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要警惕三种疾病(晚上睡觉口干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晚上睡觉口干是怎么回事

口干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经常性口干分为生理性口干和病理性口干,具体症状具体分析。

生理性口干

生理性口干多数指的就是白天喝水太少,所以吃的食物盐分大,又或者吃了很多肉,因为肉中的蛋白质转化需要大量的水,尤其是烤肉~

另外,岁数大了的人唾液腺分泌津液不足,或者是更年期、上火、焦虑等,都会刺激唾液腺分泌的减少,导致口干。成年人一天唾液腺分泌的津液为1到1.5升,分泌的少了口自然干。

病理性口干

病理性口干指的就是因为疾病导致的口干,下面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①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唾液腺分泌功能产生障碍,津液的生成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唾液分泌变少。

②甲亢

口干是甲亢的典型症状之一,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会导致身体发热,当机体代谢加快的时候,自然水分需要的也会增加,此时就会产生多喝水,而夜晚水分补充不到位,必然口干。

③支气管疾病

出现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鼻炎的患者,身体需要大量氧气,自我调节就会用嘴呼吸,自然口就会干。

④肥胖

肥胖的人,代谢脂肪就会需要大量的水分,另外肥胖的人舌头比正常人肥大,咽喉狭窄,容易打呼噜,这样也会带走更多的水分。

中医认为的口干症状

中医认为阴虚的患者会有口干喝水少的症状,假如你还伴有阴虚的症状,如手心热,盗汗,头晕耳鸣等,可以吃知柏地黄丸。

口干并不是起来多喝水就能解决的,这是身体疾病产生的一种信号,需要我们马上作出反应,不然口干会非常容易出现蛀牙,短时间解决方式是睡觉戴口罩,这样可以保持口腔内的水分,但大部分人可能都睡不着。找到病因加以治疗,口干还是比较容易改善的。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有人说,早起后,口干、口苦、口臭,需警惕3种“疾病”,具体指什么

炎热的夏季,很多人,早上起床后,不仅口干、口苦,还会出现口臭。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如果,在刷牙漱口后,得到了改善,那么,不用担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刷牙漱口后,依然无法改善,那么,就要小心是“病态”了。

早起后,口干、口苦、口臭,需警惕3种“疾病”,切莫忽视!

第一种:肝火旺

肝火旺,是中医里面的一个名词。

中医讲:肝火一烧,百病煎熬,足见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而肝火过旺,就会导致口干口苦,甚至出现口臭。

胆气上溢,导致口苦,肝火耗损津液,导致口干,甚至出现口臭。

进一步判断:

  • 眼干涩,目赤红肿,眼睛分泌物变多。

  • 脾气暴躁,爱生气、发火。

  • 脸部爱出油,易长痘。

  • 自汗、头痛,失眠多梦,易惊醒。

如何降肝火?

1、喝茶

肝火旺,可用一些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草药,泡水代茶饮。

白鼓丁甘菊茶,泡水喝,可以给肝脏“降降火”。

白鼓丁、桂花、甘菊、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白鼓丁,随处可见,药用价值高,入肝、胃二经,擅长清肝热,降胃火。

凡是肝火引起的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皆有效。

甘菊,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用其泡水,可快速降火,改善身体各种不适,与婆婆丁搭配,清热解毒效果更佳。

金银花,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用其泡水喝,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与小白菊搭配,效果加倍。

桂花,香气浓郁,性质温和,可中和寒性,亦可清热解毒,改善口气。

用这几种,搭配在一起,泡喝水,下火、消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揉穴

太冲穴,经常按摩,可使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可以起到去肝火的作用。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按摩前先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3分钟。

然后,换右手拇指按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2~3次。

按揉力度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

第二种:胃热

炎热的夏季,饮食上,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胃热,也就是胃火大。

此时,也会出现口干苦,口臭的情况。

胃火炽盛,热盛火炽,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口臭、口干等症。

进一步判断:

  • 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气秽浊。

  • 容易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 易饥饿,吃得多,饿的快,喜喝冷饮。

如何降胃火?

1、喝粥

去胃火,绿豆粥是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绿豆味甘,性凉,可以帮助去胃火。

另一方面,绿豆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利水消肿的功效。

2、揉穴

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

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位置:在脚背第2、3个跖骨结合前方凹陷的地方,具有写尾货、除口臭、止牙痛的效果。

做法: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内庭穴1分钟,然后轻轻的揉动,感到穴位有酸胀感就可以了。

第三种:心火大

夏气通于心,炎热的夏季,也容易导致心火过旺。

心火热毒重,也会导致口干苦。

虚火,表现为口干、口燥、心烦、舌红、舌苔少、盗汗、睡眠不安等。

实火,表现为咽干、口苦、喉咙痛、舌苔黄、口腔溃疡、尿黄、心烦易怒等。

进一步判断:

  • 精神不集中,感觉劳累,力不从心。

  • 时不时心烦,睡眠不踏实,易醒。

  • 反复口腔溃疡,色边尖嫩红。

如何降心火?

1、喝茶

用莲子心和淡竹叶,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莲子心,入心经,可清心去热,是改善心火内炽,不错的食材。

淡竹叶,则能够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二者搭配,能增强莲子芯的去火作用,可以快速降心火。

2、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经常按揉,可以去心火,改善咽干烦渴。

右手拇指,用力弹拨,左臂腋窝顶点,手指用力向内勾按,以有明显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为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