕都不比隔壁市县大。但是塞尔维亚人和科索沃的多数民族阿尔巴尼亚族差异还是绝对很大。

科索沃在历史上是塞尔维亚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当南斯拉夫人迁徙到了东罗马帝国的边疆定居后,就是在这里接受了东正教发展起来自己的文字建立独立的王国。而当年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战役的失败使得他们沦亡于奥斯曼帝国几百年的统治,所以当塞尔维亚挣得独立后发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时候,光复科索沃成为了民族历史上的骄傲。即便如此土耳其统治的几百年里,这里的多数居民也是塞族。完全是战后第二南斯拉夫期间,铁托刻意压制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种种政策加上宗教信仰因素才使得科索沃的阿族占据了多数,这在塞族心中是埋下了历史的怨恨。

一边是民族的光荣,一边是民族的怨恨,这就很难让塞族接受失去科索沃的局面。当然了,事情还不止如此。阿族在北约的扶持下控制了科索沃之后做了什么呢?今天科索沃仍然是欧洲的乱源之一,毒品武器拐卖人口样样都处于失控状态。阿族的执政集团在此期间忙啥了?答案是想着大阿尔巴尼亚主义,还曾经对马其顿下手……除了科索沃,今天的塞尔维亚境内仍然有若干阿族聚居区,阿族执政集团的做法无疑对这些地区也是威胁,塞尔维亚如何能容?

黑山情况全然不同,历史上巴尔干地区唯一保持独立的黑山是鼓励塞尔维亚人独立的精神源泉和事实支持者。巴尔干战争爆发的时候,虽然国小力弱可是黑山是第一个向土耳其宣战的,给了塞尔维亚人极大地帮助和鼓励。

即便是黑山独立,他跟塞尔维亚之间没有历史怨恨,没有现实的领土纠葛,采取的经济政策仍然是对塞尔维亚友好的,毕竟光秃秃的洛夫钦山区也确实出产有限,许多农产品和工业品还是需要来自塞尔维亚的商品。虽然独立了成了两国有些不便,可是这个不便绝对不会成为两个几百年并肩战斗的兄弟民族之间产生血仇的动力。

正如黑山总统久卡诺维奇在独立时候说的“我们是兄弟,但是兄弟并非住在一起的绝对理由,我就跟我的兄弟不住在一个房间里,分开之后我们还可以是兄弟。”塞尔维亚人虽然对黑山的离去感到无奈,但是要用一场战争来解决这个争端显然是不管从感情还是从现实代价上来说,都是难以承担的。

欢迎关注,其他回答更好玩易懂,能把复杂的国际问题说的好玩

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南斯拉夫解体后,有两个人让人一想起来就为之动容。

一个是原南斯拉夫将军、克罗地亚人斯洛博丹·普拉亚克。当所谓的国际法庭“法官”宣判他时,他怒斥道:我不屑于接受你的判决。随后喝下早已准备好的毒药,当场身亡。

另一个就是前南联盟领导人、塞尔维亚人米洛舍维奇。当南斯拉夫解体,国家蒙难、民众流离失所之时,他一人勇敢担当:“我是最后一个布尔维克”。他的话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心惊胆战。

对于塞尔维亚来说,米洛舍维奇是一个真正的战士:对国家,他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对人民,他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情怀;对敌人,他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一、米洛舍维奇的简单经历

米洛舍维奇是个狠人,1941年出生于塞尔维亚波扎雷瓦茨市的一个东正教家庭,前南斯拉夫的政治人物,主要从事经济工作。

南斯拉夫是南欧巴尔干半岛上最为奇特的国家,全名是“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

之所以说他奇特,有三个原因:1、他是欧洲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比一般的西方国家富裕;2、他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既不鸟苏联,也不鸟美国,我行我素;2、二战时,德国在这里打得最为艰难,尽管这里人不多,还都是山地。

巴尔干半岛是“世界火药桶”,一点就炸,是有历史原因的。从这里向东可以连接中东;苏联向南到这里可以控制大半欧洲;欧洲各地从陆地到希腊,这里是必经之地;这里还是环地中海经济圈的核心,居民都是斯拉夫人,但内部分为不同的种族。特殊的地理形势让这里战乱纷争不断。

1987年,米洛舍维奇成为塞尔维亚南共联盟总书记,1991年,在东欧剧变、苏联将休的影响下,南斯拉夫也开始解体。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多党制选举中当选为首任总统,1992年12月连任。

1991年5月19日,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独立,但克罗地亚内部有很多塞尔维亚人,他们要求在克罗地亚内部高度自治。1991年3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米洛舍维奇把塞尔维亚和黑山拉在一起,组成南联盟。

米洛舍维奇有一定的“大塞尔维亚”情节,他主张“全体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他支持别的共和国内部塞尔维亚人的自治要求。实际上,他还是对南联盟成功团结南斯拉夫人抱有幻想的。

而克罗地亚和波黑坚决不同意塞族人的自治要求,这直接导致了1991年发生的克罗地亚战争和1992年发生的波黑战争,两场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严重倒退;1995年,在北约的干涉下,双方停战。

停战不久,克罗地亚在美西方经济和军事帮助之下很快壮大起来,他们当年就两次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收复了塞族控制的西区和南北区。1997年7月,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只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而同年,科索沃战争又爆发了,造成许多的人员伤亡和平民的流离失所。

1999年2月,在北约空袭的压力下,处于被动的南联盟只好同意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大使馆被炸”事件,就是那时的事,奇耻大辱。而北约进驻南联盟也是南斯拉夫人的耻辱。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的操纵下,米洛舍维奇被南联盟反对党用手段赶下台;随后,南联盟当权的反对派在2001年4月1日逮捕了米洛舍维奇,并毫无廉耻地把他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受审。

2006年3月11日,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米洛舍维奇当天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死因是心肌梗塞。

二、北约和美国为什么一个比一个积极地要干涉南联盟

苏联解体后,欧洲国家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觉得很多事可以干了,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能源自主”。以前,欧洲的石油、天然气都是从中东来的,即使能从巴尔干半岛建立管道,也怕苏联什么时候把管道关了。

现在苏联没有了,控制巴尔干半岛的力量消失,欧洲想立刻填进去,这样,他们从巴尔干半岛直接到中东,战略形势马上就会不一样。而南斯拉夫境内,各种族之间的确发生了战乱,于是,欧洲立刻介入,发动北约进行干涉。

欧洲想控制巴尔干,实现能源的战略自主,这点小心思怎么瞒得过美国。美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