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一位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高级指挥员是谁?新中国建国初期军事国防的伟大成
发布时间: 2023-07-06

揭秘:第一位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高级指挥员是谁

第一位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高级指挥员是58师参谋长胡乾秀。胡乾秀,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五十八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 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军陆军第一师的战役中牺牲。其遗体运回祖国,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30℃。胡乾秀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第九兵团四个师(第58师、59师、69师和89师)和27军的三个师(第79师、80师和81师)共约80000人,从跨过鸭绿江到朝鲜的长津湖设伏,路途远、人员多,却没有被美军察觉,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难,悄然进入攻击位置……“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九兵团的踪迹。战后,“联合国军“将九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

敌我双方鏖战到12月8日上午,美军主力的撤退如期开始,留守美军也积极进行后撤准备。在该地区的志愿军20军58师以黄草岭为核心,依托两侧地形有利的高地,阻截美军的南撤。早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42军就在黄草岭与北上的美军陆战1师等展开多日激战,以异常顽强的防御粉碎了美军多次攻击。但是58师伤亡和非战斗减员已非常严重,战斗力下降到谷底,因此战至15时,1350高地、1304高地和黄草岭阵地全部失守,58师拼尽最后努力将173团和174团所有还能作战的人员集中起来,编成四个连由58师参谋长胡乾秀亲自率领。美军飞机发现并攻击了志愿军前线指挥所,包括胡乾秀和174团政委郝亮在内的指挥所人员全部牺牲。

新中国建国初期军事国防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人民解放军已经由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军队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只是单一陆军,没有空军,没有海军。陆军也基本上是步兵,炮兵和装甲兵部队极为有限,军队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性能落后,型号繁杂,威力弱小。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在这样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建立了海军、空军等军种和陆军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技术兵种部队,并都形成了作战能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都有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66年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此后,随着军事技术发展,又相继组建了电子对抗部队和陆军航空兵部队。60年来,人民解放军全面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根本职能,胜利完成了保卫国防作战任务,严密守卫边防、海疆,依法履行香港、澳门防务职责,震慑、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参加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支援国家建设,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参加国际维和、反恐、公海护航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次精简整编和60年的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已经规模适度,结构明显优化,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形成了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人民军队。此外,还建立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立了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后备力量体制。
第二,建立了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但中国整个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低,这些企业也只能从事旧杂式武器装备的修配和小批量生产不能生产坦克、大炮、飞机、舰艇等武器装备。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立和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156个建设项目中,有41个是国防工业建设军事综合信息网开通,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取得进展。地地洲际导弹试验、潜地导弹发功,导弹核潜艇建成下水,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先后发射成功。从年12月1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2008年9月25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载人飞船先后发射成功。2007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国防技事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
新中国成立伊始,如何建设国家,如何建设国家军事,都没有经验,都是向苏联学习。在学习过程中,1952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联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同年,人民解放军实行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三大制度。人民解放军的一些规章,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是总结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经验制定的外,其他基本是照搬或参照苏联红军的一些军事规章。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军事建设贯彻“以我为主”的方针,从中国国情、军情出发,编写制定自己的条令、规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军事法规建设明显加快,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等。至2005年底,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为龙头,15部专门规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以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81件军事法规、88件军事行政法规、3000多件军事规章的法体系。
第四,全面展开了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队伍中除有极少量知识分子和懂技术的干部外,总体文化素很低。培养军事指挥和专业军事技术干部。改革开放后,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此后军队各级领导班子的历次调整,严格按“四化”要求选配干部。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依托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21世纪以来,中央军委和总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五支队伍”为重点,造就大批适应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今天,人民解放军各级领导班子文化程度均在大专程度以上,硕士、博士学位的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五支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入伍当战士。胡锦涛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解放军已经过去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迈进的强大军队。我们建立起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国防实力不断增强。 
二、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几点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绩和经验是主要的,但也有失误和教训,这些为未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而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兵学商,党政军民学,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的。建国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因此,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建立协调会议机制,具体研究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务,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
第二,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新中国的两件大事,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两者不可偏废。经济建设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在内国家建设所有问题的基础,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有深刻阐述。毛泽东指出:“国防不可不有。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经过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我们的军队加强了,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装备也有所改进。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步。”“你对原子弹是真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想要、十分想要,你降低军政费用比重,多搞经济建设。”“ 
第三,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第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跟踪世界军事发展形势,从中国国情出发历史是发展的,世界的军事形势特别是军事技术装备不断发展。不了解世界,就会形成闭关自守,闭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