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为什么害贾家(贾雨村和贾家什么关系(贾雨村为何对甄士隐反目成仇)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贾雨村和贾家什么关系(贾雨村为何对甄士隐反目成仇)

甄士隐是贾雨村的伯乐,若不是甄士隐“仗义”资助,贾雨村不可能进京赶考中进士,日后高官厚禄也都谈不上。反过来甄士隐离家出走后,不是贾雨村回报以数百金,以及丫头娇杏的聘礼,甄士隐妻子封氏的人生也是难过。

表面看甄士隐和贾雨村互相仁至义尽,但不能否认正是贾雨村对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见死不救,任由她流落在薛家成为薛蟠小妾,最终遭夏金桂毒手,荷枯藕败血竭而死。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确实是贾雨村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前程,不顾甄士隐当年提携帮助。但这背后其实有三个原因需要注意。

一,贾雨村被贾政定点投放在应天府,就是要他处理薛蟠打死人命案。贾雨村有过之前官场吃亏,早都受了教训,怎么不明白其中道理?

别看他一上来就虚张声势要严惩凶手,不过是做戏。就算没有葫芦僧的门子提醒,他也会想办法遮掩。葫芦案薛蟠无罪是早都定下的默契。

二,甄士隐莫名失踪,使得贾雨村当年的恩情基本无人可知。他既然已经给了封氏一些财物,也算还了恩。

如果甄士隐还在,贾雨村是绝不敢随便忘恩负义的。毕竟甄士隐在京城和地方也有人,搞臭贾雨村并不难。

而且,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看似帮忙也是投资。五十两银子真要救难早都拿出来了。之所以最后拿出,也是甄士隐在磨练考核贾雨村是否值得投资。

三,正因为甄士隐资助是投资,贾雨村觉得几倍利息回报已经两清,才会对甄英莲见死不救而心安理得。

甚至,贾雨村私心里对甄士隐是有着一些说不清的恨意的。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甄士隐在贾雨村最落魄的时候见识过他的窘境,却没有一开始就伸出援手,而是见机投资,本就让贾雨村觉得自己被愚弄和戏耍甚至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

(第一回)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贾雨村早年家破人亡只剩下自己一人,满腹经纶却穷得叮当响。他寄居在葫芦庙靠卖字为生能赚几个钱,不好说饥一顿饱一顿。那段时间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也最是刻骨铭心。

贾雨村选择葫芦庙居住,一来省却住宿费,二来也是希望得到甄士隐居住。甚至不排除食不果腹时,到甄士隐那里讨口吃食……人穷极了,饿怕了,诗书礼仪四字当不得一碗粥。

就说那一日贾雨村从葫芦庙出门,何尝不是临近饭点,甄士隐在外逗女儿与和尚道士言语保不齐他听了去。他随后出场与甄士隐一同还家,未尝没有解决一餐的意思。

可不巧的是二人茶没喝完就来了个“严老爷”,甄士隐将其丢过一旁不闻不问,设宴招待严老爷也没有再管贾雨村。贾雨村饥肠辘辘辞别而去,当天那一餐一定吃得他刻骨铭心。

贾雨村这种人,有大才且恃才傲物。他日后当官之所以贪酷,就因为穷怕了。越是如此越自尊心强。甄士隐在最关键时刻帮了他,却不是在他最潦倒的时刻帮助他,这里的区别很大。

甄士隐并没有一见贾雨村就帮助,也没有解决贾雨村一日三餐生存问题,而是持续考察,在最合适的时机出手。作为投资人来说是完全没问题。

但对贾雨村来说,他为了一日三餐蝇营狗苟,尊严和苦闷都消磨在甄士隐眼中,势必降低双方的私人感情。

既然都是利益互换,甄士隐也是想他日后能够高中获得利益,那他几倍利润还回去也无可厚非。更没必要因为甄英莲而得罪薛家和贾家,让自己刚刚复职的前途再生波澜。

从贾雨村去职后四处奔波苦无门路,到贾家轻易帮他复职,贾雨村真切感受到权力和靠山的重要。与甄士隐的恩情相比,贾家这个靠山才是贾雨村最需要的!

