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狼图腾?狼图腾内容概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电影狼图腾

几分钟之前看完了期待已久的《狼图腾》电影版。
  跟原著有很大出入。
  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四年级。童年时别人家的爸爸给女儿买插画版的安徒生童话,我爹给我买三字经。人家生病了老娘在旁边读寓言故事,我父王在旁边给我念武侠小说。
  so……
  我成为了一代奇葩。
  不扯淡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邻居姑姑那里,当时的封面实在是抓住了我幼小的心灵,于是我借回去了。
  根本就看不懂什么,到了初一重读时,印象中也只是第一个场景。茫茫草原,那个懵懂的年轻人跟着阿爸趴在那里偷偷观察狼群围猎……
  就此,那一个关于人与草原的故事拉开序幕。
  陈阵,原著中那一个对狼各种痴迷的男人。他爱狼,他也怕狼,他崇拜狼,他也杀过狼;他视狼为朋友,却也亲手打死了它。
  原著中没有嘎斯迈与陈阵的莫名情愫,只有长嫂如母一般的敬重和蒙古女人柔中带刚的体贴。
  书中描绘了一个青年单纯却被复杂社会环境左右的信仰。
  电影却加入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与纠缠。
  爱情,利益,牺牲,挣扎,利用,放弃。
  作为一个原著党,我却并没有如大部分原著党一般因为这段乱入的感情咬牙切齿。电影给了人画面,却剥夺了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于没有看过书的影迷来说,这无疑是电影中值得注意的亮点。但文字的张力是无限的,如果你看过这本书,那么作者的技巧足以让你在脑海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画面,你可以用你的想象去填满字里行间的缝隙。
  电影中,或许是时间问题导致了整个故事节奏的莫名加快,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并非那么完美。很多原著中十分重要或者可圈可点的情节或场景,在电影中却并未如读者想象中一样发挥的那般淋漓尽致。
  杨克在电影中似乎成了一个绝对的配角,但是凡是看过《狼图腾》的读者都会永远记得他为天鹅的死亡和中国最后一个天鹅湖的沦陷而流下的泪水。他和陈阵一样,有着一个青年自己被现实生生捏碎的信仰与希望。
  白毛风里狼群歇斯底里的报复,在原著中似乎并没有造成巴图的死亡。我记得十几年后陈阵与杨克回到草原,还和巴图一起喝酒聊天,而那个单纯的姑娘也并未与杨克发生关系。那本书已经不在这里,我没有办法求证。原著中惊心动魄的场面,血腥暴力的气息,奋力挣扎的苦楚,被豁烂肚肠的痛苦,死生一线的徘徊,誓死维护的忠诚,电影似乎并没有给我这样的震撼。
  但是最大的变动不是巴图的死亡,嘎斯迈与陈阵的感情或者说情节的乱入。
  而是小狼的结局。

狼图腾内容概括

  《狼图腾》电影:1967年,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从北京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在大草原上,他们结识了蒙古族牧民毕利格一家,也见识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对这一物种有了强烈的兴趣,甚至有了想自己养一只小狼的念头。就在此时,一群外来人贪婪地掠夺了狼群储存过冬的黄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生产队员更是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狼图腾》书籍: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如何评价《狼图腾》这部电影

       个人感觉问题还是出在剧作上。影片开始,男主和哥们被发配到草原,听到草原上狼的故事。先是一次近距离接触,然后掏狼崽,并很戏剧化地弄到一只活的小狼崽私养。故事到这里虽然波澜不惊,但好歹还算有事件和张力,并留下了悬念。主悬念,狼的报复――场部主任在黄羊被偷的情况下还要把狼仔一网打尽,阿爸说狼要报复的。次悬念,男主的小狼能否平安养大?再次悬念,男主和蒙古姑娘(其实是嫂子)的感情发展。
  狼马大战一场,看场面肯定花了大钱。对草原上人与狼的生存关系有所体现,也是对上面狼的报复的呼应。此外,蒙古男人死了,男主追求蒙古姑娘更方便。到此为之,谈不上多好,但也中规中矩。但是从这之后,故事便一泻千里。不是流畅得一泻千里,是水得一泻千里。看看后面中间部分都说了什么吧。
  第一件,能不能养狼崽。挖个地洞养着,怕人发现。结果真被人发现了,场部主任居然哈哈一笑,我准了!屁事没有。阿爸也反对,说狼是他们的神,怎么能圈起来养呢?男主一认错,老人家讲了讲当年,也没事了。  第二件,怎么养狼崽。狼吃肉,不吃菜,所以男主省下自己嘴里的肉全喂小狼了。带它出去溜,教它游泳。说是辛辛苦苦,也没见多辛苦,跟领条狗差不多。
  第三件,男主和蒙古姑娘。先前都没怎么互动,忽然就说我喜欢你跟我好吧,这汉人原来比草原民族还开放……
  第四件,阿爸告诉男主有个天鹅湖多么多么好,结果去了一看,场部主任带着大部队来垦荒,把地方占了。阿爸等人悻悻退去。
  第五件,狼群偷了垦荒人养的羊,垦荒的要报复,杀了男主的狼。还是场部主任有威风,来了就喝止住了。垦荒的人用各种方法下套子杀草原上的狼。狼倒是杀了几只,可也把阿爸饶上了。
  第五件,狼崽大了,狼性难驯,咬了男主。姑娘说,狼牙有毒,不打针就死。无奈针都被你们东边来的人用了,只好用土法治疗。未几孩子又被咬了,姑娘说孩子死就杀了你的狼。男主急吼吼赶到医院要青霉素,大夫说,最后一针给你打了。咦?之前不是就没有针了么?男主不是土法治好的么?跑到另一个医院,闹了一通,要来了青霉素。孩子无恙。再去看狼,没了。以为姑娘终于把狼杀了,结果姑娘很是淡然,我把狼放了。
  然后呢?
  一般人说话,总是要有点逻辑性的。比如你用因为开头,后面总要有个所以。说了虽然,那后面就应该有个但是。可如果一个人说话总是这样的--
  “因为我爱你,咱中午吃点什么呀?”
  “虽然我很穷,打倒美帝国主义!”
  这人脑子肯定有问题吧?

电影《狼图腾》与小说有哪些出入

我认为电影《狼图腾》和小说对比,虽然大主题上,做到了,基本同步。 但在一些具体的,故事情节的处理上,却有很多不同。小说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描写人类,自然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陈阵在小狼的成长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从一开始他要驯养狼的动机来看就是错误的。在小狼长大后,陈阵对小狼就更难以割舍,后来他拔去了狼牙的牙尖,就更有理由让小狼留在自己的身边。人往往对自己某件东西付出越多,他就会越喜欢这件东西。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人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超越自我,陈阵爱小狼,但是这种爱只能算是据为己有的爱,自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