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读音组词?拗的拼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拗读音组词

拗:

(1)【拼音】:ǎo,【解释】:弄弯;使……断,【组词】:拗断。

(2)【拼音】:ào,【解释】:不顺、不顺从, 【组词】:“违拗”“拗口”。

(3)【拼音】:niù,【解释】:固执、不驯服, 【组词】:“执拗”“脾气拗”。

拗的拼音

拗的拼音niù 、ào 、ǎo 。

拗是多音字,读音ǎo、ào、niù

部首:扌;总笔画:8画;结构为左右结构。

基本字义

1、ǎo: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2、ào: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3、niù:固执,不驯顺:执~。~不过他。

详细释义

〈形〉

(形声。从手,幼声。 ǎo 本义:用手折断) 固执 。

〈动〉

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

另见 ǎo;ào

〈动〉

违反;不服从

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动〉

(形声。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拗句”、“拗救”到底怎么读五律、七律中有的句子不合平仄规则,就叫做“拗句”

题主对“拗句”概念的认识完全正确。所谓拗句,就是不符正格句式的平仄格式。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字应平而写仄,所以“野火烧不尽”一句便是拗句。而它的下句“春风吹又生”便因此做出了回应,“吹”字应仄写平,这就是拗救。

拗救,顾名思义,对拗句的平仄进行解救。一般分为自救、对救、混合救等形式。说白了,就是对堆砌过多的平声或者仄声进行对冲与削减。以上例句示范的救法是“对救法”,即,对句救出句或者出句救对句。

“自救”是一种本句做救的方法,一般首字如出现“小拗”时,可救可不救。一拗三救(小拗)、三拗五救(第三字拗在五律中是大拗,在七律中则是小拗)、五拗三救(大拗)这些说的都是自救方法。即,第几字拗,然后在另外一处位置上进行拗救。

“混合救”是自救与对救的混合用法。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句的“烟”字应仄写平,既救了本句的“多”字,又对前句的“八、十”两字进行了对冲,这便是混合救。

对于拗救的概念,既不要把它想复杂了,也不要把它说复杂了。就一句话:相对于正格平仄而言,对多余的平声或者仄声进行对冲和削减,解救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拗救之于格律而言,其实更贴近声律上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律诗才能得以回归“诗歌”的本质,所以“一三五不论”是不严谨的,格律也不是死的。(这句话看似矛盾难懂,但其实理解起来却非常简单)

最后提醒一点,无论怎么救,不要救出“孤平”、“失黏”、“失替”便好。当然,如果救成了“特拗”这种失替的句子也无可厚非。

对于“拗”字的读法,如果用拼音去读,古时没有niu这个读法。

2到4岁叛逆执拗的孩子,该如何相处

很多家长表示困扰,为什么之前乖巧可爱的孩子,到了三四岁突然就变成了“小恶魔”,喜怒无常,脾气暴躁。

很可能,是孩子开始进入执拗敏感期了。

通常执拗敏感期是伴随着秩序敏感期出现的,而且往往与完美敏感期联袂而来,事事要求完美,按着他的程序走,如若不行,就哭闹不止,直到事情必须重来一次,“战争”才停止。

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表现,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恬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

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孙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专家指出,在常规环境下,敏感期一旦错过,就像很难刮中的奖,较难“再来一次”!

幼年时敏感期没有过渡好,并不会像家长期待的那样“长大自然就好了”。

如手的敏感期和口的敏感期没过渡好,一些孩子长大后还会出现啃指甲的现象。每个敏感期相对的大脑功能的部分缺失,是非常遗憾的,也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弥补它。

其实,执拗敏感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也不是什么坏事,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孩子独立意识强烈凸显的一个阶段,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逐步分化、不断加强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只要小心地呵护着孩子,处理得当,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这一敏感期。

我的日记本中记录了2013年10月19日上午的一个小故事(那时宸哥儿4岁):

宸哥儿用被子和枕头在床上搭了“一辆车”,后来他玩累了睡着了,我顺手扯一角被子给他盖上。

他醒来后莫名其妙大哭大闹不止。

我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原因:因为我把他的“车”破坏了。

遂向他道歉,并与他一起努力“复原”,然后他才逐渐平静下来。

但他并未马上开心起来,或许是因为哭闹累了,亦或许是因为他刚才的歇斯底里惹怒了爸爸,眼下不知道始何面对,所以宸哥儿自己躺到沙发上装睡……”

秩序、完美、执拗敏感期的应对策略:

1.与家人达成共识,创建和谐、温馨家庭氛围。

我们父母那一辈,甚至是很多爸爸们往往对“成长敏感期”没有概念,对孩子不同阶段的一些行为表现误解颇深。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他们怒火中烧,甚至责怪其他家庭成员把孩子惯坏了。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初衷,他们往往用斥责、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孰不知弄巧成拙。

因此,面对孩子敏感期时,全家人要统一认知,理解接纳孩子的“特殊行为”,共同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积极、正面情绪。

2.理解、尊重孩子。

尽量顺从他的合理或非原则性的需求。 在孩子开始喜欢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其实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要求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家长如果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和要求,相信这只是他的线性思维使然,并不是刻意耍性子,在非重要的原则性的问题上,适当让步,避免正面冲突,充分尊重他的需求。

3.相信孩子。

满足孩子独立与渴望保护的需求。 宝宝之所以表现出顽强的“反抗性”其根本原因是想独立,也是独立意识发展的表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与父母作对,但其实内心还是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和适时的鼓励。因此,当宝宝要求要独立完成某件事情,在判定没有危险性,且他能做到时,家长可以选择放手,尊重他的意愿,当孩子成功完成任务时,适时给予鼓励。

4.与孩子要有足够的交流,让他感受父母的爱。

看到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突然变得淘气,甚至“蛮不讲理”,相信很多父母心理都有落差,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忧和烦恼,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但也不表示父母就要纵容孩子,或者不管不问,否则宝宝可能就真的变得任性、无理取闹了,真正成为一个坏孩子了。在这一时期,家长要拿出比以往更多耐心、宽容和关爱,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沟通。

无论什么时候,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多跟他交流,聆听他内心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平时尽量多陪陪他,一起玩游戏,亲子共读、互动交流等,增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