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翰林院孔目是多大的官?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次日,蔡九知府升厅,便唤当案孔目来分付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清代翰林院孔目是多大的官

清代翰林院孔目,如果是满员的话(满洲八旗出身者)为从九品,汉员的话为未入流。

【孔目】官吏名。唐朝始置。诸府州及方镇皆置孔目院,设都孔目一员,下设孔目若干,掌文书簿籍或财计出纳之事。因军府细事皆经其手,一孔一目无不综理,故名。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集贤书院曾置,一人;左右神策亦各置二员。太常寺、宗正寺等亦置。宋朝置为吏员。学士院、三司、开封府、殿前司、马步军司、崇文院、三馆均设,掌稽核文簿。金朝设于司、府等官署。地位高于一般吏人,掌呈覆纠正本案文书之事。明朝置为翰林院首领官,未入流,掌传达、文移、会计、簿书之事。建文(1399-1402)中曾为典簿。成祖即位,复旧制。清置于翰林院下典簿厅。顺治元年(1644年)置汉员一名。十五年定满、汉各一名,满员为从九品,汉员为未入流。与典簿共掌章奏文移。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次日,蔡九知府升厅,便唤当案孔目来分付道

主要原因是,宋江酒后题反诗,意图谋反。而戴宗和他同流合污。一起密谋造反,帮助宋江逃脱。如何获救的:晁盖带领梁山好汉下来江州劫法场才救了他。

如何看待《水浒传》中的铁面孔目裴宣

《水浒传》中,通过铁面孔目裴宣这个人物,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映射出水泊梁山存在的问题。

一,晁盖设置铁面孔目裴宣为军政司的初衷。

裴宣,之所以绰号为铁面孔目,说明了他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孔目,是个官吏名称。所谓“孔目者如一孔一目,无不经其手”,说的是官府设有孔目的那一层次里,凡事都要经过孔目之手,孔目是无孔不入的。

《水浒传》里,梁山泊林冲、武松、宋江、戴宗等人都被孔目设法斡旋搭救过,免于了死罪。卢俊义却是遭到孔目挑唆,被官府打得死去活来。

看来这孔目一职,在主官那里是说话很有份量的。

裴宣上了梁山,晁盖就任命他担任赏功罚罪的军政司。

裴宣有铁面孔目之名,又在梁山泊行使赏功罚罪的权力。看来梁山泊最高领导层是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论功行赏,有罪必罚的法治体制了。

杨雄、石秀上梁山,因为时迁偷鸡被祝家庄活捉,折了梁山泊锐气。晁盖一怒之下要把他二人推出去斩首。

宋江对杨雄、石秀说:“兄弟休要多心,只因梁山泊新设了裴宣为赏功罚罪军政司,便是宋江,倘有过失,也须斩首。”

晁盖统领下的梁山泊,是严禁下山劫富济贫的头领杀人害命的。晁盖曾经把这一条定为梁山泊第一律条,任何人不得违反。

笔者原以为这赏功罚罪军政司一设立,梁山泊管理定会有章可循,虽人人踊跃,个个争先,不欺压良善,而不滥杀无辜的局面定会迅速形成。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二,罚罪,铁面孔目裴宣根本无法插手。

按照梁山泊天王晁盖的规定,滥杀无辜是大罪。

但三打祝家庄后,李逵为所欲为,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把整个扈家庄的人全部屠戮干净了。

宋江轻飘飘地问了几句,不了了之。

有人说,李逵杀尽扈家庄的人是对抗宋江强占扈三娘,故意让宋江难堪。

宋江是不是想把扈三娘占为己有,那是一回事,李逵屠杀百姓又是一回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李逵戳到了宋江的痛处,宋江就有权免了李逵的罪过。那还要赏功罚罪的军政司干吗?

铁面孔目裴宣的所谓赏功罚罪军政司,该罚谁的罪,不罚谁的罪?

宋江上下嘴唇一碰,杀尽一庄百姓都不算是罪了,那什么样的罪才该罚?

宋江第一次带兵出战,晁盖原定的规矩就被打破,刚刚任命的赏功罚罪的军政司就形同虚设。宋江自己说的“便是宋江,倘有过失,也须斩首”,不过嘴说给鼻子听,做不得数的。

宋江做了结论,裴宣还能怎样?

所以,罚罪,铁面孔目裴宣根本无法插手。

三,赏功,铁面孔目裴宣更没那个权力。

宋江在江州被众好汉劫法场救上梁山,曾说“梁山泊旧头领在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在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论功行赏另行定夺位次。”

关胜进犯梁山泊的时候,也有一段文字写到秦明接战关胜,林冲“怕秦明夺了头功”,拍马挺矛直取关胜。似乎梁山泊真的是论功行赏。实际上是瞎扯!

关胜被捉上梁山,只是有个“擒水火二将”单廷圭、魏定国的功劳。林冲“大小五七十战,未曾挫了锐气”,战功赫赫,如何反倒排在林冲前面?

《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董平、张清、龚旺、丁得孙投降了梁山泊,七十回一百八将座次排定,董平等人寸功未立,有五虎将的,有八骠骑的,龚旺、丁得孙也排在第七十八、七十九名。赏功,与铁面孔目裴宣有何相干?不就是宋江、吴用装神弄鬼,指鹿为马,说什么是什么?

四,《水浒传》中,铁面孔目裴宣存在的意义。

水泊梁山与宋朝廷官府,从军政司裴宣这个角度看,其实并无区别。

裴宣人称铁面孔目,本为人忠诚耿直,刚正不阿。因不容于贪官,被刺配沙门岛。属于《水浒传》里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人。

裴宣在官场中碰壁了,到了梁山泊,痛定思痛,再冷眼旁观宋江、吴用等当权派以及梁山的现实,他应该十分明白,自己走出的大社会和走进来的小社会并无区别。宋江、吴用与自己以前打交道的上司也没什么不同。

水泊梁山无非整个社会的缩影。这可以说是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致,也可以说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揭露。

在这种情况下,裴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情理之中。对于所谓赏功罚罪是否名副其实,裴宣没有像以前一样死心眼,正是他的聪明之处。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道理他不会不明白。

历史上的孔目是什么官职

孔目原指档案目录。唐代州、镇中设“孔目官”掌六书。

“孔目”之意,据宋人胡三省说:“孔目者如一孔一目,无不经其手”。宋以后渐不用此名,独翰林属官有孔目,北宋於三馆书院设孔目官,掌管图籍。南宋设都孔目、副孔目,秘阁设都孔目,副孔目2人,管理图籍。清代翰林院设孔目,满、汉各1人,从九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