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肥皂就不会痒了,这是为什么?日本侵华战争在哪些战役使用了化学武
发布时间: 2023-07-06

刚刚被蚊子咬完时,涂上肥皂就不会痒了,这是为什么

蚊子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小昆虫,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感到又痒又痛,还能在人的心里打出红疙瘩。原来,蚊子在咬人吸血的同时,还会吐出一些叫甲酸的 “毒药 “给你的肌肉,引起皮肤和肌肉局部发炎,进而产生痒痛和产生红心结等不舒服的症状。

甲酸最早是在蚂蚁身上发现的。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腐蚀性的酸性液体,所以被称为甲酸。甲酸是最简单的有机酸之一,其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正式名称为甲酸。甲酸没有颜色,但有刺鼻的气味,除蚂蚁外,甲酸还存在于蚊子、蜜蜂等昆虫体内,所以,蚊子叮咬、蜜蜂蜇伤的痒、痛、肿现象,都是甲酸在作祟。

如果遇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并不难。甲酸,顾名思义,是一种酸性物质,所以只要在被咬的地方放上一些浓稠的肥皂水,让酸和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 “化学战争“,变成既不是酸,也不是碱的盐和水。这场 “战争“,就是化学上所说的 “中和作用’甲酸变成盐,它能使人的痒、痛和红疙瘩的因素消除,皮肤的瘙痒也减轻。

甲酸在蚊子身上引起了很多麻烦,但它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甲酸是染料、橡胶和印花布的重要原料。当然,它是由一氧化碳、苛性钠和硫酸制成的,其数量之多无法从昆虫身上提取。


1、及时清洁家里的积水、湿垃圾,建议不要种植室内水养植物,减少蚊子生长;

2、安装纱窗,防止室外蚊子进来,同时利用硅胶填缝剂、门缝挡雨条等塞住小缝隙;

3、保持身体干爽,出汗及时擦干、更换衣服,减少气味吸引;

4、穿浅色衣服,降低对蚊子的吸引蚊子力;

5、睡觉时使用蚊帐,睡前驱赶几次躲在里面的蚊子;

日本侵华战争在哪些战役使用了化学武器

实在太多了 几乎10次战役就有7-8次使用了化学武器 这方面的资料很多都被日军销毁了 下面是几个有详细记载的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14年里,侵华日军先后在我国的敦化、海拉尔、太原、宜昌、济南、南京、汉口、广州等处,设立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的装配厂;在上海、宜昌、太原等地驻扎有从事化学战争的部队。吉林省敦化是日本在中国最大的化学武器生产中心,它生产化学武器的数量超过了日本大久野岛化学武器工厂;规模次之的则是内蒙古海拉尔的化学毒气厂,20世纪90年代,海拉尔地区已发现超过一万人以上的中国人、朝鲜人和苏联人等死于日军的化学毒气战。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先后在我国14个省、市,77县、区,使用化学武器1131次,中毒死亡者3100多人。据美国生化武器防卫研究主任、化学战研究领域的国际一流专家本杰明·C·加瑞特博士的统计,他认为侵华日军在化学武器中使用了6种毒气:碳酰氯、氢氰化物、溴氰化物和氯乙酰苯、二苯基氰胂和二苯氯胂、三氯化胂、芥子气和糜烂性毒气。日本在中国的化学战导致中国的受害伤亡人数,远远高于中国方面的统计,他认为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达2000多次,造成10万多名中国军人和平民的死亡。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居民区及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频繁使用化学武器,进行化学战。据不完全统计:

1938年7月,日军在山西夏县一带的村庄水井内投放毒药,当地农民至死者2000余人。

1939年4月,八路军第120师等部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扫荡”日军进行围歼作战,期间遭到日军第27师团第3旅团发射毒气弹攻击,贺龙及第120师司令部20余人中毒。

1940年5月,日军独立混成第10旅团迫击炮大队在山东泰安县红山战斗中发射毒气弹,致使我抗日官兵300余人中毒身亡。

1940年8月,在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中,日军施放毒气11次之多,致使八路军10,000余名官兵中毒。同月,在山东峄县朱沟战斗中,日军使用“窒息性”毒气弹,使八路军350余名官兵及许多村民中毒身亡。

1941年9月,日军第137师团第375联队在河北省宛平县杜家庄施放毒气,伤害学生和居民400多人。

1941年10月,日军在宜昌战役中兼用毒气炮弹和毒剂炸弹,造成国民党军1,600人中毒,其中600多人死亡。

1942年,日军为了摧毁冀中军民创造的地道战术,于5月28日在河北定县坦村的地道内施放大量的窒息性毒气,致使躲藏在地道内的800多名老幼妇孺中毒身亡。战后,日军第59师团第53旅团少将旅团长上坂胜供认:是他亲手制造了杀害800多名和平居民的大惨案。

1943年5月,日军第222联队在山西辽县的麻田至河北涉县的河南店约25公里的公路上,向其一带的村庄水井、水池投放毒剂20余箱,使八路军120多人中毒,中毒身亡的群众达300余人。

1943年11月初,日军向常德进攻时,施放毒气80余次,中国军队中毒伤亡1,000余人。

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广泛使用化学武器的次数及伤亡人数,到目前为止,仍然难以确定。

我想问下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什么重大化学发明的谢谢帮忙的!

一、1914 年,伦敦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家们向英国远征军的指挥官们提供了另一种刺激剂——碘乙酸乙酯。
二、液体催泪剂--T—剂的配方,是一溴二甲苯、二溴二甲苯的混合物
三、哈伯利用氨的氧化,生产了军需上不可缺少的硝铵和黄色炸药,解决了德军的军火问题。
四、1914 年10 月27 日,德军首次在新更佩勒使用了3000发装有刺激剂的榴霰弹。
五、路易氏气--它是1918年春由美国的路易氏上尉等人发现的。纯路易氏气为无色、无臭油状液体,工业品为褐色,并有天竺葵味和强烈的刺激味。其渗透性比芥子气更强,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同时它还有较大的挥发性,很快就能达到战斗浓度。因此,它作用比芥子气要快得多,可使眼睛、皮肤感到疼痛,然后皮肤起泡糜烂,中毒严重的部位会坏死,并且吸收后引起全身中毒。
六、速效喷嚏粉--亚当氏剂,是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的罗杰·亚当氏少校领导的化学研究小组于1918 年初发现的,亚当氏剂因而得名。
七、施拉德博士的意外发现——杀虫剂塔崩,(N,N—二甲胺基氰磷酰乙酯).正是这个无意的发现导致“超级毒王”——神经性毒剂降临人间.在1937 年春季,他专门做了一系列动物试验,结果是:几乎所有暴露在甚至极微量塔崩中的动物,在20 分钟内全部中毒死亡。这种杀虫剂作用大强了,哪怕是极小的、溅到实验台的一滴毒液也可使人的瞳孔缩小到针尖那么大,不仅使视力下降,同时还会使入骤然感到呼吸困难。
八、还有沙林等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