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图片真实(端午节马上到了,你们那里包粽子都用什么外皮做包装呢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端午节马上到了,你们那里包粽子都用什么外皮做包装呢

说起包粽子,上次亲手包粽子好像已经有将近快10年了吧,时间过的真快。

现在市面上见到的粽子大多数都是用大片竹叶包的粽子,而我们家乡四川安岳那个小地方我们用的是斑竹壳包的。

我小时候大概八九岁的时候就学会包粽子了,这是真实的,绝对没有吹牛。小时候跟着奶奶在农村生活,家里还有祖祖(我们那这么叫的,也就是爷爷的妈妈),以前每年端午节都是她包的粽子,我也就是跟着祖祖学会了包粽子。

我们会提前很早背个背篓就去竹林里面捡斑竹壳,提前晒干放起来,还要割几张棕叶子去掉中间那根茎,然后一起晒干,因为棕叶韧性很好,捆粽子那绝对是一等一的好用,而且包好后一串一串的,特别安逸。

到端午节了,把晒干的斑竹叶,和棕叶一起拿出来泡洗干净,泡过后的斑竹叶,变得柔软一点更有韧性,包起来不易破。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灌糯米,喜欢的可以加红枣,或者腊肉,做成各种口味,然后盖起来,大拇指和食指一捏,然后一折,,然后用棕叶一捆,就做成了。(说起来是很简单哈,但是就关键是在捏那,一个粽子好看不好看关键就是在捏那,还有捆的时候,捆哪两个角才不会散开)我可是学了很久才学会的。

想学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我可以教你,刚刚大概用纸包了一个,有那么个意思……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喜欢的朋友们麻烦点个赞……







包粽子糯米要控水吗

你好,我是家厨美食,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包永粽子糯米需要控水吗)这个问题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来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我国的南北方饮食文化有一些差异,今天我代表北方地区推荐一种江米小枣粽子的制作方法,请看下面详细的步骤,制作过程因为地域不同,可能会有些差异
食材:江米,小枣
工具:提前煮好的芦苇叶,芦苇叶经过高温煮过在包制过程中不易开裂
做法:1.准备空盆一只,放入江米加冷水泡一个小时左右,让江米吸收水分
2.把小枣洗干净,放入泡江米的盆中一起浸泡
3.芦苇叶一般时候都是提前煮出来叠好的,我们这里就忽略不讲了,包粽子的手法不太好用文字描述,相信大家也都会做的,稍后上图解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端午节快到了,你会回农村和父母一起包粽子,陪他们过端午节吗

感谢邀请!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回家一起团聚的日子。所以在端午节这天,我一定会回农村老家陪父母一起包粽子的。

节日里没有父母的陪伴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身在外地我看着别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快快乐乐,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许这就是中学时语文书中所说的“乐景衬哀情”吧!

“离家太远会忘记故乡”,所以我要常回家看看,况且我离家也不是很远,只有一百多公里,我在一家工厂上班,端午节足足放3天假,来回只需要一天不到的时间,我可以在家呆两天,在这两天我会陪着父母一起包粽子。

额!应该是学包粽子,我还不会包粽子,以前每天都在家就没想过要学,每年端午都能吃到父母包的粽子,每次都是在一旁看着父母包。而现在不得不学包粽子了,因为在家时间太短,只能在家吃两天粽子了,虽然临走时父母也会让我带一些,但是吃完之后还想吃,所以端午我要回家跟父母学习包粽子,想吃粽子的时候就自己包一些解解馋。

等我这次学会了,下次端午我一定要亲自包粽子给父母吃。回一次家不容易,节假日一定要好好珍惜,多回家陪陪父母最重要。

农村里碱水粽为什么好吃些包粽子用的叶子是不是不一样

碱水豆沙粽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粽子,因为做粽子的糯米泡过碱水,煮熟后粽子色泽橙黄,晶莹透亮,入口软糯,味甜,而且有种特别的香味,口味也有很多种,豆沙红枣等。我们家乡做碱水粽子都是自己烧的灰泡的碱水,不同的植物烧出来的碱水口感也会有点不同,但是包粽子的叶子我们这里都是用同一种的,粽子好不好吃似乎跟粽叶的关系并不大。

现在在农村过端午节还有人用“草木灰”包粽子吗这种粽子有什么好处

现在还有人用草木灰水包粽子,我的妻子还常用。在农村城镇,不但端午习惯包粽子,过年,清明,中秋,冬至,办大小喜事也习惯包粽子。吃粽子耐饱,更耐藏,要是用草木灰水做的粽子更利于储藏,十天半月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出门在外,带着粽子是最简单又经济的,我出门在外几天,为省钱就常带粽子,不饿饱肚又经济便利。

现在有的人包粽子,会用一点食用碱,而在农村老人,常喜用石灰碱水,或草木灰碱水,禾草灰,花生苗,黄豆苗灰碱性更足,更易找到,自小就见母亲用新烧的禾苗灰滤水包粽子,后来又常见妻子用黄豆苗灰滤水包粽子。

用草木灰滤碱水来包粽子有两大好处,一是使子颜色变得金黄美丽,更能刺激人的食欲,特香醇腻一些,一是更利于储藏,经用草木灰滤碱水做的粽子能储藏更久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收藏半月一月再吃都不成问题。碱水能杀菌,不生细菌,有起防腐作用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