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什么有人又叫琴岛?青岛栈桥谁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青岛,为什么有人又叫琴岛

青岛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座海滨城市,它不但风景漂亮、气候舒适,而且城市规划建设的也极好。但是稍对青岛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青岛还有一个别名叫作“琴岛”,那么这个名字到底有何由来呢?还是只是青岛口音的谐音而已?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首先,对于“琴岛”这个名字确实有着谐音一说,青岛人对于后鼻音常常发音不准确,所以青和琴常常混淆,再加上口音上的音调,所以“琴岛”也就是青岛的谐音。

其次,这个琴岛之名还有一个浪漫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天上的一位琴女在天上奏乐的时候看见凡间有一位出海的青年,英俊又勤奋,仙女动了凡心就下凡与其相好相伴,二人一个出海捕鱼,一个岸边奏琴等其归来。可是好景不长,琴女私自下凡的事很快被天庭知道了,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迁怒于这个捕鱼青年,将其葬身于大海中,琴女在岸边一直弹奏等其归来,可是一复一日终不得归,最后琴女伤心欲绝投海自尽了。后来岛上的村民常常伴着海风海浪声听到琴女的琴声,大家都说这是琴女的悲情切意和思念,所以就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名字,就做“琴岛”。

另外还有说“琴岛”一名是源于其地形地貌,据说俯瞰青岛其地形看起来像是一把琴,所以也就有了“琴岛”之名。

总之青岛被人称为“琴岛”的原因众说纷纭,大概就是以上三种原因,小伙伴们还知道“琴岛”名字的其它来由吗?欢迎给小编留言,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青岛栈桥谁建的

青岛栈桥是章高元建的

资料:

青岛栈桥,俗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市重要标志。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经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现宽8米,全长440米。

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栈桥划波斩浪,像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伫立阁旁,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堤坝,击起万千碎玉;

进入阁内,沿螺旋楼梯登到楼上,四周尽是宽敞的大窗,放眼望去,又是另一番怡人风景,“飞阁回澜”因此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来历:

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

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1年10月7日,小港码头建成,运输物资均由小港码头承担,栈桥的运输功能也慢慢减弱。

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1931年9月,青岛市政当局出25.8万元,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扩建,桥身加长到440米。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

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将桥南端通透部分拆除重建,由34排桩改为16排桩,并新建眺望台1座,同时将桥入口处的6根挡车石柱拆除,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

2013年11月2日,山东省青岛栈桥的桥身部分实现合龙。2014年4月25日,经过11个月的加固维修,栈桥重新运行开放。

扩展资料: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小岛原名就叫青岛,这个小岛因为常年林木葱郁,对面有黄岛,彼黄此青而得名青岛,青岛市1929年建置,当时也是由这个小岛得名而来。其距离海岸720米,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为什么青岛市内三区官方界定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

这有什么异议吗?

本来就是市南,市北,李沧。三区。原来青岛老市区是五区,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行政改革,市北区先把台东区合并了,然后过几年又合并了四方区,而沧口区合并了新发展起来的李村,合并成为李沧区。

崂山区,并不属于市区。它真正应该属于市郊区。青岛市区周边县,崂山,即墨县,胶县。后撤县改区,崂山区,即墨区,这是最晚一个改为区的县。它,还有胶县都是先升为市后才改为区的。

现在,在我的印象里,崂山仍然不是市区。而是郊区,还有大片农田,茶田。这正是郊区的最大特征!按老市区说,一过湛山,就是崂山就是郊区了。整体浮山所都是农村。台东的划分是延安路,四方区的划分,是过了大山就是李村这这了,就是农村了。沧口那边过了胜利桥,就是城阳,就是农村了。老青岛就是这么大点。大致是六七公里乘以十五公里吧。很小的一点地方。我记着七十年代底了,青岛市区人口才一百三十七万人。加上周边才三百万出头。可能到不了三百五十万。顶多。

这个说法可以有,没毛病!

能不能评价一下青岛这座城市以及青岛人青岛适合打拼和生存吗

我是一个地道的青岛土著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的家乡在崂山区,有句话说得好,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青岛这座城市,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特别是沿海地区风景特别的漂亮,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们来青岛旅游观光。

青岛人热情好客,有一颗善良的心。

青岛这座城市不适合打拼,你要是真的有能力,还是去北上广深那里的发展机会多,工资也高随说那边的房价高,而且你的机会多,收入高,发展的机会多。青岛消费高,工资低这是一个普遍的存在现象。

适合居住吗?青岛适合居住,特别是崂山区,某些地方更适合居住,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景,空气好污染少,崂山的房价很高哟。以上只是个人的意见,希望我的回答能满意,谢阅读。

青岛哪里有稍微便宜一点的吃海鲜的地方

感谢邀请,青岛的小海鲜远近闻名,想吃到种类多,品类全可以去劈柴院,台东,八大关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不是在休渔季节,开海季节去青岛或者日照以及其他的海边城市可以去当地的海鲜市场,买了找个小馆已加工那是极好的选择,来日照可找海畔青叔,青叔带你游日照!关注海畔青叔哦

山东济南,中国青岛是什么梗青岛的知名度比济南高吗

这个梗可以忽略不计。

青岛的知名度确实比济南高,因为青岛是深海良港,计划经济时代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出口产品基地。二十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青岛一度沦为半殖民地状态,各国在青岛设有领事馆,所以,青岛的国际知名度比济南高。

所谓山东济南、中国青岛的由来,自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起。当时山东有两支职业足球队,一是鲁能泰山(曾称“济南泰山将军队”),二是青岛海牛(后称青岛中能),但中能的战绩一直居于中下游。青岛的球迷们气不过,编出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