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原文(是不是火烧乌巢、火烧赤壁、火烧夷陵这三把火奠定了天下三分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是不是火烧乌巢、火烧赤壁、火烧夷陵这三把火奠定了天下三分

可以肯定的说,这是改变历史走向的三把火,如果在历史的进程中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把火,中国的古代史都将会出现重大的改写。

曹操与袁绍的对峙,更多拼的是后勤保障。袁绍无论是在军队的人数对比上,还是后勤粮草等物资的供应上,都对曹操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不出现重大的颠覆性的变故的话,曹操最终取胜的希望将极其渺茫。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袁绍信心满满,准备一口吃掉曹操的时候,自家的后院却着了火。

由于袁绍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一些智者和良将失掉了对其的耐心,在心底里站到了曹操一边,而许攸的火烧乌巢的计谋,彻底将袁绍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果沒有乌巢的一把大火,已经断了粮草供应的曹操将不战自败。

为了同袁绍打这一仗,曹操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家底,除了在许都等地留有少量驻军,绝大多数的军事力量都被他带到了官渡前线。

如果此战失败了的话,曹操的精锐部队将损失殆尽,剩余的残兵败将根本无力守卫根据地,包括许都在内的为曹操所占据的城池将悉数陷落敌手,曹操既使逃得了活命,也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火烧赤壁的这一把大火直接把刘备和孙权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如果在江东的冬天里少了这样一场关键的大火,数量上占劣势,兵员的单兵能力对比也处于下风的孙、刘联军大概率要接受失败的结局。

此战如果孙、刘战败,曹操兵进江东,孙权和刘备都将遭受灭顶之灾,三分天下的设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的幻想。

夷陵这把火是这三把火中最不应该燃起的一把火,首先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孙权,太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趁关羽倾巢而出,攻击曹仁的时候,愚蠢的派兵袭取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导致孙、刘联盟土崩瓦解。

而刘备也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处理这件事,从而使三国中的两个弱国之间发生了大规模战役。

夷陵的一把火不仅烧光了蜀汉的家底,也烧没了蜀吴两国间的互信,这也为日后两国被各个击破,埋下了伏笔。

如果没有夷陵这把火,面对兵精粮足,士气高涨的蜀、吴两国,曹魏并无取胜的把握。

如果刘备和孙权中的任何一个人能从抗魏的大局出发,重点着眼于加强本国的实力,减少蜀吴两国间的摩擦与对抗,共同应对曹魏的威胁,静观时局变化,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这前两把火烧出了魏蜀吴的三分天下,后一把火烧掉了蜀吴两国生存的希望。

历史就是这样,随便一个突发事件就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以史为鉴,能使人们更冷静的对待处理一些疑难问题,从而少走一些轻举妄动的弯路,心中多些游刃有余的从容。







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重视,致使火烧赤壁

看到有人说赤壁大战不存在,我觉得有必要到史书上寻找一下答案。

三国赤壁大战时期,瘟疫流行,据《三国志•武帝纪第一》记载,曹操退军的原因是因为和刘备交战不利,加上瘟疫流行而退军。书上的原话是: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与备战,不利。”说明曹操和刘备交战过,曹操战败。虽然只有五个字,说明了曹操和刘备交战并且是曹操战败的历史事实。

《三国志•先主传》,是这样描述赤壁之战的: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大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大破之,焚其舟船。”虽然只有几个字,也说明了赤壁大战,孙刘联军火攻曹操,曹军大败,加上大疫,曹操退军的历史事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详细记载了诸葛亮分析当时形势,劝说孙权和刘备结盟,共同抗曹时说的话,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大悦。书中对赤壁大战是这样记载的: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这里虽然没有说到火攻,但孙刘联盟共同抗曹,打败曹操,却是不争的事实。周瑜还跟随诸葛亮见过刘备。

《三国志》周瑜的传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舸,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倾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刘联军合力抗曹,周瑜火攻曹操大军的历史,只不过,火攻的主意是黄盖提出来的。火攻时的过程和《三国演义》的描述稍微有点不同。

这段话虽然很短,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篇幅长,没有《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么详细,但总体意思差不多。曹操确实是相信黄盖会投降于他,所以放松了警惕。而且曹操的战船确实是首尾相连,黄盖是蒙冲斗舰上装载灌膏油的柴草,大船后面系着走舸,大船点火烧着,人就乘坐走舸。所以,烧着大火的蒙冲斗舰,冲到曹营,不仅烧了曹军的战船,还烧着了岸上的曹营,曹军人马烧死的、溺死的很多,曹军败得很惨,加上大疫,曹操因此退军,退保南郡,接着派曹仁驻守江陵等城,他自己带领人马北归。

《资治通鉴》对三国的历史记载,和《三国志》差不多,对赤壁之战的记载也和诸葛亮、周瑜传记中讲述的差不多,还多了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操引军从华容道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兵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甚众。

曹操大军从华容道退入南郡,遇到道路泥泞,让羸弱士兵背负柴草填路,大军踏着羸弱士兵的身躯通过华容道,可见当时的曹操有多狼狈,而且狠辣。

所以,单纯地说曹操因为瘟疫流行而退军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赤壁大战,曹操因为被火攻战败,加上瘟疫流行,所以退军,刘备、周瑜大军水陆并进,在后面追,曹操败走华容道,退守南郡。根据史书记载,赤壁大战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赤壁大战中,程昱几次提醒曹操当心火攻,曹操之所以没听,有三个原因:

一,当时是冬天,冬天一般情况下都是刮西北风,很难得刮东南风。

二,黄盖诈降时,曹操相信黄盖投降是真,所以黄盖的船渐渐逼近的时候,曹军众人都延颈观望。按照《三国演义》,周瑜和黄盖用苦肉计,周瑜打黄盖确实打得够狠,皮开肉绽。而且瞒过了曹操派往东吴的奸细蔡中、蔡和的眼睛。蔡中、蔡和一到东吴,就被周瑜、鲁肃识破。周瑜和黄盖的戏演得太逼真,蔡中、蔡和认为黄盖是真降,曹操得到蔡中、蔡和送来的信息,确认黄盖投降是真,所以不怀疑黄盖诈降。

三,曹操大军人数比孙刘联盟加起来的人数还要多。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的军队有长坂坡战败时归还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精甲万人,加上刘琦的水军不下万人,合起来有两万多人,周瑜、程普、鲁肃的水军三万人,合起来有五万多人。据《资治通鉴》记载,周瑜说曹操南下时的大军有十五六万,加上荆州投降过来的军队七八万,曹操大军实际人数有二十三万左右。所谓的曹操八十万大军是虚诈的数字。赤壁之战也是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刘联军五万对曹操的二十三万,如果不是诸葛亮和周瑜、鲁肃正确分析当时的形势,还真的会被这个数字吓到,所以东吴很多人都很悲观,所以诸葛亮费尽心思、口舌说服孙权和刘备结盟,对抗曹操。所以,曹操不怀疑黄盖诈降,曹军众人都是延颈观望,所以曹操没有把程昱关于火攻的提醒放在心里。





历史上的火烧赤壁是否存在

不必疑问,火烧赤壁绝对是真实可信的!先说历史记载:“火烧赤壁”(史称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