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28回(《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是被遗失的《红楼梦》真本吗根据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吴氏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是被遗失的《红楼梦》真本吗根据是什么

我认为是真本,是没经文字润色的原稿。虽然文字粗糙,但情节内容和十二钗判词,红楼梦曲,以及脂砚斋批语高度吻合。很多人受传统红学研究影响,认为作者是曹雪芹,描写的是曹家事。但忽略了书中很多暗示,像甄士隐解读好了歌中的“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暗示后来有流寇猖獗。还有第一回中,在“无才可去补苍天”之后的脂批“书之本旨”,这句话应该是吴梅村的自叹,不能扭转乾坤,只好写书。小说开始,将石头称为蠢物,癸酉本中,石头作为人物出现多次,也对应。还有28回,宝玉,蒋玉菡,冯紫英,薛蟠在一起唱小曲,小曲的内容都和后面他们的妻子生活一致。特别是黛玉死后,宝玉做的诔文,和芙蓉女儿诔对应,现代人是难做出来的。很多人因为先入为主,很难改变观念来重新审视。也有的是皇帝的新装,不骂几句癸酉本,就显不出他看过红楼梦。

红楼梦原著只有80回,几百年了学者们为什么还在继续研究

谢谢邀请。真实的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宝库。

只有80回,就看到这个宝库的灵山一角。

这80回,浓缩了数千年封建社会兴衰、文明发展、各阶层人性、命运多舛与人文变迁的轨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说是一部五千年文明史的索引,一点也不过分。历史、地理、天文、风土、文学、药理、社会、智哲、纺织、建筑……从宫庭到民俗礼制,市井行情,七十二行,上下九流……无一不可自成一目,经典可究,或玄如天书、深不可测,或白如民俗,一目了然……

也正因为只有80回,牵涉太广太深,历代红学家,与红学爱好者,如流沙河淘金客一样,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无论你沿着哪条矿脉,深挖终身,也不一定有多大造诣……

如果找到了《红楼梦》遗失的曹雪芹原笔的后28回小说,对红学届和文学届有何影响

希望吧。可别再碰上造假的。

如果能有证据,经判定是真的,那是文学界震古铄今的大喜事。

《红楼梦》研究中则缺了好多猜谜式的文章。

「回归祖国的《红楼梦》后二十八回 」是怎么回事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至今无人超越。

但遗憾的是小说并没有写完,给世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后40回是由高鹗续写的,写的也非常好,但与原著比较,又有明显的不足。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能体会到,《红楼梦》的前80回与后40回有明显的差异,感觉是不一样的。从《红楼梦》问世开始,就有很多爱好者想完成这部伟大的小说,但都不如高鄂的续本。

个人认为,从大量的资料中可以看出,《红楼梦》是真的没有写完,令人惋惜。脂砚斋的批语中就有“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句子,真令人遗憾!

《红楼梦》不单纯是一部小说,它的综合价值是非常高的。《红楼梦》问世以后,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书写完了,另一种观点是认为书没有写完,后一种观点已经得到证明。前一种观点是认为《红楼梦》共有120回,后40回流失在民间。藉此,他们就有续写的机会了,假冒《红楼梦》真本,达到以假乱真,浑水摸鱼的目的。这背后起作用的可能还是经济利益,不然,为什么很多版本作者不留名呢?

这几年我看到一些报道,说是《红楼梦》后28回重见天日,手稿回归中国。

说是原名为《石头记》后“红楼梦”,因当时的政治和其他原因,后28回被乾隆皇帝废除,并令当时的文人高鹗等续写并改名为《红楼梦》。后28回手稿几经转辗,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收藏。学者张桂林已从李约瑟手中接过了漂泊海外200多年的手稿。但后来证明是假的。另一个版本就是何莉莉的癸酉本,估计也是假的。

现在的红学研究会对《红楼梦》的研究有了很多成果,一些人就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来进行续写《红楼梦》,但这些人的文学天赋能赶上曹雪芹吗?高鄂写的后40回已经相当的不错了,但读者读起来前80回与后40回的味道就是不一样,这说明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的作者里面还没有一位能够赶上曹雪芹的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