所以,甄士隐与贾雨村,本质上并不是无私帮助和受援助。甄士隐是投资人,贾雨村是潜力股,双方起于利益终于私心。贾雨村不帮甄英莲,也是有原因的。

文|君笺雅侃红楼

贾家获罪时贾雨村干了什么为何说他忘恩负义

贾雨村为什么害贾家是不少人都觉得特别奇怪的一件事,因为在这部小说里面,他本来就是个贾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人,他们一起干的坏事特别多,所以贾雨村为什么害贾家令人想不通,他难道不害怕最后贾家对他反咬一口吗?而且要是这一家人最后有翻身的机会他可不就死定了。 

 其实贾雨村为什么害贾家是有原因的,首先他很有底气,那就是贾家再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当初的样子了,首先这个家族里面没有足够多地孩子能够成为官了,除了贾家的另外一支有一个孩子出人头地以外,就没有其他人是读书的料,全部人都是只会吃喝玩乐,特别是贾宝玉,他虽然一开始家道中落的时候决定发愤图强,但是他还是没有做到,他最后还出家去了,所以说这个家已经好不起来了。

贾雨村为什么害贾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家人根本就没办法拿钱来通融他了,因为这本小说一开始就说到王熙凤放高利贷,她之所以要这样做不但是因为她爱财,还因为她家里的收入根本抵不上支出,所以只能够用这样的办法维持家里的体面。而且最后他们家被查封的时候家里根本就没有钱,搜出来的全部都是一大堆的欠条。 

像贾雨村这种忘恩负义,只会胡乱判案为了自己的私利的官员,根本就不会顾及往日的情面。而且贾家实在是太穷了,一开始林黛玉父亲死了以后贾涟和她一起回家,是带了很多的财物回来的,这些钱就算黛玉用一辈子也用不完,而且他们家的人一开始也是想让黛玉做宝玉的老婆的,但是因为后来吃光了她的钱财,又因为家里没有钱了于是才决定要宝钗,可见他们家得靠女人才能过活,所以贾雨村更没必要害怕他家了。

贾雨村为什么要陷害帮过自己的贾政

在《红楼梦》一书中,贾雨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人们常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来评价《红楼梦》,而通过贾雨村这面镜子,读者可以从中照见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及官场的阴暗险恶,人生的得失荣苦等等。在中学语文教材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中,贾雨村只做了一回短暂的甚至有点被动的表演,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贾雨村其人,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就《红楼梦》一书中对其行状的记述,作一个简单的的评析,供大家参考。
一、 来路和去路
在《红楼梦》的开头,作者为了增加小说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特别讲了一个近于荒诞的顽石“幻形入世”的故事,并借甄士隐之梦描绘了所谓的“太虚幻境”,并告诉读者此书是虚拟的“贾语村言”。贾雨村的姓名就隐含着这一层意思。第一回书中交代,贾雨村原先家境贫寒,是寄宿在甄士隐隔壁葫芦庙里的一个落魄书生。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且出口成章,诗兴横飞,颇受甄士隐的赏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不甘平庸,渴望飞黄腾达。“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他于秋夜月下吟出的这两句联语,足以表明了他的志向和抱负(“时飞”是雨村的字),这也是甄士隐赏识他的原因。但那时的甄士隐还看不透他的本质,所以对他欣赏有加,并极力帮他。后来又慷慨资助他赴京应举,这才使得他能够名登金榜,穿猩袍戴乌纱,得意洋洋地做了知府。但贾雨村的本性决定他当不了一个好官,不久就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削职为民。后来又靠拉关系走贾政的后门,得以“起复委用”,做了应天的知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很容易的理解雨村在审理“薛蟠人命案”时的丑恶表演,从而加深对这一形象的认识。
至于雨村的后来,按照书上第一回中的“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抗”的暗示,加上后来贾府大厦已倾,失去了靠山的贾雨村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可惜后四十回的续作未能表现出来。
二、 贪欲与野心
贾雨村是个利欲熏心的人,他在贫穷的日子里刻苦努力,正是为了有一天能出人投地。我们且来看看他在落魄时的一首对月咏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