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克拉科夫城市怎么样,物价高吗?克拉科夫的克拉科夫古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波兰克拉科夫城市怎么样,物价高吗

克拉科夫在1320~1609年是波兰的首都,现在是波兰的三大城市之一,克拉克夫的物价很低的,吃东西的话,类似国内宜家那种美式的热狗,一个才不到2元人民币,加上蔬菜和沙拉酱不到4元。鸡肉大约7-8元人民币每斤,猪肉10元每斤,鱼类也都很便宜,酒也不贵,在当时要是买一些大牌的护肤品很多也都比国内便宜。4星级酒店加上很丰盛早餐的城边300多元每间!城市中心400元!

克拉科夫的克拉科夫古城

古城克拉科夫位于波兰南部维斯瓦河上游左岸,距华沙约250公里。它是中世纪古都、波兰第3大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以历史名城和文化中心而闻名。
克拉科芙是波兰最大的文化、科学、工业与旅游中心,曾是波兰的首都。
公元7世纪时克拉科夫建成,公元10世纪末克拉科夫并入波兰国家版图之前,维斯瓦公爵已在此建都。
从“复兴者”卡齐米日国王(1034~1058年)起克拉科夫成为波兰首都。
从1320年起克拉科夫为国王的加冕地。
1794年科希秋什科起义以克拉科夫为中心。
18世纪当时的统治王朝迁都华沙,这座风光了将近700年的城市就这样被人遗忘了。
波兰被瓜分后,克拉科夫隶属奥国;二次大战期间,又被并入德国版图的“总督辖区”,当时克拉科夫是波兰最大的抵抗中心之一。
奥古斯都二世(强力王)死后,波兰衰落,克拉科夫和华沙也结束了大城市的地位。1770、1774和1792年三次瓜分波兰,把克拉科夫地区划归奥地利名下。1918年波兰独立,克拉科夫才重新成为独立波兰的重要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克拉科夫的250,000总人口中有60,000名犹太人。战争初期,数千犹太人逃离克拉科夫。
1939年9月6日,德国军队占领克拉科夫,立刻开始迫害城内的犹太人。10月下旬,纳粹将克拉科夫作为普通政府的首府,使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受到更恶劣的迫害。一个犹太人委员会成立了,并于11月28日正式成为犹太居民委员会。12月上旬,纳粹执行了一次恐怖行动,这次行动焚毁了几座犹太会堂,许多犹太人的财产也遭劫。
1940年5月,为了使普通政府的首府没有犹太人,纳粹开始把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驱逐到附近城镇。到1941年3月,约40,000名犹太人被赶出家园,只有11,000人留在克拉科夫。在驱逐期间,纳粹剥夺了犹太人的全部财产。同月,德国当局在克拉科夫南部建造隔都。3月20日,一面墙和带刺的铁丝栅栏将隔都封锁起来。克拉科夫剩下的犹太人与附近社区的数千犹太人一道,被迫迁入隔都。到1941年末,隔都关押了约18,000名犹太人。他们生活在拥挤不堪和肮脏的环境中。此外,为了利用廉价的犹太劳动力,德国人还在隔都内建了几座工厂。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隔都内创办了几个犹太组织。其中著名的有犹太社会自助社和关爱孤儿联合同盟。
1942年3月19日,德国人发动了一次恐怖行动,打击隔都内的知识阶层。在这次名为知识分子行动中,约50位著名犹太人遭驱逐,他们最终死在奥斯威辛。5月底,德国人开始将隔都内的剩余人口驱逐到灭绝营。这次行动始于5月28日,由盖世太保、常规警察和军队共同执行,一直持续到6月8日。有300犹太人在行动中被当场杀死,另有6000人被驱逐到贝乌热茨。其中就有犹太居民委员会主席阿图尔罗森茨魏希,他拒绝与德国人合作,因而受到惩罚。
在这次行动之后,犹太居民委员会遭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民委员会。隔都的占地被缩小一半,但那里仍然住着12,000名犹太人。10月下旬,由于人民委员会拒绝与德国人合作,德国当局再次采取行动,把7000名犹太人驱逐到贝乌热茨和奥斯威辛,并立刻枪杀了700人。这次行动后,纳粹进一步缩小隔都占地,还把剩余部分一分为二:一部分属于犹太工人,另一部分属于其他囚徒。
1943年4月,德国人把2000名犹太工人转移到普拉绍夫集中营,然后清除剩下的隔都:他们当场杀害700名犹太人,又把2300人驱逐到奥斯威辛。只有几百名转移到普拉绍夫的犹太人在战争中生还。
在克拉科夫隔都的存在期间,这里始终活跃着几支抵抗组织。1942年10月,许多群体联合成一个名为犹太战斗组织的地下组织。该组织的领导人决定,由于隔都空间狭小,他们不会在隔都内发动起义,而会将起义放到克拉科夫的波兰区进行。这次抵抗共在隔都外发起了10次行动,最突出的是对市中心某咖啡馆的一次袭击,有11名德国人被杀,另有13人受伤。1943年末,在一名将犹太人偷运到匈牙利的男子的公寓中,两位地下领导人希姆雄和托瓦德兰格被捕,可能也被德国人处决了。他们两人失踪后,这个地下组织就解散了。 克拉科夫是中世纪欧洲首都的一个范例,从单一城堡发展为充满活力的两个新兴城市这是克拉科夫独具一格的城市发展特色。市内古典的建筑物,弥漫着中世纪的风情,被誉为波兰最美丽的城市。 旧城区以古城广场为中心,距火车站不过20多分钟步程,广场中央为建于16世纪的Sukiennice市场,市场下层经营着各式纪念品商店,以木制品、刺绣、皮革为主,楼上则是国立博物馆。广场东面是圣玛莉教堂(St.Mary Church),其钟楼每小时都有喇叭吹号。
广场南面经Grodzka街,可一直行往山上的华威城堡(Wawel Castel)。城堡乃波兰历代国王的宫室,其中的大教堂就是他们加冕及死葬之地。
集市广场是街区中的关键地点,无数街道从这里延伸开去,一直伸展到城墙脚下。城市的中心随历史发展而变化,最终又回到1257年建立的古城和集市广场,红砖和石料普遍用于各种建筑。
老城风景多姿多彩:包括著名服装大厅在内的大市场,四周环绕着教堂、修道院、钟楼和方塔;城市周围是17和18世纪建造的一系列富户宅院;城市的其它地段,教堂尖塔掩映下的是中产阶级建造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住宅。 机场:BaliceAirport,可以由市区搭巴士前往,205、152号公车以Europejski旅馆对街的B线巴士都是班车数量较多的线路。
火车站:KrakowGlowny,位于市中心公车站DworzecPKS对面,提供到其他城市或邻国如德国、荷兰阿姆斯特丹、匈牙利布达佩斯等远程路线的服务。

