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哪个地方(您对历史人物很有见解,江郞才尽如此,那“夜郎自大”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您对历史人物很有见解,江郞才尽如此,那“夜郎自大”是怎么回事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许多成语背后都有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江郞才尽”、“夜郎自大”就是这样的。

先说“江郞才尽”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江郎,就是南朝时期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江淹,此人一生有个非常奇特之处,就是官场失意时,文才飞扬,官场得意后,才思枯竭。

江淹虽家境贫穷,但很好学,六岁能诗,少年成名,20岁就凭借文才声名,被召入宋建平王刘景素幕府,开始其政治生涯,一生历仕南朝宋、齐、梁三朝。在宋朝任职时不是很顺,主要是文书之类的小官,而且被牵连入狱,却写出了《恨赋》、《别赋》这样的千古奇文。

江淹不仅文章写得好,是南朝第一赋家,在政治上更是精算师,每次都能跟对人,而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宋末大乱,他跟对了齐朝的开国皇帝萧道成,被招到朝廷作官,官至吏部尚书。到了齐朝末年,他投奔萧衍,成为梁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尚书左丞,获封醴陵侯,权倾朝野。

江淹的大量作品基本上出于在宋朝,到了齐、梁,特别是任齐朝代御史中丞后,编出“梦中还笔”、“文通残锦”这样的故事,主动罢笔,专心政治,因而背上“江郎才尽“的名声,被后人讥笑。

其实,我们如果从生于乱世的江淹来考察,也许江淹是想通过罢笔,藏其文才,示拙于世人,以保全其富贵的一种人生智慧而已。

再说“夜郎自大”,比喻没有见过大的世面,见识浅薄却又妄自尊大。

“夜郎自大”的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话说汉武帝时期,文治武功,国力强盛,开始南下的领土扩张。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遣使者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发现从夜郎来的枸酱,得知可以通夜郎以制南越国,因此,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

夜郎国位于今天贵州西部的赫章县一带,据司马迁在《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可见夜郎国作为当时西南夷“最大”的国家,其首领夜郎侯面对远隔千山万水,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大汉帝国,以及好像外星人来临的大汉使者,以出了“汉孰与我大”的千古一问,而成就了“夜郎自大”这个后来家喻户晓的成语。

其实,也许夜郎并不是自大,只是他们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处于封闭状态中的夜郎国,通过同汉朝“比大”,获得地理上的感性认知,来表达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而已。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夜郎古国究竟在哪里

说到夜郎古国,必须得感谢蒲松龄先生为我们创造的“夜郎自大”一词,这个词普及了夜郎国这一概念,但知道有这个国家并不代表了解这个国家,起码在我国史书典籍中对其记载甚少,那么真正的夜郎古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在现在的哪里?

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发现过夜郎古国的蛛丝马迹,好像这个国家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似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就曾派“将军庄跃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到了汉成帝时期,夜郎王裹挟周边二十二城邑反叛汉朝,被郡守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此后夜郎古国不在见于史籍,从战国算起,立国约三百多年。

谜一样的夜郎古国

史学家们对夜郎古国的考证很困难,作为一个国家只存在于传说中,不得不说其中透着神秘性。史学界对夜郎古国的存在提出了几个谜一样的问题,到现在无法得到正确答案。

  • 既然存在夜郎古国,那么它的疆域划定和其都城所在是什么地方?
  • 既然存在夜郎古国,那么以哪个民族为主体,治下又包含了那些民族?
  • 既然存在夜郎古国,那么它的国家性质是怎样的?
  • 既然存在夜郎古国,为何目前没有任何民族对其有详细记载?

这些谜团引起了部分史学家对夜郎古国存在与否的怀疑。

但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清清楚楚记载着“西南夷君长于什数,夜郎最大”,同时也更记载夜郎自大一词来源:“汉孰与我大”的典型笑话,以致这个原本不为人所知的西南小国,留在我们的印象中。另外,最重要的是《史记》中记载了“西南夷君长于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这么严肃的事情记载在史书中,可见夜郎古国是真实存在无疑,而且这枚金印就成为夜郎国存在的铁证!

1956年冬,云南省考古人员在滇池东边的晋宁石寨山进行考古活动时,清理出一枚金印,上面以汉篆阴字刻着“滇王之印”,经史学家、考古学家们论证,这枚金印的确属于汉武帝赐给滇王的印章,那么就直接证明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是正确的,也同时标志着夜郎古国是完全存在的。

处理了夜郎古国存在与否的问题,接下来需要考证古国的疆域划定问题。

处处皆是夜郎国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历来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载非常简略,夜郎古国也是一样的,因而我们才会对这个古国的历史知之甚少。

幸好,在古老的彝族的史料中找到了部分答案,他们对夜郎古国的记载比中原王朝记载的更有连贯性。在彝族史料中记载,夜郎古国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武米、洛举、撒骂、金竹,而且记载中显示,夜郎古国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从国王采默开始就与中原的周王朝取得了联系。

那么真正的夜郎古国应该是什么地方呢?

真正的答案还需要在《史记》中寻找。《史记.正义》中记载了部分夜郎古国的消息。

西南夷在蜀之南,今泸州南大江南岸,协州、曲州本夜郎国……夜郎,犍为属国也!

犍为属国只包含了朱堤、汉阳两县,而汉阳治所在可乐。

可乐在1958年时发现了夜郎古遗址,此后更是发现了大量的古墓群,出土了2400多件珍贵的夜郎文物,涵盖了春秋到秦汉几乎所有的夜郎时代。另外在彝族的文献《夜郎创基业》中也记载了“在可乐建八方殿、九层宫、外设九营十八卡”,这是唯一记载夜郎皇宫模式的文字资料,这与《史记》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基本吻合,那么我们可以大概觉的肯定夜郎古国应该是以贵州毕节可乐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一个奴隶制政权。

还有人认为夜郎古国应该是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一带,持这种观点的是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发掘出一个占地两平方公里的古城池。

也有人认为夜郎古国是湖南沅陵一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由于李白一首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诗中的夜郎指的就是今天的沅陵,而《沅陵县志》也记载“因沅陵战国时为夜郎都城,故梁天监十年,辟沅陵县置夜郎县”。

除了这几个地方,在贵阳、安顺、黄平、镇宁、铜仁等地,还有云南的宣威、曲靖,湖南的麻阳等地都不同程度的发现了夜郎古国的相关文物。

真可谓处处皆为夜郎国!

结语

从以上不难看出,夜郎古国是肯定存在的,其范围划定应当是贵州的绝大部分与云南的东部,还有广西西北部,还有湖南的南部,而贵州毕节可乐应该是其主要治所。但这一切还是在推测之中,并无确凿证据可以表明。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进行,我想终将有一天可以让夜郎古国大白于天下!

“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国真实存在过吗“夜郎自大”怎么讲呢

“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出自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一句,全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王昌龄此次被贬的原因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而他的朋友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