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阅读(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已经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告诉我们有与无,就是道,天地之始至今无中生有,有中从无。有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法门。两者辩证统一,矛盾共存,是一种玄幻的东西。因此,对于你的提问,我还是用“道”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道无道,无间道。如果我说有,没有证据,不该妄下结论,如果说没有,意外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还是静观其变,道法自然吧!

老子的道德经总共有多少章道德经上篇其中第三章是励志文吗

巨著《道德经》名满天下,是老子李耳在终南山楼观台所著。然而这篇哲学经典到底有多少章,可能有少数人不知道,看文章时并没有在意有多少章节,或是有些人从来就没有读过《道德经》的全部内容。

《道德经》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有九九八十一章,全篇共计约有五千余字。

老子李耳造像

道德经第三章到底是不是励志文,我们先来读读原文,看一看本章讲的什么,具体的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意义,再做定论。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如下: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如果社会不推崇、不重视有才有德的贤达人士,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互相争着去做贤人;

如果不制作、不炒作、不收藏难以得到的珍贵财物,那么贫穷的老百姓就不会去偷窃;百姓看不到足以引起他们贪心的事和物,那么纯朴的民心就不会被迷乱,并引起焦虑不安。

因此,圣人的治民思想是:去空和卑微老百姓的心念,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消弱百姓争强好胜的意识,弱化百姓的志向,只要百姓有强壮的筋骨体魄能参加劳动就好。

使用各种制度和方法让他们没有太多的认知和欲望。让百姓当中那些有才智和想法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品读《道德经》

如果做好了上面几点治民的基础条件,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了,非但不会因为“无为”而误事,反而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治,使百姓心自然安稳,天下太平。

通过对《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和译文的详细了解,我们不难看出其核心思想有以下几点:

1.使百姓不去争取名誉和地位

通过不提倡和不抬高百姓中有知识有修养的贤达人士、知识分子和有能力的人,让百姓知道做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使百姓失去争取和上进的想法,从而达到天下百姓之中无有贤者的目的。

2.使百姓不去争取荣华富贵

这种封建思想就是王富民贫的思想,不能藏富于民,设法制止高价位的珍贵古玩和豪华用品,从去除奢侈之风上,使百姓无从羡慕嫉妒恨,不生强取偷盗心,从而淡化了贪心与奢求,安心的从事农耕。

3.使百姓卑弱无心争强好胜

让百姓保证有吃有穿就行,保持身体健康,平淡安稳的活着即可,使他们丧失远大的理想与有所作为的志向,不起逆乱之意,常怀谦卑之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4.使百姓无知识和丧失志向

使百姓没有知识和文化,失去更高的认知判断能力,因为知识可以改变普通百姓的命运,相当于釜底抽薪,一旦失去了知识和欲望,缺乏了眼光和格局,即使是

有些先天聪明和富于心机的人,也是无所作为的。

5.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本章的主题思想,但是要无为而治,就必须做到以上几点。这是用制度、法律、文化等方法来治民的一种理念,从而达到圣人不去治,而能达到治理的更好的治。

楼观台老子说经台

综合分析:

《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的圣人思想,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思想,通过对百姓实行弱、贫、卑、愚、淡、安、忍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总结:

通过解析本章的思想观念,我们就会明显看出,这对于百姓而言,并不公平,目的是消弱其志,而不是激励其志。所以说,《道德经》第三章不是一篇励志文。

《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您好,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希望给大家开阔一下思路,其实《道德经》妙就妙在它非教条式的言论,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甘泉,每个人都可以尝到其中的甘甜,或者说都能有自己的感悟,其实无所谓对错,只要从中所领悟的智慧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正向的指引,那就已经很好了!

原文句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古文今译: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我的理解:天地万物开始的时候叫做无,后来又有了,万物产生了,没有无就不知道什么是有,所以我们观察事物要从无和有的角度,常从无中去观照它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它的边际。

比如一个杯子,它为何会产生?是怎么形成的?为何被称之为“杯子”?这是从无中去观照它的奥妙。这杯子出现了,它是怎么样的?都有什么妙用?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是从有中去观察它的边际。

虽然道德经中的智慧确实高深又实用,但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道德经》搞得深奥晦涩难懂,反而是最贴近我们的真实人生和生活,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其他文字,能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实属我之幸事!

谢谢您的提问!

《道德经》第八章该怎么解释讲的是什么道理

谢谢您的邀请!  

本章节也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同样,我们先看看《道德经》第八章的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想,《道德经》里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上善若水”,那么,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呢?为什么悟道人的品性跟水很相近?老子接着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因为水善利万物,它滋养众生,比如它滋养着花儿盛开,小草发芽,树木生长等等,这叫善利万物。如果我们人没有水,很快就会死亡的,人的体内70%的成分是水。你看,水它不会无所作为,水滋养着众生啊,但是它不为自己去争夺,不为自己侵占任何利益,这才是不争的品性。

后一句“处众人之所恶”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