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不三宿桑下(老子化胡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老子化胡是怎么回事

公元520年,北魏孝明帝改元正光,随后大赦天下。随后佛教和道教的头面人物被以庆祝的理由召唤到京城洛阳,他想利用这个机会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大问题:佛教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很幼稚对不对?现在的我们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立者是王室太子悉达多·乔达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释迦摩尼佛。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从此之后,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不但信奉的人越来越多,还同中国的道教、儒学合流,发展出了中国特有的禅宗、净土宗、唯识宗等十个汉传佛教派别。

图1 北魏 皇帝礼佛图

参与这次会议的双方代表是清通观道士姜斌和融觉寺和尚昙谟最。会议一开始,孝明帝就问:老子和佛陀到底是不是同时代的人。道士姜斌先回答:当年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到西域,佛经里的佛陀不过是老子的侍从。所以佛陀和老子是同时代的人。佛陀是老子侍从?按这个推论下去佛教的创出人就是老子,佛教也就成了道教分支。

和尚昙谟最听完自然一百个不服,问道士姜斌:老子出西域传佛教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道士说,我这里有本书叫《老子开天经》,书里面就是这么记载的。和尚又说,我这里也有两本书,《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里面却说在佛陀涅槃四百二十五年之后老子才出生,中间差了四百多年,老子怎么做佛陀的师傅?

孝明帝听完,命道士姜斌拿出《老子开天经》让大臣审阅。经过一百多个大臣的校对,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本伪书,根本不值得采信。道士姜斌拿着伪书蒙皇帝,自然犯了欺君之罪,好在对面的和尚慈悲为怀,苦苦劝说孝明帝。姜斌这才逃过一死。实际上,和尚昙谟最搬出的证据《周书异记》和《汉法本内传》两本书也是伪作。最后辩论以佛教的胜利而告终。

图2 北魏佛造像拓片

为何古人会固执的认为佛教是老子入西域创立的呢?这其实是佛教自己挖下的坑。

梁代慧皎《高僧传》记载:东汉汉明帝梦中看见一个金人来到了他的宫殿。经过大臣指点,他派人出使西域寻找佛陀。这些出使的大臣不负众望,不但从西域把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接了回来,还用白马驼回大量的经书。两位高僧到来之后被汉明帝兴高采烈的安置在了鸿胪寺。鸿胪寺是国家的办公场所,两位高僧总住官府也不是个事,于是汉明帝又下令在洛阳城外修建白马寺。白马二字是为了纪念从西域驮经书回来的白马,寺则来自僧人最先下榻的鸿胪寺。寺本是官府名,从此之后才慢慢成了僧人活动场所的统称。

图3 佛教图

虽然有了皇帝的支持,但是佛教想在中国传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国人的信任问题,当时的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各种学说,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已经十分完备,凭什么信奉外来的佛教、供奉西方的佛陀?

同时,佛教的中许多含义是当时中国人所无法理解的。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空”。《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大般若经》里也有“十八空”的概念。“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也有许多佛教徒弄不清,更别说文化程度不高的古人。恰好我们的道家常说“无”,《道德经》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还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于是很多人就直接把道家“无”的概念套在了佛教的“空”上。

图4 《老子化胡经》残卷,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伯希和敦煌经卷

现在我们都知道佛教的“空”和道家的“无”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空”指的是宇宙诸物的虚无,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而起,也由因缘而灭,这就是“空”。而道家的“无”指的却是类似万物本源的混沌状态。这里面涉及的哲学问题当然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自然更不是古人能弄懂的。同时僧人清心寡欲,和道士的作风派头类似,于是不少信奉佛教的人把佛陀和老子放在一起供奉。佛陀和老子什么区别?管他呢,上香就完了。

一方面是本地人对外来佛教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在普通人的眼里佛教和道家有许多相通之处。佛教信徒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宗教本土化,于是将机就计,借着《史记》中老子出函谷关的传说编造了一个老子化为胡人创立佛教的故事。

老子化胡的故事在中国传开之后对佛教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既然佛道同源,那信佛就是信道,供奉佛陀就是供奉老子。看不懂佛经?没关系,参照《道德经》就行了。

图5 《老子八十一化图說》清末民国间刻本

虽然道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发展为道教是东汉末年的事。而此时的佛教已经靠老子化胡说立稳了脚跟。

所以事情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就十分诡异,先是佛教傍着道家的大腿传播,而由道家衍生出的道教在看到佛教势头太盛之后又想拿老子化胡的传说压佛教一头。真是应了老祖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

虽然被道士姜斌当作证据的《老子开天经》当场就被证伪,但是佛、道之间的争论并没有停止。直到明朝依然有人相信老子化胡的传说。崆峒山老君楼中的《老子八十一化图》作于明朝嘉靖年间,其中从二十七化开始老子就进入了西域,在图中老子不光度化了佛教发源地的国王和王子,还做了《光明经》、《涅槃经》等多部经书。

文:刘不成

参考文献:《心经》《大般若经》《道德经》《高僧传》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形容“向往安静快乐的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杜甫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白居易静里悠然心自乐。――许有壬惰慵虽可嘲,安静良足喜。――陆游云徐无心澹无滓,史君恬静亦如此。――王安石

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就消失了,去哪里了有没有可能被野兽吃掉了

快速浏览】

  • 神龙见首不见尾

经常有人会问,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各种解释都有,但是我注意到了哲学家的解释:“这里是无穷的辫证迷雾!”

所以在这云遮雾障的二千多年中,老子乘青牛时隐时现。如此高人,仙踪何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老子天下第一

无论这个世界如何神秘和丰富,但人类的哲学只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老子哲学。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世人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全世界最早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他的生平事略已难祥细考证。

根据巜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

他曾在周朝做过“守藏室之吏”,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官员。在东周首都洛邑进修求学之际,进入周天子保存典籍文献的“守藏室”工作,得以见识最高级别的典章制度、政治兴亡的有关档案,他孜孜不倦的博览群书,用功学习,学问渊博,见解深刻!

在春秋时期,周室衰败,各地封王早就不把周室的存在放在眼里,令人忧虑的是周室内部也发生动乱,未卜先知的老子觉得自己该走得了,于是丢下铁饭碗,骑上一匹青牛,只身前往西域(秦地),而函谷关是必经之关隘,仅仅一条小路通向西域(秦地)。

函谷关的守备长官名叫尹喜,他是一个知识型官吏,精通《周易》,他一早来到城头暸望,古代时兴“望气”来预测一些事,只见东边于碧空中一团紫气自东向西直奔函谷关而来,他突然记起昨晚上的龟纹显示的巜乾卦》中的第五爻,这是上卦的中位。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尹喜大喜,料定今天有圣人路过这里,于是赶紧叫清洁工洒扫细黄土路面远达四十里。夾道焚香,自己率大小官员,名望人士,侍立路边恭候光临。

终于望见老子骑青牛款款而来。

尹喜飞奔下楼,打开城门,请老子登上城门楼中客房坐定,端茶倒水,洗手净面,老子不卑不亢,一切尽在不言中。

尹喜面对老子纳头便拜说:“我仰慕你的道德学问,想拜你为师。”

老子说:“我己老了,腹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