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胤祥因雍正得以善终,为何子女却大都结局悲惨
发布时间: 2023-07-06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730年5月),圣祖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被人称为“拼命十三郎”,生母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胤祥与胤禛的关系最为亲密,尽管他俩不是一母所生,但自小就兄弟情深,雍正待他也非比寻常。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胤祥一如既往的支持四哥胤禛,是胤禛最为倚重的力量,从来不曾动摇过,犹豫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老四胤禛终于继位,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新掌门人。胤祥即刻就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的政务和军务,帮助雍正迅速稳定局面。

       在满族八旗中,胤祥的地位是非常尊贵的。可以说,很多人都是他带出来的士兵。因此,雍正即位时,胤祥相当于掌握了清朝的军事力量,这是稳定的根基和保障。

      因为胤祥对雍正王朝无可代替的巨大作用,遂得雍正皇帝世袭罔替的许可,成为了铁帽子王,大清建国以来的第九位铁帽子王,非常难得,非常高贵。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去世,时年仅45岁。雍正悲痛异常,着其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点需要重点讲讲。

      在封建时代,为了避皇帝的名讳,皇帝登基后,兄弟们都会改名以避名讳,胤禛的兄弟们都是“胤”字辈的,在他登基后,全部改为“允”字辈。老十三允祥去世后,雍正特意准许改回“胤祥”安葬,成为大清臣子中不避皇帝名讳的唯一事例,可见,雍正对他的宠信和情意。

      胤祥总共有九个儿子,有四个儿子都在幼年早逝,还有两个儿子分别在雍正六年和雍正七年死掉。所以,等到胤祥去世以后,他只有第一个儿子弘昌,第四个儿子弘晈和第七个儿子弘晓还在世。

        然而,剩下的这几个儿子,在胤祥去世后,雍正给予了关照。可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过的却并不如意,遭到了乾隆的排挤和打压。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乾隆,而是他们几个非要和乾隆对着干。到底干啥了?胤祥留下的几个儿子,帮助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去谋反,这就玩得过啦!所以,乾隆知道以后,也没有手下留情,毕竟这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原谅的。

       弘皙谋逆案发后,胤祥的长子弘昌就被乾隆革去了贝勒的爵位,逝于乾隆三十六年,终年66岁。他是被卷入弘晳案件的四位同辈参与者中,惟一一位身后未得赐谥者,看来乾隆对他怨恨最深,到死也不原谅。

        胤祥的第七子弘晓,是雍正亲封的怡亲王,承袭了胤祥的爵位。雍正在胤祥死后下旨: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弘晓遂承袭怡亲王,有雍正的扶持在前,加上弘晓为人低调,并没有卷入乾隆时期的谋逆案。加上弘晓继承了他父亲的艺术才能,书画精通,醉心于艺术,乾隆也对他比较放心。

     而弘晈是怡亲王胤祥的第四子,生母是嫡福晋兆佳氏,在胤祥去世不久,他就被雍正封为宁郡王。当弘皙逆案发生后,乾隆本想将弘晈革除王爵,但“此王爵,系皇考特旨,令其永远承袭”,故从宽保留郡王爵位。弘晈,死于乾隆二十九年,终年52岁,赐谥良。

       胤祥的女儿有四个,第一个被封为郡主,嫁精奇哩氏萨克慎,在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五日去世,享年74岁,是胤祥最长命的女儿。

         第二个女儿也被封郡主,,嫁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但在雍正四年时就死了,仅20岁,还在胤祥在世时。

      第三个女儿更不必说了,2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她死的时候还是康熙五十年。

       第四个女儿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也就是电视剧中承欢格格的原型,曾经被雍正皇帝亲自抚养,被封为和硕和惠公主,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她在雍正九年的时候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年仅18岁,比她的父亲胤祥仅仅晚了一年。

        所以,老十三胤祥儿子共九个,女儿共四个。可惜儿子死在他前面的就有六个,女儿死在他前面的就有两个。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