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天皇(如何评价明治天皇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这个日本历史和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天皇,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重新夺回了被德川幕府掌控了两百多年的统治权,并实行了19世纪的一次最伟大的改革,使日本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并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而在经历这一切的过程中,他也由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懵懂少年的成长

1853年,日本正经受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7月,美将佩里带着四艘冒着黑烟的大船和日本必须同意通商的决定,来到了日本江户附近海域,让闭关锁国已久的日本大为震惊。而在近邻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又时刻提醒着天皇、幕府和日本人民,如果不能给佩里一个满意的答复,很可能今日被瓜分的中国就是明日的日本。想到这一点,孝明天皇就禁不住叹气,觉得他的生活简直就像当时的闷热天气,有一股难以言说的抑郁。自神武天皇建立日本以来,天皇统治已持续了两千多年,可到了孝明天皇这里,日本早已是幕府的天下,他只不过是个傀儡。如今日本外忧内患,人民也过着疾苦的生活,作为天皇却什么都不能做,为此孝明天皇焦虑不已。

1852年11月3日孝明天皇的第二个皇子出生了,这个孩子的母亲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母亲只是典侍,即众多嫔妃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而她的儿子也不会继承天皇的大位,何况这个孩子还天性羸弱,屋内稍微有些声响就嚎啕不已,所以这个婴孩并没有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而随着他的四位兄弟的出生,这个孩子几乎被人忘却了,直到1860年。

1860年的日本更加动荡不安,保幕与倒幕的呼声此起彼伏,起义与暴动也时有发生。此时皇宫内也是一片混乱,因为孝明天皇的五个皇子先后夭折,继承皇位的大任就落在了那个身体瘦弱,母亲只是个平凡典侍的宫身上了。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无子的英照皇后过继了宫,并赐名睦仁,从此注定了这个孩子不平凡的一生。

孝明天皇是一个顽固的保守派,虽然他也感叹天皇权力的限制,但却完全不支持倒幕,所以倒幕派自然将希望放在了天皇继承人的身上。在睦仁的成长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清晰地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但却十分聪颖。在日本面临大变革的时代,维新志士们推测,他将来必会成为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天皇,所以有意地让他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

1867年,孝明天皇因病去世,年仅15岁的睦仁登上了天皇宝座。翌年1月9日,举行践祚典礼,成为明治天皇。当时正是倒幕运动发展的高峰,这个15岁的天皇,还没有确立他自己的思想,这也成了倒幕派的依托。在倒幕派的鼓舞下,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断然实施了“王政复古”,将江户改名为东京,并改年号为明治,从此揭开了日本历史的新篇章。

明治维新

在明治执政初期,日本政治基本上是改良派、大名和公卿的松散联合。但是随着倒幕的成功和新政府的建立,天皇手中无实权的情况有了改变,明治天皇也渐渐了解到日本的现状,并且明晰了心中的方向。1868年新政府一成立,日本政府就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五条誓文》,明治天皇还在紫宸殿向天地之神立下了重誓: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上下同心,大展经纶;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求知识于世界,以振皇基。

从本质上来讲,《五条誓文》是新政府上台之后的第一个具有政治纲领性的文件,它确立了新政府以后的工作方向。随着倒幕派掌握了政权,同年6月,新政府又公布了《政体书》,开始为一系列的改革做准备。

1868年1月,倒幕派与保幕派之间发生了戊辰战争,幕府被彻底打败,新政府完全掌握了政权,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而以明治为首的维新派则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一道道政令从皇宫中颁发出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让各藩以及人民又大吃一惊。

在当时的封建制度下,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就要废除藩制,解放土地,这也是改革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一项。明治天皇以及维新派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实施上,他们采取了削藩置县的政策,剥夺藩主们的土地、人民所有权,使他们迁往首都居住。继而在原来的藩地上设置了3府72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从此,日本结束了漫长的封建领主制体制,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后来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改革首战告捷的情况下,明治政府又紧锣密鼓地推行了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彻底改变了日本的面貌。其中通过实施废除土地买卖禁令,将土地收归了国有,使用者必须向国家交纳地税等政策,扩大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文明开化政策是指日本以国家派使团的形式向欧美国家学习,这为日本带来了西方文明的全新空气。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明开化政策的推动下,明治天皇倡导日本取消儒佛文化在日本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引入西方的思想文化,建立了新教育体系。但与此同时,日本也留存了浓厚的专制思想,如对天皇个人的神化思想等,这些都使它并没有真正地“脱亚入欧”。

总之,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各方面的成功,为日本在20世纪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治日本的舵手

明治天皇可以说是日本天皇中最特殊的一位。明治初登皇位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少年,对维新与保守根本没有任何概念。但是在历史洪流的推动下,他被动地踏上了维新的征程,并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舵手。

在天皇制度上,他采取措施加强专制,并逐步将天皇神化。明治维新前,日本允许女性登上天皇宝座,年号也可以变更。但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只能由男性担任,也规定一个天皇只限一个年号。明治天皇将天皇从傀儡的窘境中解放了出来,并制定了皇室制度的基本法律,从此确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此外,明治天皇在日本新制度的确立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倒幕运动的象征力量,在维新运动中成为了总后台,也是日本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从日本国内来看,他的措施与政策取向,使维新运动少了许多波折和不确定因素,从而促进了日本的崛起。从世界范围来看,明治维新的成功,第一次证明了东方同样也可以实现工业文明和现代化。

但我们不应忘记,正是在明治天皇统治时期,日本开始大肆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近邻国家进行侵略,给这些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当年光绪皇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差距是隔着一个慈禧的差别吗

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清朝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之间的差距,绝不是中间隔着一个慈禧这么简单。

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皇帝已经25岁了,且已经当了20年的皇帝。虽然光绪皇帝并不拥有实权,但是20年的皇帝生涯,光绪皇帝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此外,在戊戌变法之初,拥有实权的慈禧太后本来还是支持光绪皇帝的。

而反观明治天皇,明治维新的时候,明治天皇还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并且还是刚刚登基为天皇的。而明治天皇登基的时候,除了有名义上的号召力,实际上也并没有掌握到实权。幕府失败以后,日本的实权其实掌握在日本各个藩的实力派手中。换句话说,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明治天皇其实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傀儡,其能够动用的权力远远低于光绪皇帝。

更何况,在戊戌变法的时候,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列强几乎是全部支持光绪皇帝的,反对光绪皇帝的列强几乎没有;而明治维新时期,对明治天皇提供支持的只有英国,其他的诸如法国,反倒是还支持幕府势力的。

因此,在变法之初,光绪皇帝的处境其实是远远好于明治天皇的。

光绪皇帝最终失败,其根本点并不在于慈禧。而是当时的整体情况决定的。首先,戊戌变法之时,清朝的守旧势力非常强大。而变法,首当其冲就是要触及到这些守旧势力的利益,这些势力才是阻扰戊戌变法的根本势力。甚至连慈禧本人,也是在这些势力的活动下放弃支持光绪变法的;此外,参与戊戌变法的人物级别太小,势力太弱。整个戊戌变法,几乎没有一个朝廷大员参加,前前后后一直是那几个小人物在行动。而这几个人,官职最大的如谭嗣同等,仅四品小官而已,其他的则更小了。更何况,戊戌变法之中的很多人,比如康有为等人,说得直接一点仅仅是投机人士而已。

相比较之下,日本的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