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发达了,那当时的中国在干什么呢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发达了,那当时的中国在干什么呢

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了洋务运动。无论是中国的洋务运动还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实质都是向西方学习。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日本学习的快一些,而中国学习的则要慢一些。学习较快的日本成功的从封建社会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学习较慢的中国则没有摆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然而,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并没有比中国发达多少,明治维新只是让日本走上了先进的道路而已。日本的真正崛起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获得了中国的赔款和市场之后。中国的赔款和市场让日本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总之,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近代化的成功,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是近代化的失败。近代化的目的不应该是称霸世界,近代化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长远发展道路。日本胜在快速,中国胜在长远。

关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等近代化的行为有以下内容需要注意。

第一,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与中国情况类似,都逐渐沦为了西方的半殖民地。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资本主义成为了发展的潮流,引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和美国都成为了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美国强大的工业力量都超过了中国和日本的农业力量。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的市场;黑船事件后,日本也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面对西方列强的扩张和掠夺,中国和日本应该怎么办?毫无疑问的答案是——反抗。农业文明是不可能打败工业文明,能够打败工业文明的只能是工业文明。

为了使自己的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目的则是发展资本主义。中国与日本的情况类似,但目的不同。

第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其成功的建立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只学习科技。

向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被称之为西学东渐,西学东渐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西学东渐,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是西学东渐。同样是西学东渐,为什么中国的失败了而日本的成功了?因为学习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维护中国的封建制度,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不可能建立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是完全的西化,不仅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学习西方的制度。

日本完全西化的结果是其复制了西方的一整套社会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科技等社会因素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下进行近代化并发展工业文明是适宜的,在封建主义发展模式下进行近代化并发展工业文明是不适合的。

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封建主义与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不一致,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资本主义与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一致。

第三,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顺应近代化潮流的,都是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西方列强崛起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西方文明扩张的过程就是工业文明扩张的过程。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已经在鸦片战争和黑船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东方农业文明的弱点,也已经在鸦片战争和黑船事件中暴露无遗。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中,中国和日本认识到了工业文明的强大,中国和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近代化的工业文明。

西方的近代化主要包括政治的民主化和经济的工业化。要想建立真正的工业文明,不仅要建立数量众多的工业体系,还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则继续维持封建专制制度。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延迟了工业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速度。

受到工业革命打击和影响的中国进行了顺应近代化潮流的洋务运动,受到工业革命打击和影响的日本进行了适应近代化潮流的明治维新。日本较为成功的近代化并没有使其走向正确的道路,日本最终走上了侵略考场的法西斯道路;虽然当时中国的近代化受到了挫折,但最终在近代化的潮流中崛起的是中国。近代化很重要,但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长远的发展道路更重要。

总之,19世纪60年代的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顺应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潮流的,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是顺应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潮流的。日本在明治维新的近代化潮流中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二战的轴心国集团的一员,并成为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对世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二战后的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近代化是一种潮流,但在近代化的潮流中更重要的是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完全照搬别国的经验,只能走入歧途。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第一,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第二,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第三,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历史作用:第一,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第二,维新后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拓展资料

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一场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此次改革使日本迅速跻身于世界军事强国之列。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强国之路,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但此次改革具有很大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事件背景

在19世纪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实行的苛政,激起了大量农民的起义。同一时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手工业或手工工场。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商人、特别是金融高利贷商人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在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大名(地方领主)、武士,与要求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商人们结成政治性联盟,与农民一并成为“倒幕派”的骨干力量。 1853年,美国殖民主义者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而不仅局限于长崎,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

内容

明治维新具体措施

随后,新政府迁都东京(旧江户),建立明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

第一,在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奉还版籍”政策,将日本划为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第二,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候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奉还版籍”而连带的财政负担,废除了封建俸禄。

第三,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发展近代教育。

第四,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经过明治维新而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了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帝国清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