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乞巧望秋月下一句是什么(补充诗句了解传统习俗1.佳佳乞丐望秋月下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补充诗句了解传统习俗1.佳佳乞丐望秋月下一句是什么

补充诗句,了解传统习俗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
描写的是传统节日【七夕】时的场景 。
其他的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还有——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秋节)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皮日休《八月十五夜桂子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意思

见唐·林杰《乞巧》.乞巧:旧时风俗,妇女们于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穿尽红丝: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这里指以红丝穿针.  
这两句大意是: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完了红丝几万条.
两句诗绘出一幅七夕乞巧的妇女群像.七夕之夜,新月初升,千家万户的妇女们.摆上瓜果,望月下拜,纤纤玉手拿着红丝往针孔里穿,虔诚地想学会织女的本领.这幅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问,任美丽的想象去驰骋.

明丽七夕唐诗六首赏读:家家乞巧望秋月,月下穿针拜九霄

七夕唐诗六首: 银汉秋期万古同 ,穿尽红丝几万条

在唐朝,秋初的七夕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人说,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这是很爱情很浪漫也很私密的事情,如何举国同庆,天子和平民同欢呢,这仿佛不符合中国人一贯的不谈感情的道德规范啊。

但是在唐朝,七夕的确是盛大的节日。连皇帝也会在这天开高楼,宴请臣子,祈福神灵。还有最美妙的传说,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许下天长地久的誓言。那么七夕节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呢?
一,唐朝道教立国,大力发展神话事业,将很多已经有的神话传说都固定具体化。当然这是因为李唐尊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大力封神。牛郎织女星本就是著名的天上星宿,又前朝多有各样的传说,自然在唐朝更加鲜明承认。

二,在唐朝之前,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已经定型,民间广泛流传。

三,织女最重要的身份,并非是牛郎的妻子,而是天帝之孙,著名的纺织之神。中国有悠久的纺织传统和技术,源头可以上达上古,而汉朝之后,丝绸布匹产量提高,不但满足百姓日常所需,而且可以出口,那么对纺织缝纫的技术会要求更高更精美。

汉朝宫廷豢养的宫女,重要的工作就是纺织和制作华美的布匹衣裳,她们奉织女为行业之神,也应对了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在早秋祭拜织女,形成风潮。这股风潮由上而下,通过贵族传播民间。在民间获得更大的共鸣是普通女性担负着纺织劳作,渴望自己的工作和地位被承认。

男子可以通过做官来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成就感,而大多数女性被埋没在家庭事物里,而织女的存在,而彰显了她们自身的心灵手巧。

四,唐朝经济繁荣,和民俗神话互相推高,七夕成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而因为有着自汉朝来皇家传统的基因,形成了普天同庆的狂潮。
“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朝林杰《七夕》

早秋时段的七月七日,正是秋天刚到,暑热消除后,凉风送爽的好日子。

此时雨水不多,天高气爽,天象中有银河熠熠,织女和牵牛星在银河两岸,新月如梳,星光璀璨,最合适秋夜眺望。

是否能看到牵牛织女星互相会合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偶尔可以看到流星划过。

我们知道在古代,秋凉意味着要准备秋冬的衣裳,女性将打起精神开始又一季度的纺织,这是古代女性终生的工作,无论富贵贫穷。

七夕节满足了女性在盛夏以后短暂的身心休闲,在这天用瓜果祭祀天上的织女,女性之间,穿针乞巧,比试灵巧。

在唐朝,很多男性都必须当兵卫国,而城市的繁荣几乎有大半都是女性撑起来的,她们为家人为将士准备秋冬的衣裳,长安一片月家家捣衣声。但相对安定的时代也回馈了她们前所未有的富庶和自信。她们辛苦且快乐。

在七夕节,那各种红丝挂在庭院里,在树上,迎风飘动,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喜庆,这应该是前所未有。

虽然宋朝的七夕节也有自己的热闹,但唐朝这种仪式感,应该是壮丽的。因为唐朝的女性不用缠脚,可以串门,那七夕的 快乐和喧哗,也就更壮观吧。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兢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唐朝权德舆《七夕》

这是一个高官看自己的家人内眷过七夕。

今天是织女驾着云车度过鹊桥会牛郎的日子,想必织女再也不用望着银河对岸,用脉脉的眼神望着,觉得银河深远。因为织女牛郎今天相会呀。

那天上是一种热闹,人间是另外一种热闹。

你看看家里的女性,她们快乐成什么样了,纷纷梳妆打扮,带着欢天喜地的神情,叽叽喳喳,笑语不断。看见她们摆上供桌,不但拜祭月亮,还在月光下穿针斗巧,聚集热闹,喧哗阵阵。

不知道这个高官家里多少人,通常官僚家中的女性多于男性,七夕是女子们的狂欢。

少女们愿望自己心灵手巧,那成年的女子呢,内心也许藏着另一种愿望,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他是否变心?而怀春的女子,大约也设想着爱情和情郎吧。

但整体是那么祥和热闹。

这是七夕节的博大内涵。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唐朝白居易《七夕》

到底是白居易,能够将七夕节的内涵贴切把握。

这美好的日子,淡淡秋空,一钩小小月亮,银河横贯天宇,这七夕的存在至少有千年万年。白居易说的是对的,从有文字的诗经算起,到唐朝就有一千多年,在文字之前呢?

神话与传说起源更早,更早的是这样的秋景,开天辟地就存在。

但是七夕节又是如此不同,有织女作为纺织之神,针神的无上荣耀,引发世间的崇拜,更因为这是自古以来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有团聚的欢喜,也会有离别的惆怅。

而人间更是如此。有人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单纯新奇的快乐,有人在这个节日里团聚,看中夫妻和情人的相守,定会有人伤别离,思远方。

所以白居易说,这七夕节的内涵实在是太多,欢乐和悲伤,可以集中在一个夜晚,甚至一个人身上啊。

如果是外出的游子行人,回家过七夕,却短暂的相守快乐后又是离别,那么这中间深沉的滋味,大约会和牛郎织女深度共鸣吧。况且唐朝的七夕,又是这么红丝满城的华丽和热闹,让人有着泪中带笑。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唐朝崔涂《七夕》

这首诗角度新奇,都说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人间有情人未免触景伤怀。

你看他写得多么俏皮。

你在人间看见他们一年一会,可以天上一日,人间有十年千年之说,你怎么知道那些神仙用的是人间的时间法。

没准他们只是黄昏里转个身的功夫,继续着甜蜜的恩爱,只是人间的人觉得漫长,自带投入感,替仙人们伤春悲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