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看图写话太难,看图写话有哪些技巧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小学生看图写话太难,看图写话有哪些技巧

小学生看图写话太难,看图写话有哪些技巧?

1.需要认真观察,简称“看”看图说话,顾名思义就是看着图片说话,讲一讲图画的内容。但是,这个说话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要用通顺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说。看图写话给我们的图片是静止的人或者物,让一位小学生观察可能就是看到图片上画了人或者物,他们不会去联想一些东西,所以很多学生写不出来内容,这是他们不会写看图写话的难点。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根据题目给出的问题为导火口,然后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使图片上静止的物在你笔下动起来,让人一看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目的是培养观察力。学生看到一幅画往往没有概念,这就需要家长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方法。看图写字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环境,猜测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等。让学生有条不紊地对整幅或多幅画面形成完整连贯的认识,使人物形象丰满逼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的孩子还太小。他们处于探索和发现阶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较弱。因此,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和帮助。

3.不能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孩子们只是干巴巴地把屏幕上的场景潦草地写出来,并没有想象得很好。而这对于低水平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体现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根据图片进行合理的想象,在图片后面写下无声的东西,才有话可说。有的孩子写了一段很长的文字,但是全文结尾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句号。有的孩子中间也用逗号,但是作文中间不要用“句号,感叹号”。写作要求通常会促使我们观察图片,注意时间、地点、人和事,想象他们会说什么。

看图写话的技巧和方法

1、仔细推敲写话要求找出要素

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应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

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理清图意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例如给你两幅图,第一幅图呈现了一条小鱼在鱼缸里、一个猫站在鱼缸边上正朝着鱼缸看,第二幅图呈现了一个鱼缸和一只舔着嘴巴笑眯眯的猫。

在观察时,就要对比两幅图的不一样,细心的你会发现第二幅图中鱼缸里的鱼不见了,而猫正在舔着嘴巴。经过你的认真思考,你会想到鱼被猫吃了。图中省去了猫吃鱼的过程,就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理清图的意思。

3、从图中场面及人物加以推测

看图写话要求中常常会问图上是什么时间,小朋友在观察图画时就要从图中现有的一些场面来推测。例如呈现一幅图,公园里人们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还有的在打羽毛球。

从哪里能看出时间呢?小朋友就要仔细观察人们身上穿了什么,如果人们都穿了短袖、还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测是夏天。如果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测是冬天。

4、按顺序观察才能表达有序

看图写话训练的一个重点就是按顺序观察,只有按顺序观察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

按顺序观察常常出现在场面描写中,例如出示一幅图是小朋友们三两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滚雪球。

小朋友在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你的表达就显得条理清晰。

5、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很多同学在写话的时候既表达了图意,也能够有条理地描写,但是语言很简单,仅仅是就图说图,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实想象可以使你的写话充满灵气和活力。

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十个技巧分别是什么

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十个技巧分别如下:

第一、写眼不用“水汪汪”:

写外貌:写脸蛋不要用“圆圆的”,写脸色不要用“红彤彤”,写眼睛不要用“水汪汪”,写嘴巴不要用“小小的”,写耳朵不要用“大大的”,写个头不要用“高高的”,写身材不要用“胖胖的”。

比如写嘴巴可以这样说:爸爸的嘴比河马的嘴还大,打个喷嚏,就能把自己吹到月亮上。比如孩子说妈妈的长头发比绳子用处大,玩跳绳,妈妈只需甩甩头。

第二、写说不要直接“说”:

说话只有干巴巴的几句怎么办?建议是,让人物说话。

记住,一说话,文字就多了;一说话,人物就活了。但是要注意,写话不要直接说,比如小熊说、小狗说、小红说、妈妈说、爸爸说。

而是要加一个动作:小熊笑着说、小狗哭着说、小红跳起来说、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爸爸伸出手说。

还可以加一个表情:“小熊的脸红了,笑着说”“小狗皱着眉,哭着说”“小红惊讶地跳起来说”“妈妈露出微笑的表情,摸着我的头说”“爸爸愣了一下,伸出手说”等等。

第三、写动至少三个“动”:

看静图,脑子里要能变成动的动画片。图上只能画一个场景,脑子里要把前面发生的、后面发生的,都“放映”出来。就像看漫画一样,故事补全。

第四、有问就要有答:

有时,不知道人物应该说点啥,告诉你一个小诀窍:可以让其中一个人物去问。问了,就要答。一问一答,内容增多了,人物不孤零零了。

第五、有头就要有尾:

小朋友经常写着写着,就前言不搭后语。单个句子,都对,但是连起来,却不通顺。

第六、最要紧的句子:

第一句话最要紧。写出第一句,后面句子就跟着“溜达”出来了。第一句话,很简单,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个要素,拼起来。

第七、可怕的毛病:

最可怕的毛病,人物是“木头人”,是“小哑巴”。

一幅保护小鸟的图,一个同学写:“我看到小鸟快掉下来了,我救了小鸟。”这句话里,“看到小鸟快掉下来了”,具体是怎么看到的,看到险情后脸上是什么表情。

第八、写景有两条近路:

写景,很容易丢分,因为有的写景图,只有纯粹的景,没有人物,没有动物。

有两条近路可以帮到小朋友。第一条是“时间路”。比如“家乡的小河”:可以写春天的小河、夏天的小河、秋天的小河、冬天的小河。

第二条路是“空间路”。还是“家乡的小河”:可以写小河的远处、小河的近处。可以写小河的空中、小河的水面、小河的水底。

第九、写物要会想东想西:

写物,也比较讨厌。比如写一个苹果,小脑袋里哪里有那么多词呀,憋了半天,只能写:形状是圆的、颜色是红的、摸着是光滑的、咬一口是甜甜的。

有个好办法,就是学会“想东想西”。

第十、看图写话就三步:

第一步,生一个句宝宝,写一个四要素句子。比如小猴吃桃,可以这样写:早晨,小猴在果园里吃桃子。

第二步,句宝宝长高,加上动作、表情。

第三步,句宝宝变美,加上语言、心理和比喻。

技巧总结:

写眼不用“水汪汪”。写说不要直接“说”。写动至少三个“动”。有问就要有答。有头就要有尾。最要紧的句子。最可怕的毛病。写景有两条近路。写物要会想东想西。看图写话就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