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今年是暖冬?冷冬和暖冬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今年是暖冬

这是气象学家做出的预测,他们会根据检测到的气候情况,然后通过大数据对比,得出2019年上暖冬。

不过,每个地方情况还是有差异吧,我们这里还是挺冷的,好像比晚年还要冷一点。

冷冬和暖冬是什么意思

冬天到了,人们都会关心这个冬天是比较寒冷还是相对较为暖和?这就涉及到了气候学上的冷冬和暖冬的气象名词,这两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由于气候学家发现近些年冬季气候变暖才使用的一个名词。

那么依照什么来判断,这一年的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呢?气候学家们提出以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是高于或者低于常年值(气候值)0.5℃来判断,高于常年值0.5℃就是暖冬,低于常年值0.5℃就是冷冬。

从2002年开始,我国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起用1971至2000年30年平均值作为常年值,不过自2012年1月1日起又废除之前所沿用的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开始使用了1981-2010年的新一轮的平均值作为常年值。

就在前几天的11月5日下午,我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称根据已有的气候数据分析,今年冬季(2019-2020年)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国家气象局预测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为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出现暖冬的可能性很大,预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至1℃,汾渭平原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因为分析认为今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而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或偏弱,这代表着冷空气较弱,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天气发生率较高。

暖冬的出现经常被认为与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有关,不过科学家们也认为这种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比如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地球增温周期和火星的增温周期相一致,这表明很可能是有太阳辐射增强引起的;美国科学家也发现1975年~2000年间太阳磁循环和地球北半球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几乎一致,也说明地球温度升高和太阳光的照射有关。

不过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化导致的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排放,可以明显增加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如今地球的平均温度为18℃,气候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将地球的平均温度增加了三摄氏度,不然应该是15℃左右。

今年是暖冬吗为什么

非专业人士怎能判断出来呢?要是误判了,影响其他人生活多不好。还是问专家们好。不过根据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冬天确实没有以前冷了。以前坑唐里的水冰结一尺多厚,可在上面玩耍。屋檐下冰琉璃一尺多长,摘下来玩,如今好多年看不到那样的场景了。

如果说今年是暖冬,对明年农业和气候有什么影响

现在已经是阴历十一月十七日了。按照以前的天气情况来比较现在应该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时候,可是现在白天的气温依然在10度左右,夜间的气温在0--2°之间,从这样的气温条件来看今年是暖冬的概率越来越高了。

暖冬的含义:对于我们北方来说本来应该是寒冷干燥的,但是却出现了温暖干燥的气候。

暖冬对于明年农业和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春节和春季时候,即特别容易出现“倒春寒”,冬季没有降雨雪更容易引发春季的干旱,但是我们这里有一句这样的农谚俗语“干冬季,湿春节”。

暖冬对于农业的影响

冬季本来应该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可以把土壤地表层的地下害虫以及虫卵给冻死一部分,但是由于是暖冬地下害虫冻死的几率就大大降低,导致了在来年春季的时候地下害虫的危害会更大。

暖冬也会造成冬小麦,大蒜以及一些秋播的农作物在冬季的时候出现旺长的情况。这样的话就会使它们在来年出现长势过旺,对于小麦来说在后期特别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

暖冬对于气候的影响

我们老百姓都知道每年冬至的时候就是咱们熟知的“三九天”的开始。(即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而今年的冬至在阴历十一月二十七,由此可知今年春节期间仍然是在一个比较寒冷的数九的节气里。

倒春寒一般发生在3月底4月初,这个时候正是小麦要出穗,大蒜要出苔的时候,倒春寒对于农业的影响比较大,会造成小麦不出穗大蒜不出苔的现象发生。

暖冬对于明年的影响可以从2018年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说2018苗清明节前发生了“倒春寒”,在大蒜收获的时候出现了长达一个多星期的阴雨连绵的天气,造成了那一年大蒜出现散头裂瓣的比较多,在小麦收获以后又出现了长达45天的没有降雨的过程。而在8月下旬的时候又出现了台风温比亚。所以暖冬对于气候的影响比较大。

总的来说对于这几年出现暖冬的现象对于我们种地的老百姓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在秋播种植的时候都会选择把小麦和大蒜的种植时间推迟几天,依此来抵御暖冬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而对于气候条件我们老百姓只能随时关注天气预报,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天气对于农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2018年是暖冬吗暖冬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吗

按物侯气象来说,一八年的四季最为明显,在正常不过的年份了,每个月的节和气均未打破常规,最符合自然之力与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特征。这样的年份也不易遇到。这是一个顺应自然之年,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庆贺的吉祥丰收希望之年。这一年。春打到了年三十上,正月第一天就进入了一九年的春天的正统第一天,打春不早不晚。若春打到腊月二十五六。就等于冬未过完而春就进來了。若春打到正月初三四,则为已经到春天了,可冬还未过完。

象今年之春打三十头上最恰当不过,最适应物象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符合物象,时令与气温的最佳时令。

象这样的年份,正常情况下,冬天符合时令,物象与气温不会颠倒,当冷则冷,当温则温,它不会有太大的气象变化。也就是说不会有太寒和过温的暖冬现象,即是雨雪不照时令,但寒温不会违背时令的左右。象这样的年景,一般过罢年也不会出现倒春寒,即是开春有雨霜雪冻而不会大冻,不会伤及禾苗和畜牲。而年前因无大寒与暖冬,所以,人畜会自然平安,禾苗会顺应自然而眠长。这样的年份,对牲畜也属自然中和现象,属无利无害无贱无贵的中间平和局势。也即人,畜,禾自然正常年景也。

百年罕见的暖冬天气,对我们的作物带来什么影响

谢谢邀请!

大家好!我是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种植苹果树和花椒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农村,每个农民都知道,冬天就要冷,这样才有利于越冬农作物有很好的休眠,孕育花果。

农谚说“三九不冷,夏不收”,其实很直白的告诉我们,暖冬天气,对于农作物影响很大,会造成无收成的。

暖冬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暖冬天气,影响越冬农作物的正常休眠,过早的进入生长。

越冬农作物,在冬季休眠期,正是花芽0孕育期。正如人必经的十月怀胎一样,只有足够的孕育期,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