KRAKOW是什么地方

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Kraków,又称Cracow)
简介
波兰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克拉科夫省首府,直辖市。位于维斯瓦河上游两岸。人口约74万。建于700年前后,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为维斯瓦族的故乡。他们统治小波兰直至10世纪。1320~1609年为波兰首都,18世纪瑞典人入侵后日益衰落。1795~1809年、1846~1918年两度受奥地利统治,1918年又归属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期间损失惨重,雅盖隆大学(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1363年)全体教师被杀,5.5万犹太人被遣送集中营。战后重建,后为波兰第三大工业城市。现为水陆交通枢纽,工业中心。钢铁工业尤为重要,市东新胡塔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列宁钢铁厂”,年产钢及其他冶金制品600万吨。炼焦化学、建筑材料(水泥、耐火材料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机械(机车车辆、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也很发达。仅次于华沙的文化教育中心,有历史悠久的大学(1364年创立)、综合工业大学及艺术院校和矿冶研究院、原子物理研究所等。设有天文台、博物馆,还有瓦韦尔宫(收藏古代艺术珍品)、城堡和教堂(著名的古教堂有60余座)等古迹名胜。有纺织、食品加工、化工、琢石、冶金等工业,市东郊的新胡塔有全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波兰南部重要铁路枢纽。城中历史建筑众多,1966年起国际艺术展览会定期在该地举行。
克拉科夫是波兰第三大城市,历史上波兰的故都。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是欧洲东部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由于能够从立陶宛和俄罗斯那里接触到蒙古和中原文化的先进知识,波兰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欧洲最先进的国家的美誉。而克拉科夫则是欧洲文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