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不适合当和尚,大家纷纷阻扰,为何还能当成呢原因是什么?《水浒传》鲁智深为何做了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鲁达不适合当和尚,大家纷纷阻扰,为何还能当成呢原因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原因其实很简单的归结为“不看僧面看佛面”。

为什么能出家?是因为提出这个要求的人是赵员外这个有钱人。

鲁达因为金翠莲一事,打死了镇关西,后流亡江湖之时,又巧遇了改嫁金翠莲。这时的金翠莲已经从镇关西的小妾变成了赵员外的小妾。双方见面后,鲁达就和金翠莲父女在金翠莲的房间里喝酒叙旧。你说一个杀人犯和自己的小妾在一起交往过密,换谁谁都会心绪不宁吧?关键这个杀人犯,杀的还是自己小妾的前夫,这就更让人坐立难安了。

这个赵员外也很有意思。明知鲁达就是杀人犯,却没有把他送官,而是送去当了和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来鲁达对金家父女确实有恩,直接送官可能会导致他和金家父女心生嫌隙,怕外界给他一个忘恩负义的评价。二来,也是真怕鲁达对金翠莲有什么非分之想,想着干脆就送去出家,好断了他的念想。

赵员外把鲁达送上五台山的时候,是和长老这么介绍的:“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万望长老收录,慈悲慈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从这几句话里就能看出来,鲁达的身份已经被交代的明明白白,也变相的说明了,收下这个人后的一切费用,由他负责。做为寺庙的长老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您赵员外都不把他送官,难道我这寺庙里的人还能把他送官不成?得,就先按赵员外的意思,把这人收下。谁叫人是赵员外送来的呢?赵员外可是寺庙的大施主啊,寺庙还需要这样的人来供养呢,这个面子不给不行啊。

所以,后来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寺庙的和尚都能接受的原因就在这里了。智真长老说过:“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汉,何况老僧乎?若是打坏了金刚,请他的施主赵员外自来塑新的;倒了亭子,也要他修盖。这个且由他。”因为和尚根本无所谓啊,寺里收下鲁智深那是给了赵员外面子,东西弄坏了也不怕,可以找赵员外做新的,以旧换新,这波稳赚不赔。

后来把鲁智深送去相国寺也是赵员外的意思,赵员外回书来拜复长老说道:“坏了的金刚、亭子,赵某随即备价来修。智深任从长老发遣。”

送去相国寺,这五台山的长老又把鲁智深的身世曝光了一次,乃言:“汝等众僧在此,你看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这个来的僧人,原来是经略府军官,为因打死了人,落发为僧。二次在彼闹了僧堂,因此难着他。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待要不收留他,师兄如此千万嘱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这里,倘或乱了清规,如何使得?”鲁智深也不傻,他在相国寺明显就要安分许多,还顺手帮忙解决了几个市井无赖,一个安分守己,心怀正义的和尚,谁没事去举报他呢?更何况里面还存在相国寺和五台山两位长老的师兄弟情谊。

所以大家个个都知道鲁智深是杀人犯,但又奈他何?

《水浒传》鲁智深为何做了和尚

鲁智深原名鲁达,为人光明磊落直率豪爽,在渭州知府小经络相公处做提辖,只因在与九纹龙史进和打虎将李忠喝酒时,被金翠莲的哭声打扰,问明原因后,就去找

强男霸女的郑关西,不想三拳就打死了郑关西,鲁达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就开始四处逃亡,碰巧遇见曾经落难的金翠莲父女,在金翠莲相公赵员外的劝学下才在五台山出家为僧,法名鲁智深。

鲁智深后来上了梁山,干出了一番替天行道的英雄事迹!

