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许的名人历史名人(姓许的名人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姓许的名人故事

许慎(约58一约147),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著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等。
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自曹操平定淮、汝一带时开始跟随曹操,与典韦一起统领虎卫军,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对曹操忠心耿耿,数次在危难中救曹操脱险,很受信任。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时官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入唐,为著作郎,兼修国史。寻贬洪州司马,累转给事中。复修史,迁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历侍中、中书令、右相,卒谥曰缪。
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许衡是元初中国北方的理学家、教育家,是金元之际南方理学北传的倡导人物之一。
许有壬(1286~1364)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筼,一作竹筠。浙江嘉兴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同治七年进士。历任驻法、德、意、菏、奥、比六国公使,总理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历主镇压义和团,反对对外宣战,与袁昶同被杀。
许光达(1908.11.19~1969.6.3)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

姓许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2、许浑,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因为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

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花》、《落花生》等。

4、许衡,世称“鲁斋先生”。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为元代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主持研订《授时历》。

5、许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许行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人。

古代名人姓许的名人有谁

许由、许衡、许劭、许夫人、许行。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许衡:许衡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 (宋宁宗嘉定二年、 元太祖四年 ) 四月初三, 即公元 1209年 5月 8日,卒于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即公元 1281年 3月 23日,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 先生,祖籍怀洲河内李封 (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 ) 人。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政治 家、教育家、思想家和天文学家 (陈正夫、何植靖著《许衡评传》 ) 。

许劭:三国魏大名士。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 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奸雄。

许夫人: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 1278年,她联合黄华起义。当时,元军已入福建,宋臣 蒲寿庚降元。 抗元将领张世杰转战至闽西南, 在她的支持下, 讨伐蒲寿庚及元军, 屡次获胜。

许 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 飧 (自理炊事 ) 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人。

许姓哪里来的,偶姓许诶,除了许嵩,姓许的还有哪些名人

许姓出自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农氏是其远祖,因尧舜时代的著名贤人许由而得姓。许由,一作许繇,字武仲,一字道开,是上古时代一位高洁清节之士 。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后世把许由和与他同时代的隐士巢父,并称为巢由或巢许,用以指代隐居不仕者。尧、舜禅让的故事,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成为千古美谈,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据传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亦称他为“三代宗师”。
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阳城槐里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带。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也叫许由山。《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就曾说过:“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而《太平御览》引《西征记》云:“许昌城本许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许昌市、禹州市、鄢陵县一带,沿颍河流域,
西周初年,周武王访三皇五帝之后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后,四岳伯夷的裔孙姜文叔,把他封在许地(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古今许多学者均认为四岳伯夷就是许由,文叔和许由一脉相承。春秋时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辗转迁徙,前506年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到战国初,传至国君元公结时,被楚国灭掉(一说灭于魏),子孙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氏,又形成了一批许姓居民,这就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说的:“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的由来。这些许国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并不姓许,为了纪念故国,即以许国国名为姓,这成为早期许姓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是许姓的另一个得姓缘由。
由此可见,许姓得姓好象有两个源头,一是许由,系以人名为姓,一是文叔,系以国名为姓。而事实上二者是可以贯通的,古今许多学者均认为四岳伯夷就是许由,“伯夷封许,故曰许由”,许由和文叔一脉相承。此外许由活动的主要区域和许国的疆域也大致相当。因此,可以认为许由和文叔同为许姓的始祖,只是许由早于文叔1100余年,因此,许由则为许姓的开姓始祖,而文叔则为许姓的开国始祖,许姓乃出自人名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