明明救了金翠莲,赵员外为何让鲁智深出家做和尚

水浒赵员外很会做人

赵员外,是一个在施耐庵先生眼里不值得给一个正经名字的角色。我们只知道他姓赵,是一个大财主,不过至少他的财产比郑屠来路要光彩一些,好像也没有什么劣迹。和郑屠惟一有点类似的是,他接了郑屠的班,同样是娶了金翠莲当了小老婆,也就是说,他是金翠莲的第二任男人。

所不同的是,他是偷娶的,没有让自己的正妻知道,金翠莲是他包养在外的外室。最重要一点是金翠莲不是被逼的。 可惜了金翠莲,两次嫁人,都是给男人当小老婆,看起来她的命还真苦。好在赵员外也没有虐待金翠莲,金老父女跟着他,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男人有了钱,就要包二奶。古今一个样。施耐庵对女人是有偏见的,对于爱慕女色的男人,同样不喜欢。所以《水浒》里那些真正的英雄好汉,基本上是排斥女性的。在施耐庵的笔下,赵员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至少他帮助犯了人命官司的鲁达,送他上五台山当了和尚,逃脱了被官府追捕的天罗地网。

不过,这些有了钱财就要包二奶的男人们,最大的心病就是不相信被他们包养的女人会真心爱他。他们老是担心被豢养的金丝雀儿有朝一日会飞跑了,或者给他们戴一顶绿帽子。他听人风言风语说金老带了一个人进了家门,就怀疑是金翠莲和别的小白脸好上了,立即带了一帮人前来厮打。用现在的一句时髦话说,就是活得真累。看起来,用钱财作纽带,得到的爱情总是不牢靠的。

还有一点,这个赵员外原来的庄院里也是有书院的。可见这些有钱人一旦富有,也是喜欢拿书香来充门面的。可是又不是真的要弄学问。这一点,和现在的富人犯的是同一个毛病。真正爱好学问的人,买不起那么多书;那些有钱人有钱买书,却不看书,家里挂满了名人字画,却读不懂那上面写的是什么。这一点,从古到今,也是一个样。。

为了让他能够帮助鲁达上山当和尚,施耐庵先生煞费苦心,写赵员外也爱刺枪使棒,平日经常听金翠莲说起鲁提辖的大恩,对鲁提辖的侠义精神还是仰慕已久的。可是施耐庵又不愿意对赵员外有过多的褒誉之词,所以塑造出来的赵员外便有了很多不尴不尬之处。

赵员外包养金翠莲的外宅,写来先是不尴不尬。由于是外宅,处处显露出小家气息。居然也雇了一个小厮,也买了一个丫鬟,家里还有酒,还有一套银酒器呢。鲁达刚在这儿坐下不久,赵员外就带人来捉奸,结果闹了个误会,又是一个不尴不尬。赵员外请鲁达到自己本来的庄园里住几日,每天不咸不淡地说些闲话,并且还要坐在书院里说,更是显得不尴不尬。

真不知道他们之间能说些什么?还真难为了我们一字不识的粗鲁汉子鲁提辖。小说里写有两句话:鲁达对他表示感谢,员外说的是江湖上的一句俗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后来鲁达在五台山上闹得实在是不成体统,被发送离开,赵员外花了不少钱重新修缮被鲁达打坏的山门金刚和半山的亭子,心里好生不然,十分的不乐意。智真长老要打发鲁智深离开,派人告知赵员外,员外说了一句:任从长老发谴。对鲁达的爱慕报答之情,看起来也不过尔尔。

从头至尾,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假”字:对金翠莲是假爱,对鲁达是假敬,对好汉行径是假仰慕,对书香风雅是假附庸。

鲁智深上应道家星煞,为何在人间却做了和尚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施耐庵隐藏靖难之役历史的一个重要形象,是大明王朝黑衣宰相姚广孝的一个最为明显的暗喻符码。

施耐庵为何要以鲁智深作为姚广孝的一个隐喻符码呢?其原因就是这个历史原型,就是一个亦佛亦道的角色。按照题主的话来说,姚广孝既上应道家星煞,又在人间做了和尚。那么,《水浒传》中又是如何以鲁智深隐喻姚广孝的呢?

上应天孤星,姚广孝法号道衍

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为表彰道衍和尚的功劳,命其还俗而赐予的俗名。同时,也是为了酬谢道衍,与之“共患难、同富贵”而体现的仁义。道衍位及宰臣,朱棣命其还俗是要还他人间富贵。但是,道衍却婉谢皇帝美意,依然身着黑色僧袍上朝,退食则安居寺庙。故而,人称姚广孝为黑衣宰相。

那么,道衍和尚的这些历史,与梁山好汉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有什么关系呢?

道衍,字独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